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看了苏杰老师写的《产品菜鸟没人带怎么快速上手?》,其中的三个方法简单明了:"我琢磨了一下,给大家三个笨办法:做客服、写TC、请吃饭。分别对应着:熟悉用户,熟悉产品,熟悉团队。"这三点确是戳中了产品菜鸟应该提升的三个核心点,结合我的初入职场实战经历,来给更多还在迷茫的产品新人分享一些经验之谈。 一. 熟悉用户 产品从用户中来,到用户去。来的是用户的需求,去的是提供的产品。这中间的事情,就需要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来串联完成。所以追溯到一个产品"来"的源头,就需要产品经理到用户中去,去熟悉自己面对的用户具有怎样的特点,有哪些诉求。 经典的dont let me think相信大家不会陌生,王坚老师在《结网》中也提到,一个足够优秀的产品经理,是可以让自己一瞬间在产品面前变成"傻子"的,而大部分普通的产品经理可能需要一天,一星期甚至永远做不了那个傻子。为什么要把自己变傻子?因为那样你才能变成你产品的用户而不是产品的设计者,才能融入用户的群体去熟悉他们。 我之前负责一个母婴内容的项目,用户群主要集中在26-36之间的女性群体,身为一个未婚男同志,一开始我是拒绝的,我想,我都不懂这些母婴的东西,怎么做这个项目?然而仔细想想,我们的用户群里,又有多少是生二胎的?其实大部分的准妈妈也都是第一次的经历,她们不也是什么都不懂,才会想着来使用我们的产品,希望获得她们想获得的,满足她们希望被满足的需求么?如此一来,似乎让我自然而然的变成了一个"傻子"用户,让我去思考,去融入用户群,而更好的熟悉她们,了解她们的习惯与诉求。 一个产品,是否优秀,往往在于它的出发点的高度。如果是从设计者口中的"我认为这个产品应该怎样怎样"来出发,那么它注定是停留在设计者个人的高度上的。如果是深入用户从"大部分用户需要这个产品怎样怎样"出发,那么这个产品起码是受尊重的。其实产品也是有情感的,种什么得什么,你对产品注入的是对用户的深情还是对利益的追逐,都是可以通过产品让用户感受到的。 希望大家可以重视这看似简单的第一步,熟悉用户。对用户有所投入,无论是情感还是物质,在产品上都会得到应有的回馈。 二. 熟悉产品 熟悉产品,苏老师提到的方法是做客服,但是很多的中小企业产品,可能存在着用户反馈机制的不完善,用户群反馈习惯差等问题,得不到有效的通过客服来熟悉产品的目的。 我的经验是,主动的回访和调研用户。有的时候问题是存在的,只是用户可能没有反馈习惯,没有找到反馈入口或者干脆忘记了反馈。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产品或用户联系方式来主动联系用户,以一些简单的奖励激励方式来获得有效的用户反馈,从而更好的熟悉产品细节。 有人可能会觉得这样的做法费时费力效率低下,但其实只要对调研的用户稍加筛选,基本上可以确定出一部分有代表性的,高频的用户群,来高效的采集信息。 三.熟悉团队 与人的相处似乎是很多职场新人最头疼的问题,认为非常的困难,难以下手。尤其是在一个产品团队,起码也得有七八号人,不同的职位,不同的性格,基本天天泡在一起,可能一不小心就会出状况,也有可能太小心了也出了状况。有的人可鞥会说,我是产品经理,manage的是产品,又不是团队里的人,不需要费时费力做这些人情世故,提我的需求就行了。然而有一天产品出了问题,产品上的公司LOGO印错了字,老板骂的也一定是你,而不是美工。因为你是产品经理,是整个产品的直接负责人。而一切的原因可能就是美工心想"一个新人凭什么可以对我无所顾忌提这提那"而造成的。 请吃饭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请吃饭的意义不是告诉他们"我是愿意为你们花钱的,看,我对你们多好",而是换汤不换药的把大家每天泡的办公室转换成了一个休闲安逸的饭馆包间。即使还是那几个人,席间的氛围也完全和办公室不一样。吃饭的时候人是放松的,愉悦的,也是最容易表现真实自我的。你们在饭桌上聊天一定不止于工作,有生活,有感情,有八卦。嘻嘻哈哈之后你会发现,即使回到办公室,彼此间说话的感觉都不一样了。 不过不外乎一些人会说,"我才刚入职多久,赚的钱还不够交房租,自己吃饭还不够,请同事吃饭?还是算了吧,请不起"。那么这里也给不方便请客的同学们支一招,就是观察和聆听团队里的每一个人,尝试去接触工作之外的TA。 以我为例,我不仅请吃了饭,还经常在公司中午休息的时候观察团队的同事,有的女同志可能会追综艺,追剧看,男同志会看球,看新闻。他们吃的外卖也各不相同,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都可以成为与他们接触的突破口。当你成功的找到一个TA感兴趣的题外话构建起对话时,一定要清楚自己的目的是什么。要减少自己的发言,而多表现出自己在非常认真的聆听,这样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被尊重的感觉。相信经过这样的一番轮流"套近乎",不仅熟悉了团队,更赢得了团队的信任与支持,在工作中就可以更自如的与大家沟通。 小结 职场是一个多元多变的地方,是考验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地方。做产品岗位更是要时刻都有"顾全大局"的意识,这个大局,核心就是"用户+产品+团队"。希望每一个产品新人都能够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在看似水深火热的产品岗位中磨练自己,丰富自己,变得更加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