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评价标准为主线,遵循产教融合、开放办学的原则,系统总结出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出知识体系多元化、能力结构多元化、素质结构多元化、教育模式多元化的新举措,从而重构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产业发展对接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产教融合;多元化;创新创业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 (一)创新创业意识薄弱 虽然在党和国家政府的大力倡导下,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职教育中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得到广泛重视,但可以明显感觉到在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三个层面上对待创新创业教育的态度冷热不均。一方面学校领导和相关教育工作者有很高的热情,另一方面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反应比较冷淡。主要原因是高职教师和学生苦于难以找到创新创业的切入点,加上部分初期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不理想,使得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一项"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口号工程",学生只是在"被"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意识和热情没有被唤醒。 (二)创新创业层次较低 笔者发现,周边的很多高职院校的创新形式比较单一,创业领域比较狭窄。很多项目仅仅是停留在简单的商业活动,技术含量较低,没有紧密结合学生的专业特长。这类创新或创业项目很容易被复制,导致恶性竞争,既浪费学校和社会的资源,也远没有达到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 (三)导师队伍建设落后 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否取得成功,导师队伍的建设是关键。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存在创新创业教育导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部分导师不是具有实践能力的专业课教师,或对企业运作不甚了解,创新创业项目缺乏可操作性;一些导师对创新创业的认识肤浅,目的只是为了盈利,创新创业项目缺乏可持续性。 二、从产教融合视角分析,高职创业教育尚未形成融入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 (一)职创业教育各主体要素发挥作用不足 目前高职创业教育主要以学校实施为主,主要教育实践活动还没有走出校园,尚未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和高校多主体协调推进的机制。政府层面虽然已经出台了一些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政策,但是与社会、行业和企业相关的创业优惠政策难以真正落到实处,缺乏法律保障体系,也缺少创业资金支持。行业、企业本是职业教育最大的受益者,也应是办学主体之一,但对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关注度低,在校企合作中难以提供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尚未建立创业教育培训和创业教育实践支撑和服务。 (二)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定位不够准确 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和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第三部分高职院校对创业教育认识存在偏差,没有将创业教育定位为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调查显示,大多数高职院校把学校创业教育和创业混为一谈,只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未能形成重视创业实践体验的、完整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三、从产教融合特征分析,确立高职创业教育 机制多主体自组织协同共享的构建原则 产教融合是教育制度,同时它也是经济制度、产业制度的组成部分。它将构建政府、学校和社会三方新型关系,促进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新格局,支持社会、行业、企业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举办职业教育,从而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高职教育办学体制,具备政府、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等多方主体协同融合,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的特征。 四、产教融合推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策略 (一)以构建创业教育为课程层级 创业教育实践教学只有根植于专业教育的实践,在专业实践中映射创业教育,才能真正实现两种教育在实践环节的结合。在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以高职第二课堂为主的没有系统性的实践教学模式,以产教融合、校企结合为依托,从行业、专业、地域特点出发,以培养具有扎实创业知识、较强创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创新型技能人才为目标,将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及产品设计开发紧密结合,将教学过程与项目实施过程融于一体,将学生的专业实践和创业实践融合,构建"一线三平台"校企协同的创业教育实践模式,即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以校内实训、校企共建校内产学合作和校外实践为三个平台,为学生优质就业、成功创业铺平道路。 (二)以实践为主为学生提供创业环境 产教结合下,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资源得以拓展,然而这些资源发挥作用的根本,是学生对创业环境的熟悉和利用。因此,学校有必要以實践教学为主,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创业环境。例如:学校金融专业的学生可以发给其他学生相应的"代币",用来购买其他专业的课程或延长图书馆借书时间等,请金融专业的学生自主组建经营这些"代币"的金融机构,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运营,使"代币"增值或扩大"代币"的购买范围等。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将金融业的各种岗位知识和职业能力应用到模拟创业的过程中,在学生遭遇困难、失败的时候求助于教师或进行自主分析,这也是学生获得创业经验和创业能力的过程。 (三)以产业发展为依托进行创业实践教育 产教融合视阈下的创业教育之"一线三平台"的教育模式,其真正的实现过程以产业发展为依托。以金融专业的创业教育为例,首先,学校可以请金融业的经理进入学校,为学生的创新构想提供指导;其次,将合作企业中的某一项目交给学生进行实践,由金融企业主管做指导,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项目风险并进行利润分配。以产业发展为依托的创业实践教育能够使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更加完整、教育效果更好。 五、结论 大学生创业教育以当下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和大学生就业现状为基础发展起来,而产教融合则是以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需要诞生的一种系统性的、以实践为主的教育机制,此教育机制的运用能够使高职创业教育真正为学生提供就业方面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季跃东.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创业教育机制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5(1). [2]邰新民.阶段递进式产教融合: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路径的探索与实践[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