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端午节过得简朴而平淡,没有赛龙舟,也没有喝雄黄酒之类的民俗,感觉粽子就是端午了。 儿时,端午节的前几天,母亲就将糯米浸泡在木水桶中,说这样包出的粽子粘而糯,入口细腻。五月初四,天蒙蒙亮,母亲就叫上我去老家后面的山坡摘粽子叶(箬叶)。粽子叶常长在陡峭处,远处看翠绿一片,片片诱人。走近了才发现真正能派上用场的粽子叶很少,不是太嫩就是太老,不是太窄就是太短。母亲怕我摔跤,往往让我在山脚下等她,一小时才摘好一两百张粽子叶。回家经过半小时的蒸煮,叶子慢慢由淡绿变为暗黄,这时村里的妇女们都端出自家的粽叶,坐在小河边清洗、整理。一桶桶杂乱的叶子,麻利地在水中的一抄、一甩、一弯,就一片片洗净,再捻出规整的扇面,然后,最后整齐地铺在竹篮内。嘻笑声、取乐声、闲扯唠磕声……混杂在一起热闹了整条河。 初四中午,母亲就摆出包粽子的阵式:粽子叶、棕榈树叶、 浸泡清洗好的糯米、大木盆、筷子、剪刀呈圆弧状依次摆开,母亲则坐在弧心,准备大显身手。先从清水中拿起两片粽叶,捻开,左右手同时用食指和中指夹住粽叶的前端,轻轻往里一弯,粽叶成圆锥体,左手握住粽叶,抓一小把米,用筷子轻轻插实,再放米,最后用粽叶盖住米,折出小漏斗,握紧;最后扯出剪好的棕榈树叶,从中间一缠、一系。一个光滑、可爱的小漏斗状的小粽子就包好了。母亲包的粽子特别好看,有棱有角的莹莹的粽子不一会儿就堆满一盆。我也学着包,不是漏了米,就是散了架,总被母亲赶到一边。这时,我就偷偷拿几片粽子叶和几个小伙伴到河边用沙子当糯米,反复练习包粽子。因而也弄坏了许多粽子叶。尽管包出的粽子很成形但没有真正操作过。 粽子下锅,点火煮,就等美餐了。足足一个下午,直觉得是坐立不安、心神不宁,一会儿瞅瞅、一会儿看看,恨不得变个戏法,将整锅粽子瞬间催熟。等到夕阳落山、鸡鸭归巢,整个院子都弥漫在粽子的浓香里。母亲一声吆喝,唤来了早已不耐烦的我。掀起锅盖,迅速提一个,浸过凉水,然后小心翼翼地剥开。顿时,粽子叶香、糯米香,融为一缕粽香,沁入心脾,继而稀溜稀溜地吃个精光。粽子煮熟后,不是马上捞出,而是要在锅里焖。母亲说,粽子要在微火上焖上一夜,到端午节再吃就更滑而爽口了。家里的粽子,里边没枣,只有糯米,吃起来没滋没味,我们便弄来少许蜂糖,这粽子才有了甜味。 自己成家后,才真正的包了几次粽子,为了闻到粽叶的清香,我直接用鲜叶包粽子,尽管形状不是很规范,但从没有煮散过。粽叶散发出的香气开始还是淡淡的清香,到上锅煮时,随着蒸腾的热气袅袅地飘出的特有的浓香,这种气息持续将近四个小时。被粽叶包裹起来的糯米被清香浸润着,香的又糯又软。粽子食材经过了少许改动,往里面加些,蜜枣、葡萄干之类的东西,吃起来就有味道多了。 经历了不知多少个端午时节,直到此时才感受到,其实包粽子、吃粽子品的正是这甜蜜的生活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