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读书秘诀


  一、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 如果说物质享受靠金钱,那么精神享受则要靠读书了。不学无知,无知其生存就失去意义,人活的就是一种精神,人类文化传承,就是传承的一种精神。所以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说:"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为此,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读书日",旨在让各国政府与公众更加重视图书这一知识对传播,以交流便观念和信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在"世界读书日"的框架下发起了"世界图书首都计划",并宣布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为2001年的"世界图书首都"。此后,每年都有一座城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图书首都"的称号。书籍是人类知识和文化的载体,它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知识和文化的传播、交流和融合。读书是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是人类吸取精神能量的重要途径。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这就是为什么要读书的原因,这个道理一般人都知道。但知道为什么要读书后,读什么书?未必大家都知道!特别是如何读书?知其者微其微,所以才推荐《庄子》一书,以领会其真正的读书秘诀。
  书籍是传播知识的媒介,世界上的知识分两大类,即如何做人和如何做事两门知识。能启发如何做人或如何做事的书就是好书。当然"同气相求",最好的书是启发如何做人,其次才是启发如做事,诲淫诲盗的书也能给人以启发,但它却是最坏的书;好书是精神粮食,坏书则是精神雅片,不好不坏之书则是作者在读者心中跑马的无聊之谈。
  二、如何读书?
  关于如何读书的问题,则是一种高深之学问。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总结出读书十大秘诀:一、序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二、勤 业精于勤 荒于嬉。三、恒 持之以恒 锲而不舍。四、博 从精出发 博览群书。五、问 不耻下问。六、记 多动笔墨 多记笔记。七、习 温故而知新。八、专专心致志 专一博广。九、思 多加思考 学会运用。十、创 触类旁通 敢创新路。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就是"勤"。
  王阳明三大读书秘诀:1、背诵经典,一条必经之路。2、以无心之心读书。3、读书,发明本心。他说"晓得"是第一义,"记得"的第二义,二者有境界高下之分。因为记得只是你记住了书中的话,晓得则是你从自心中发现了书中的那些道理,这就是读书以发明本心。
  诸葛亮读书秘诀:学须静,才须学。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文忠读书秘诀:(一)作诗须多诵古今人诗,不独诗尔,其他文字皆然。(试笔)(二)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笔说诲学说)(三)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告人,故尤有味。(志林记六一语)(四)永叔谓为文有三多:看多,做多,商量多也。
  黄庭坚读书秘诀:尽心一两书,其余如破竹。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
  (一)大率学者喜博而常病不精;泛滥百书,不若精于一也。有余力然后及诸书,则涉猎诸篇亦得起精。盖以我观书,则处处得益;以书博我,则释卷而茫然。(二)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纯不欲杂。读书务博,常不尽意;用心不纯,讫无全功。治经之法,不独玩其文章,谈说义理而已;一言一句,皆以养心冶情,事亲从政,取友接物,得失忧乐,一考之于书,然后长古人之糟粕而知味。(三)凡读书法要以经为主。经过深邃,则观史易知人之贤不肖;遇事得失,易以明矣。又读书先务精而不务博;有余力乃能纵横。(四)古人有言曰:"并敌一向千里,杀将要须心地收汗马之功。"读书乃有味。弃书而游息,书味犹在心中,久之乃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尽心一两书,其余如破竹数节,皆迎刃而解。曾国藩读书秘诀:读历史要像在和古人聊天。(一)大抵看书与读书须画然分为两事。(二)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敢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家书)(三)读书之道,有必不可易者数端: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骛。读经以研寻义理为本,考据名物为末。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所谓耐也。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每看一处,如我便与当时之人酬酢笑语于其间。不必人人皆能记也,但记一人,则恍如接其人;不必事事皆能记也,但记一事,则恍如亲其事。经以穷理,史以考事。舍此二者,更别无学矣。
  朱熹读书秘诀:"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郑板桥读书秘诀: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匆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益也。
  三、读书秘诀
  陶行知对王阳明、诸葛亮、欧阳文忠、朱熹、黄庭坚、曾国藩等人读书秘诀的十大总结,一些读书狂,还是不得要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其读书名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则不知庄子"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之意,否则韩愈不会有如此之说。
  笔者认为读书要领,首先弄清该书究竟说的什么,其次弄清该书通过所说明的问题证明了什么,最后通过所证明的问题看作者想说什么?从中受到启发,这个启发就叫"悟"。"悟出其道理"后,该书究竟说的什么就忘记了。读书不能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就是白读,或者说就是读死书,按前述读书要领就活了,书呆子就是得不到读书要领,不能从一本好书中受到启发。是否是一本好书,就在于它能给读者一个什么样的启发。《庄子》才道出了真正的"读书秘诀",《庄子·天道》篇、《秋水》篇,特别是《庄子·外物》篇,对如何读书值得推荐。
  《庄子·天道》"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庄子是说:世上人们所看重的"道"是从书中来的,书并没有超越言语,而言语确有可贵之处。"世之所贵道者书也",庄子此处所说的"道"是指"做人和做事" 的"道理"。言语所贵的就在于它所表达的意义,而这种意义是随其言语的。"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庄子是说:精致"做人和做事" 的"道理",其意义的出处,是不可以用言语来传告的,然而世人却因为看重言语而将其"道"传之于书。本篇桓公与轮扁之对话中,有"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之说,就是对"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之注释。庄子此论是说"道"在言外而非言内,庄子的"庄周梦蝶"、 "浑沌凿窍",就是典型的"道"在言外而非言内之体现。读懂"浑沌凿窍"这则寓言,就知该如何做人做事。
  所以《庄子·外物》对此总结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是说:筌、蹄、言皆为工具,目标则是鱼、兔、意,只要得到和领会了精神实质,那么这些作为表意之语言,无非是捕鱼猎兽之工具都可以忘掉了。也就是说,意在言外而非言内,意在言外就是"道"在言外之体现。所以忘言之人就是指已得到和领会精神实质的人,因而庄子才说"与忘言之人言,是不言之言"。与人谈"道"理只谈"事"而不论"道"理,则"道"理在其中,这就是"是不言之言",知其"道"理而忘其"事",自然"得意而忘言"。
  《庄子·养生主》中,"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文惠君说:"妙啊,我听了厨师这一番话,从中得到养生的道理了。" "庖丁解牛"之技,就是顺应自然之道用而知"轻重"应变,养生也是如此,所以文惠君才说"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文惠君并不在意庖丁如何解牛之妙,而在于庖丁解牛顺应自然之"道",这就是"道"在"事"内而"意"在言外之体现。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哲理不在其学而在其悟,学我者死悟我者生,因为"学我者"是言,而"悟我者"才是意。文惠君之"悟道",就是读书秘诀之写照,文惠君不在于庖丁之言如何之妙,而在于"妙"中道理。齐白石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亡",齐白石是说:学我之"神"者生,似我之"形"者亡,这个"神"就是意道。意道不是靠"学"而是靠"悟",所谓"悟",是要把别人的东西变成"吾"自己的东西,这就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恍然大悟"。所以不但研究中国古代哲理,没有"悟性"是不行的,研习中医之学者没有"悟性"同是不行的,传统中医是告知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所以它是中华民族之瑰宝。
  《庄子秋水》篇中:"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致意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庄子是说: 可以用言语来谈论的东西,是事物粗浅的外在表象;可以用心意来传告的东西,则是事物精细的内在实质。言语所不能谈论的,心意所不能传告的,也就不限于精细和粗浅的范围了,这就是"道",最高深之哲理。历来流传的"文以贯道"、"文以明道"、"文以载道"之论,但这个"道"是外"道"而非内"道",外道可传内道则不可传而靠其自"悟"。由此可见,言之有物是物"象",意之无物显物"本",没有"言"不能体现其"意", 没有物"象"不能显示其物"本",而"心意所不能传告的",则要靠我们去"悟",将别人之"心意",转化为"吾"的"心意"从而"悟出深刻的道理"。所以我们读古典,不在其文辞之工具本身,而在于其文辞之工具所达言外之意,犹其是读老庄之经典,如不这样就不得其要领。所以对老庄经典之译文,决不能死硬直译,而必须知其文旨而予以灵活意译。意译必须符合文旨,否则就是想当然之意译,想当然之意译,不是经典之意而是译者之意。而一些学者对老庄思想之批判,实则是批判的是"译者之意"的老庄思想,是一种不自觉的"自我"批评,自己设靶自己射,而不是原本的老庄思想,那些"吹捧" 老庄者也是如此。两千多年来研究老庄之经典者,其文学造诣极高,但不知老庄经典之文旨,只能对其章句予以解注而不能对其全文予以通译通解,陈鼓应教授的《老子今注今译》及《庄子今注今译》,虽然是对其全文"通译通注",但因不知其文旨,其"注"而不对"译"而不通。
  领会《列子说符》之旨要,也知什么是读书秘诀!
  《列子说符》:"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巨之下也,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比"伯乐相马"略胜一畴的九方皋,虽能识日行千里之良马则不知马之雌雄,就是"得意而忘言"之体现。如果我们读书,能象九方皋相马那样:"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就到家了,否则就是书呆子。
  被称之为书呆子者,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所以有人总结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但未必全都如此。此说对技艺之术来说是对的,但对涉及万事万物之普遍哲理来说则不适用。《老子》第四十七章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要知道真知识不是靠外在感知而是靠内心之悟,所以"不行而知,不见而明",真知识就是涉及万事万物之普遍哲理。老子这一心物一元哲学观点是对华夏古典哲学精辟之论,却被现代唯物哲学家称之为典型的唯心主义,所以现在被西方哲学所教育的学者读不懂华夏古典哲学。所以读书"忌死读,死读书",就是说读书不要死板硬套要圆通,其路才越来越宽而四通八达,否则就是钻牛角而陷入死胡同,知此就知什么是"天圆地方。"
  老子论学问:《文子·道德》记载的文子问道于老子,老子说:"学问不精,听道不深。凡听者,将以达智也,将以成行也,将以致功名也,不精不明,不深不达。故上学以神听,中学以心听,下学以耳听;以耳听者,学在皮肤,以心听者,学在肌肉,以神听者,学在骨髓。故听之不深,即知之不明,知之不明,即不能尽其精,不能尽其精,即行之不成。凡听之理,虚心清静,损气无盛,无思无虑,目无妄视,耳无苟听,专精积精,内意盈并,既以得之,必固守之,必长久之。"
  "学问不精,听道不深", 学问是否精湛,就在于做人的道理究竟搞清楚没有,做人的道理模糊不清就是"听道不深"。世界上只有两门学问,那就是如何做人与如何做事这两门学问,人未作好事一定作不好。如何做人是道的问题,如何做事是术的问题,有道有术是神人,无道无术是凡人,无道有术不是妖魔鬼怪就是禽兽不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针对有术无道者所说的。中央民族大学一位教授作客于央视四台时,引用曾国藩一句致理名言"不为圣贤,便为禽兽",当时主持人听此一惊便说"我们做不了圣贤,未必就是禽兽不成"?这位教授瞠目结舌无以应,其根本原因就是不能解读道与术的关系。曾国藩这一句致理名言"不为圣贤,便是禽兽",是针对有术无道者说的,倘若无术就失去了做禽兽的资格。"道"是解决如何做人问题,而"术"才解决如何做事的问题。你看西游记中之神仙与妖精,都是有术其本事了不得者,但神仙有道妖精则无道。
  "不精不明,不深不达",只有精细精微才能过经过脉,只有能过经过脉才算明白,老起半截就跑似是而非是不明未探其究竟。深入精细精微才能通达应变,成败在于细节,摸清细节才知事物背后之真象,要知道精细精微不在字面而在字内。现实之人们不但喜欢听,也喜欢说豪言壮语而忽视微言大义。豪言壮语能激动人心导致心血来潮,如讲政治都是大话口号夸夸奇谈;如谈情说爱都是海誓山盟大话鲜天,什么爱你一万年之类,其结果不是夫妻离异就是情人分手,甚至反目成仇,根本不知平淡之中见真情。而微言则是极平常极平淡之言,不经意之语显得十分小气,一些人不知这些微言其精深微妙,不知其言近旨远、言简意赅其中之微言大义。《老子》五千言中没有一句豪言壮语,相对来说其言辞几乎都是微言,其精微之义则无人能解。《老子》五十九章中"治人事天,莫若啬"这一句平淡无奇,可这一句则是老子思想之魂,能理解其"啬"字之微言大义,就能理解其五千言之旨。
  读古代之经典重在发微,阐发其微妙之处,读古代之经典不能发微,不是死读就是白读毫无意义。因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才需要发微。汉代陈琳《迷迭赋》有:"动容饰而发微,穆斐斐以承颜"之说, 宋代周敦颐 《通书·诚几德》有:"发微不可见,充周不可穷之谓神"其论,朱熹对此批注:"发之微妙而不可见,充之周遍而不可穷,则圣人之妙用而不可知也。"朱熹虽有此注,但对曾子《大学》中"格物致知"则不但不能发微反而其解读之错,将曾子格除物欲之念的"格物致知"说成是推究万事万物,这种误读流传至今。所谓微言大义,是指含蓄微妙的言语,精深切要的义理。所以微言有"精当而含义深远之话"其解;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或大道理,真正的大道理在其微言之中,而绝不在其豪言壮语之中,这也是读书要点之一。
  视听之秘诀:视有目视、心视、神视三种,听也有耳听、心听、神听三种;目视过目则忘,心视过目不忘永留心中,神视则会发现被视之物内在或背后的东西;耳听左耳进右耳出,心听铭记在心永世不忘、神听则会受到感悟或启发。所以"以耳听者,学在皮肤,以心听者,学在肌肉,以神听者,学在骨髓"。以目视者,也是学在皮肤,以心视者,也是学在肌肉,以神视者,也是学在骨髓。只有视听用神才能心领神会,才能精细精微而尽其精,这样行事无不成。要想发微只有神视神听,不能神视神听就无以发微,否则就是"听之不深,即知之不明,知之不明,即不能尽其精,不能尽其精,即行之不成"。凡是视听,只有心净而致虚极才能聚精会神,才可能入于神视神听之境,这就是读书学习的诀窍。
  上述之论就是对前引《文子·道德》一段之发微。
  《庄子·人间世》也论述到三听:"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在"听"的效果问题上,《庄子》和《文子》其说词不同而意思则相近。"听之以气"就是"上学以神听"之意,"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就是"虚心清静之意"。《列子》中有:"老聃之弟子,有亢仓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的记载。这里的"能以耳视而目听",这不是"视听混淆"而是视听相通,视是目对光波的感知,听是耳对声波的感知,视与听可以互换,目耳可以互代,所以瞎子比常人耳灵,胧子比常人目锐就是这个道理。
  "三视三听三读" 之总结。
  "三视":目视、心视、神视。目视过目则忘,心视耿耿于怀,神视触类傍通。过目则忘之目视,有如肓人,耿耿于怀之心视,如刺哽咽,触类傍通之神视,目光深遂。
  "三听":耳听、心听、神听。耳听左进右出,心听铭记于怀,神听恍然大悟。左进右出之耳听,犹如风过,铭记于怀之心听,背诵引用,恍然大悟之神听,世事洞明。
  所以耳目之器官,必须要与心神汇合,做到心领神汇,其视听才是有的放矢。
  读书也有"三读" :目读、心读、神读。目读一眼十行,心读专致言辞,神读领会文旨。一眼十行之目读,不知所以,专致言辞之心读,则成智障,领会文旨之神读,知一道万。
  庄子的"得意忘言" ,就是神读之结果,读古典不能"得意忘言" ,是徒劳;写文章突不出旨意,是白写而无用。读书就应象《列子》中的"九方皋相马",注重的是马之灵性其内在,而不是马之皮毛雌雄之外在。读古典注重的是古典意旨之内在,而不是古典之辞句其文字之外在,要"得鱼忘筌,得意忘言",不要"得筌忘鱼,得言忘意"。
  通才与全才:在现代教育中专业越分越细专家越来越多时,发现其弊端后,又提出"通才教育"培养横向型人才,就将通才解读为是指学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之人。而所谓全才则是面面具到"博而不精,广而不专"的万金油。通才则不同于培养横向型人才,而是纵横交错之才,只有精通华夏易道哲理之人才能称得上通才。真正的学问在于精深而不在于广博,学问广博之人样样都会其实一样都不会,学问精深者是一通百通;如你精通太极八卦图,对天下一切无所不知,这样的人才才是通才。看不懂太极八卦图者根本不知易为何物,一些研究易经的人不去研究太极八卦图之易道,而舍本逐末去研究卦爻数术之易术,在研究卦爻数术之易术时,又"不精不明,不深不达",而胡言乱语。
  知道读书之秘诀,就知该如何读老庄之经典,知道如何读老庄之经典秘诀,就领会老庄经典之旨,知道老庄经典说的什么,就能走出"三玄",从而懂得中国古典哲学原理。懂得中国古典哲学原理,就能读懂太极八卦这本无字天书,从而能看懂古今中外天上天下一切。
网站目录投稿:静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