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很喜欢徜徉在圆明园的残砖烂瓦之中,看着春起秋落,年复一年的变更。而那些方方正正的柱子和破碎的泥土绝不会因为这些而改变,高高地耸着,告诫我们那些过往的一切。那是天朝皇帝梦惊醒的时分,那是百年屈辱史的开端。回想着它们美丽的过去,我却做不了什么,只能是,伸出稚嫩的手,安抚着棱角的墙体,一边感受着历史悲辱的艰难,一边感受着陈旧的味道,内心不断地涌动着什么。 然而,我以为只有在那里才会真正感受到的历史,没想到在湖南大学的一隅也会出现,不是突然地出现,而是一直出于那种状态,似乎是"俯首甘为孺子牛",实际上早已经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了。 那个也有高柱残砖的地方,被树枝绿叶遮蔽着,几乎看不到了什么。只有绿色的苔爬满了直挺的柱的上沿,模糊了欧式的风格。阴暗地伫立在东楼的斜前方,那是孤独的英雄。 我俯身下去,触摸着过去可能突兀地出现在老图书馆门檐上的碎花砖,揣测着抗战之前的模样。1938年的"文夕大火"让这个曾经繁华似锦的长沙城陷入了死寂,成了一片惨淡的废墟。抚摸着,侧耳倾听到那个年代被炮声打断的欢笑,以及头顶上飞过的轰炸机,不知是否在下一个瞬间之后,这里便被夷为平地。忽而,又似乎听到那时代的校友们,互相激情地谈论着"珍惜少年时,为国家奋力前行"的话语。他们曾经不畏艰难,前赴后继地走上前线,创造了太多辉煌的情景另我们感动。 我向上触摸着,呼吸到的空气也都凝固成了一幅幅发人奋进的图景,提醒着作为一个大学生的我的那份脱离不开的家国大任。我总该是奋进了,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奉上对我的国家的爱。然而,某些"小广告"又分明在柱体上刻着,摸着这些不和谐的东西,我心中一阵阵地痛,那些学生中曾经的英雄,为我们现在的生活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奉献了年轻的生命,而我们今人却已经不知道他们是谁了。难道这里的过往,真的会变成埋在深海的亚特兰蒂斯城那样无人再知么? 抬眼看到阴翳的东楼,一扇扇大窗子,有的睁着眼,有着合着眼,尽是斜睨着这里,没有发表一丝的看法。然而,当我走近并触摸到它们时,所有的东西就不一样了。风从内部呼啸着,告诉我犹豫多时的低语,木地板也嘎吱吱地响了。红色年代的激情,全部经由我的指尖滑向驰骋多时的心中,温热了许久。 只有触摸着才能感受到历史,只有触摸着才能听到历史的话语。 听呵!"毋忘国耻,毋忘国耻"的高声深吟,还在那土坡上回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