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基本要求,包括性心理和恋爱心理等心理健康课成为大学生的必修内容。——Psy525.cn 教育部 心理健康课正式纳入大学必修课 据悉,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课程内容主要为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了解自我、发展自我以及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三部分组成。教学方法有课程讲授、课堂活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在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方面上,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自身性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认识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特点,了解大学生在性心理和恋爱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对性心理和恋爱心理的正确认识。 在压力管理和挫折应对方面,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压力和挫折,了解大学生压力及挫折的主要来源,了解压力与挫折对人生的意义,学会正确管理压力和应对挫折。 教育部要求各高校根据学生培养目标,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可以有两种开课方式: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覆盖全体学生;或者在第一学期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在其他学期开设相关的公共选修课程,形成系列课程体系。主干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设置2个学分,32-36个学时。延伸教育课程可根据学生情况和需要分布在不同学期开设。 学生 最担心老师不敢大胆去讲这些课 对于性心理和恋爱心理等心理健康课成为大学生的必修内容,各高校的大学生有着什么样的反应呢?对此,昨日记者走访了长春市内的几大高校。 就读于长春大学大四的李同学说:"我认为这样做很有必要,如果当初有这门课,我们很多人也不会变得爱慕虚荣,感情受到很多伤害,教育在性方面终于迈出了一步,希望整个社会给予理解。" 当然也有不少同学表示一时间有些接受不了。"我想课堂上我会脸红的,真的想不出来老师会怎样讲。"长春理工大学的王同学说,以前上选修课的时候,老师对于比较敏感的话题都是点到为止,有些大学生在听课时也会觉得不好意思,而这次直接搬上必修课堂,她最担心的就是老师不敢大胆地去讲。"老师上课教那些内容,我们都不是小孩子,真怕老师不好意思。"吉林大学一年级的赵同学也觉得,男生女生一同上课的话,难免会产生尴尬的情况,担心老师也会很尴尬。 家长 心理健康课将会分担家长的最大忧虑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改成必修课,记者也采访了一些学生家长,大多数家长表示,高校开设这些课程可以加强大学女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分担了家长的最大忧虑。从事教师行业的王先生,女儿今年刚上大一,他说:"我们做父母的对孩子从小就没进行这方面的启蒙教育,有时候也不知道该如何与孩子沟通,经常是担心变成唠叨,唠叨变成招人烦了。"王先生说,现在孩子都早熟,特别需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了,学校开设性心理和恋爱心理课程,便是增加女孩自我保护意识最重要的一门课。 "太理解我们做母亲的了,有了这门课,我们省了不少心。"家长周女士表示,高校开设这方面的课程,会一定程度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也就不担心孩子偷偷浏览黄色网站、看黄色小说了。 老师 要像对待其他学科一样对待心理课 随着2005年9月《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修改,在校大学生结婚变成了一件合理合法的事情,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心理和生理问题很快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对此,长春市第八十九中学心理老师李鸿雁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改成必修课是好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多是由于角色转换引起的,因感情迷茫、焦虑甚至走向偏激的事例不在少数,有了这门必修课,学生可以把恋爱观提升一个高度,从而理性地树立婚姻观。"李鸿雁说,通过这种必修课的形式,对学生心理进行辅导,可以及时疏导学生的负面情绪,也许有些学生不理解,但人总要面对婚姻,面对生活,在大学学习这门课,其实也是在自我保护,对自己的婚姻负责。李鸿雁建议,每位学生都应用平常的心态看待这门课,像其他学科一样认真学习这门课。 网友争议 大学才开这门课这个"恋爱"有点晚 关于"性心理和恋爱心理"成为大学生的必修内容,网友们更是有着不同的看法,很多网友表示,这一改革是高校教育的进步,一定要支持。但也有一些网友表示忧虑,"大学时才开设相关课程,会不会太迟了。"网友"神医飞侠"说,现在很多90后都很早熟,不少孩子在进入大学前就已经有了恋爱经历,所以大学才开课有些迟了。 "如果大学时才开设恋爱心理课程,对于这些有过恋爱经历的学生自然没有了吸引力。"网友"棉花糖"说。 恋爱不是公式没谈过恋爱的学生可能易挂科 "将性心理和恋爱心理等心理健康课纳入大学生的必修内容,学习可以学到知识,但恋爱不是理科的公式,不是文科的定义,考试该考什么啊?"网友"大喇叭"说,恋爱并没有固定的范本,当成必修课来学,会不会是"纸上谈兵"?网友"荷塘月色"也表示,开必修课必然涉及考试,估计没谈过恋爱的学生很容易挂科,这样会不会促使更多的学生恋爱呢? 除此外,很多网友也表示,恋爱不是技术活,即便老师在课堂上讲4年,也不如学生一天的亲身实践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