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男女女》是一本由黄子平 编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男男女女》精选点评: ●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所以我想,假使寻不到出路,我们所要的倒是梦。假使寻不到出路,我们所要的就是梦;但不要将来的梦,只要目前的梦。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 ●非常非常好看的一本集子。这本书里的大部分的思想观点,我都非常赞同;也很欣慰那些男作家们那么尊重和爱护女性。相比当下的某些网友,尤其那些所谓的直男,我也挺想甩他们两巴掌的(参见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25165817/)。印象比较深的有丁玲在《三八节有感》中告诫女同胞们的:第一,不要让自己生病;第二,使自己愉快;第三,用脑子;第四,下吃苦的决心,坚持到底。还有聂绀弩写的"他们(男性)中间自然没有娼妓,那是因为他们不能成为娼妓的缘故。但安知没有自恨不能成为娼妓者?"我简直笑喷了,彻底被聂圈粉。还有蔡元培的《夫妇公约》,当年智识分子的水平那是相当了得啊。 ●少部分还行 ●男女之间关系很复杂,又很微妙,有时候需要妥善处理 ●大家小作,读起来趣味十足,每个人对待男女之事都有着不同的看法,相信你看完也会有不同的理解,男女之事不必避讳,淡然处之最好 ●但我们却同时期望她虽则身体与心肠的温柔都给了她的郎,她的天才她的能力却得贡献给社会与人类。 ●每月一书之3月。近现代文学大家从不同角度写男女以及男女关系,散文、评论等各类小文,有人物、有故事、有观点,颇有意思,一些大家的文笔读的舒心。有趣的是,不论是哪一代人,有些情感、思绪是共通的。 ●说到男女,我想到的是《教父》里的:但凡男女之间的那点"意思",常常是从"不好意思"开始,到"真没意思"结束的。男女看起来是很不能以正常的人际交往去想的,有的人想到这两者第一时间想到的必定是爱情,除此之外再想不起别的。可能很俗,但不可否认,我也如此。 ●本来是想找寻个人情爱的"答案",却看到了一个时代情爱的无奈。 ●作者用他的视角鞭辟入里的分析了男女的异同点 《男男女女》读后感(一):《男男女女》简评 当晚上合上这本书的时候,图书馆刚好闭馆。 本书主要选取了三十八篇名家散文来讲解男女间的婚姻爱情。读完后,觉得只需读其中的二十篇经典即可,具体如下:鲁迅的《我之节烈观》和《娜拉走后怎样》、徐志摩的《关于女子》、周作人的《关于太监》和《初恋》、林语堂的《萨天师语录(三)》、梁实秋的《女人》和《结婚典礼》、何其芳的《墓》、郁达夫的《水样的春愁》、陆蠡的《红豆》、叶圣陶的《无谓的界线》、朱自清的《择偶记》和《给亡妇》、老舍的《婆婆话》、王力的《夫妇之间》、萧乾的《终身大事》、孙犁的《亡人逸事》、张辛欣的《站在门外的人》及王安忆的《关于家务》。 《男男女女》读后感(二):《男男女女》:爱是恒久忍耐 01
曼妙的繁花与三三两两的油纸伞恣意绽放在浅黄色的封面上,比书名《男男女女》更先吸引我的,是写在旁边的那句「我们相爱一生,一生还是太短」。 泛着墨香儿的纸页啊,就这样不期然吹来恋爱的风,召唤出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现当代文学家。 《男男女女》是一本专门谈论"男与女"的散文集,由当代文学评论家黄子平选编,收录了鲁迅、周作人、朱自清、瞿秋白、郁达夫、老舍、丁玲等大家的38篇散文,其中又以写婚姻的散文占了大多数。 值得注意的是,38篇散文里出自女性作家之手的只占了三篇,《男男女女》更注重从男性视角谈论上世纪的两性与婚恋。 02
我们谈论"男与女",总是将两个性别以生物学为依据划分在天然的对立面,黄子平提出一种新观念——"男女之别",首先是文化和政治的划分。 自上古以来,关于男女的差异在史籍中不乏记载,男与女,不仅仅是简单的性别之分,步入20世纪初的中国处在大动荡大变革的环境里,而男女社会地位的变化也随时代命运,被一代代文人墨客重新解读着。 03
婚姻是书,第一章节是隽永的诗,余下的,全是平平淡淡的散文。 这平淡啊,不是平庸的平,不是淡而无味的淡。 陆蠡在《红豆》一文中,描写了一对新婚夫妻,丈夫温情体贴,妻子贤淑知礼。挚友送给丈夫的新婚礼物是一颗红豆,这红豆晶莹可爱,比起价格高昂的红宝石或者红玛瑙,蕴涵的生命酵素更加充沛丰盈。 丈夫亲自下厨,把红豆做成羹汤喂给妻子吃,妻子尝过只是蹙眉不说话,丈夫拿来尝了尝,发觉这红豆的滋味竟是辛而涩的,就像生吃的杏仁。 人都说红豆寓意美好,有诗云"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写尽了爱恋的相思刻骨,可真正走入婚姻的围城尝过"红豆"的滋味才恍然明白,爱情到最后不过是两个字:忍耐。 当代作家王安忆在《关于家务》一文里,写到和丈夫分摊家务的那些琐碎事—— 生活很辛苦,要工作,还要工作得好……要理家,谁也不甘比别人家过得差。为了永远也做不尽的家务,吵了无数次的嘴,流了多少眼泪,还罢了工,可最终还得将这日子过下去,这日子却也吸引着人过下去。 这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这样,永远有着无法解决的矛盾,却也有同样令人不舍的东西。 当你和他有了家,务必要吵吵闹闹些将日子过下去。 04
《男男女女》里收录的38篇散文散且杂,一篇文也许只撷取了一个侧面,用或奔放大气、或含蓄婉约的风格,写了点男女交往的那些事儿。 如今这些文字早已融化在悠悠历史的长河,但隔着时光看它们,依然是倍感亲切的。 《男男女女》读后感(三):也说男男女女 也说男男女女 读大师们的文章,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地方在哪呢?就是好比吃不同的水果,每一样都有不同的味道。如果单是这点,也倒没什么奇特了,一个人做的东西必然有一个人的风格,一个人做的饭菜,必然有一个人的风味,所以看出来不同,尝出来不一样,也没什么,重要的一点是,你看着这东西,就知道是谁做的,你尝了饭菜,就叫得上名字。这就奇特了,可以证明大师的独特性和艺术性以及独一无二的价值了。 大师们写文章是这样,谈论男男女女,也和一般人不同。所谓的男男女女,其实也就是男人和女人在社会之中的地位以及关系,还有她们的种种生存状态。这个,要说起来,那能说的还是很多的。比如吧,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价值观,社会趋向和舆论要求都不同,那么谈论起来,就是比较具有个性的东西多了。民国时代,刚从晚清转变过来,社会伦理道德的制约、惯性还在,说女人的解放就是时髦也是现实的;到了新中国,改朝换代了,自然是另一番情景,说的就是独立自主,各顶半边天的事儿了。 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这个口号或者预言,是相当有号召力的的一个纲领。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其实在相当久远的时间里,男人和女人的确是都不一样的。女人的地位是要低于男人的,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古代,生产力低下,男人在生理上的优势,就导致其必然在食物和财产上的优势,也就是生产资料的优势,男人占有得越多,那么女人占有得也越少。直至最后丧失了分配的权力,那么她的社会地位就处于从属的地位,她得其它一切权利都相应降低了,这个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没有什么改变的。即使到了现代化高唱民主的时代,也仍然是这样。 不过,到了近现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女性争取自身权利运动的兴起,女性的地位大大上升了。这大概是一个新的轮回,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的女性的伟大正确开始,中间经过曲折历程,数千年的艰辛奋斗和抗争,女性终于又有了人权和地位,这不啻于一种轮回,也可说是一种解放。如果给这个运动缀上伟大的这样的形容词,也是能够让人完全理解的。并且,从这个伟大的变革的角度去观察审视,那么大师们的许多文章所要阐述的观点,就让人不感到惊奇了。 所以,我们看鲁迅,总是具有革命家,以及鼓动家和宣传家的一副架势。那样子,口吻,你可以看到有一个老头在撅着胡子,撸起袖子,口若悬河,面目愤怒,在争取女性自由和社会公平,鞭挞黑暗,这种精神是力透纸背的。而周作人、林语堂另有不同,探讨的角度不是解放,而是女性伦理,女性基于其生理特点在社会当中的地位和角色扮演。至于,蔡元培啦,瞿秋白啦,也是探讨女人在非常时期的社会地位和遭遇。还有更往后的,新时代的张辛欣、王安忆,那就是女人的时代处境,家庭小温馨一类,这可以看见女性的光明前景了。 说了这么大半天,这书讲的其实都是女性,基本没有男人的事儿。不过反过来说,阐明了女性的问题,男性的问题也就相应解决了。这就像是一左一右两个相反的东西一样,看到左边的,就可以想象右边的了。所以,这书说的虽然都是女的,也变相把男的彰显出来了。这是反其道而行之,不是南辕北辙,叫殊途同归可以。那么,书的名字叫《男男女女》,也就是很恰当的了。 《男男女女》读后感(四):我和你,男和女,都逃不过...... 男女之间的话题似乎就是相对的,正如旁人所说:在一堆男人谈论的话题之中,最多的必定是关于女人的;反之,女人们的话题之中,最多的也必定的关于男人。 男女之间的关系是我们无从去判定的一个存在。说到男女,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情。一个情字并非是一男一女的全部,更多的似乎是改变。 社会地位的不同即思想的差异 自古以来,对于女性的评定远远比男性的要多出许多要求,也正是因为这种从而造就了不同的社会地位;俗话"男主外,女主内",女性似乎生来就不该过问任何家长里短之外的事;大抵是因为日积月累,旧时的女性除了聚在一起聊李家说王家等行为,再无其他。 犹记得我曾在看西蒙娜·德·波伏娃所著的《第二性》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想想也真可悲,"米什莱写道,"女人,这个相对的人,只能作为夫妻中的一员来生活,她往往比男人更孤独。他广交朋友,不断有新的接触。她若无家庭则什么也不是。而家庭是一种摧残人的负担;它的全部重量都压在她的肩上。" 的确如此,不管是在旧时社会,还是当今社会,有大部分的女性为了一个男人或者说是一个家庭,从而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自己的尊严与独立......明明都是一天三顿饭的人,为什么女性就非常愿意妥协一般的做着许多事情,难道不是因为有情? 一个女性在心甘情愿的付出之时,得到的往往不是最想到的。正如在一个女人为一个男人生孩子的过程之中,不仅要照顾好自己与孩子,还要兼顾着男性的想法,一旦有了些许的忽略,就会有人开始指责你:相夫教子本就是你的职责,为何你如此的不尽责? 就像有一个天平一般,在你不能够完美的让两边持平之时,它就会往一边倾斜,当你试图将另外一边的东西放置过来时,却又反之。 似乎两性关系,在相处问题中也是一个相对困难的问题,总有人理不清。 你我不过是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配角 一路走下来,我们擦肩而过的人不可数,可要说真正印象深刻且有意义却是能扒着手指头去数的;就好比男性和女性之间,两者之间的交集无外乎情与爱,谈的再深刻一点也就是婚姻了。 可当你在某个睡不着的夜晚一个人深思之时,你想想看,你了解这个在你旁边所躺这幅身躯的主人吗?你了解那个每天跟你说着动听情话与你耳鬓厮磨的那个人吗? 其实,你不了解。 男人不了解女人,女人不了解男人,似乎就是一个与生俱来且巨大的问题,这个答案,没有人呢能够说得准,也没有任何具体的解释。 说起这个每个人都能够提出一个不同的观点。 莎士比亚说: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一个人一生扮演者好几个角色。 是啊, 一个男人可以是别人的儿子,别人的丈夫,别人的父亲...... 一个女人可以是别人的女儿,别人的妻子,别人的母亲...... 他们或许可以成为对方生命的一个人,然而就算如此,在这个人生命中仍然不算主角,应该算是一个特别且有意义的配角。 这就是人生,就是男人和女人的一生,相同且不同。 我很喜欢鲁迅说的话:有些人毕生所追求的东西往往是另一些人与生就俱来的东西。而当人生将走到尽头时,也许毕生追求的人得到了所渴望的,而与生就俱来的人却失去了他们仅有的。 在看了文学大家所著的这一篇篇文章之后,是认同的; 男女也不过是那回事儿,你说你能够看透彻,那便是透彻;你说你不明白,那么旁人解释再多也是无用。 一页一页的翻看阅读下,想了许多,能说的却不多。 大抵是:虽无言,却欲说几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