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度重视孩子素质培养的当下,让孩子学习一两门甚至更多艺术,成为许多家庭的选择。一些机构抓住家长心理,组织了名目繁多的艺术类赛事,凡参赛都能获奖,不少孩子拿奖拿到手软。在看似光鲜的表象背后,一些家长其实有难言之隐,有的甚至大呼上当。(11月11日 澎湃新闻) 近年来,针对青少年学生的艺术类"大奖赛"泛滥,有些比赛冠以"国际""大中华"的招牌,国际范儿十足,增强了比赛的吸引力。同时,凡参赛都能获奖,迎合了不少家长的心理。在许多参赛孩子的家长看来,以赛促学,可以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到各地参加比赛,还可旅游,一举两得。更重要的是,参赛获奖可以增加孩子升学竞争的砝码,甚至可以成为升入普高、大学的"救命稻草"。 比赛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有效手段,以赛促学,也是学习、训练的方式。但参赛就能获奖,降低了奖项的分量和获奖证书的含金量,比赛被异化和功利化,失去了检验的意义。 尽管有专家提醒家长和学生,要擦亮眼睛,不要被培训机构忽悠、裹挟,尽量参加一些公益性、含金量高的比赛,但有些家长却不以为然,明知是忽悠,也乐此不疲。在他们看来,虽然参赛增加了家庭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但参赛即可获奖,物有所值,并没有吃亏。 其实,参赛必获奖,被忽悠的不只是家长和学生,还有学校。翻开一些学校的荣誉簿,类似的"废纸"般获奖证书也不少,学校还把其当作办学水平和学校知名度的物证。 有的学校把书画、器乐等艺术教育当作办学特色,但由于艺术教育见效慢,难以出成果,便急功近利、急于求成,采用剑走偏锋的方式,把艺术教育速成化、功利化,不问过程,只管结果。于是,有的学校建议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艺术比赛,甚至组织学生参赛,把学生参赛的获奖证书作为特色教育的成果,增加学校总结的"长度",增强学校门面的"亮度"。 在凡参赛都能获奖的诱惑下,参赛的学生越来越多,参赛的级别越来越高,荣誉簿的厚度越来越厚,特色教育的成果似乎越来越丰。可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特色教育"成绩斐然",学生的艺术素养却没有见长,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没有提升。 因此,面对参赛必获奖的诱惑,家庭和学校都要擦亮眼睛,克服虚荣心,自觉抵制、远离这类比赛。特别是学校,要树立正确的成绩观,端正办学思想,遵循教育规律,让艺术教育回归本位,培养美的使者,而不是参赛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