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需要家长转换角色


  近日,有记者就老师群里的日常话题做了个小调查,整理收到的老师群截图发现,很多都成了失物招领群。其中一位小学老师还想起了一桩校园悬案:"我在自己班的女生寝室里找到一件夏季校服。可问了全班学生,都没人说遗失校服。怕孩子弄不清,我把衣服的照片发到家长群里,让家长检查拿回去的行李里是否有遗失校服,结果愣是没有一个人告诉我丢校服了。"老师们的普遍感受是,现在的孩子比从前的学生更容易丢东西。(12月20日 钱江晚报)
  现在的孩子更容易丢东西,这不只是老师们的感受,也是家长们的感受。孩子丢的东西,既有学习用品,也有生活用品。更为主要的是,丢了东西,许多孩子并不知晓,更不用说主动找回。
  如何纠正学生丢三落四的习惯?有老师给出狠招,装"穷"。这位老师认为,很多孩子丢三落四,是家长惯坏的。得之易,失更易,没有个人财产保管意识,反正丢了家里还有。因此,该老师建议家长装穷,限量供应,超出约定,用劳动获得。
  这一招或许能够迫使学生对学习用品、生活用品更加爱惜和珍惜,但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如今的孩子不仅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书包和房间也都由家长整理,不用自己动手。在家长的精心呵护下,孩子对家长产生了依赖性,缺乏独立性,自理能力缺失。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不少家长扮演着"保姆""保镖"的角色,承包了孩子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事情,根本不需要孩子操心和操办。因此,对于随身携带了哪些物品,许多学生心中无数,即便丢了一件或几件,也不知道。面对丢失的物品,不能确认是不是自己的也就不难理解了。
  如今的孩子更容易丢三落四,看似是孩子的问题,其实家长也有责任。家长包办的事情越多,孩子的依赖性必然越来越强,自理能力也会越来越差。
  要想纠正孩子丢三落四的习惯,家长需要转换角色,做孩子的引导者、指导者,而不是"保姆""保镖"。家长的角色意识强了,角色定位准了,就会放手、放心地着力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长首先要做到的是放手,有远见的家长,对于孩子的事情从不包办,而是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在做的过程,孩子可以体验酸甜苦辣,收获成长。其次是对孩子放心、有信心,任何人做任何事都要经历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少一些担心,多一些放心,孩子增强的不只是动手能力,还有自信心。
网站目录投稿: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