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晋良 前段时间华为遭遇危机,在应对过程中,许多细节引发了外界关注。 华为公司内部设有两个部门,一个是红军部,另一个是蓝军部。 华为蓝军部最早成立于2006年,隶属于公司战略Marketing体系。所谓"蓝军",原是指在军事模拟对抗演习中专门扮演假想敌的部队,通过模仿对手的作战特征与"红军"(代表正面部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任正非曾经说过:"要想升官,先到蓝军去,不把红军打败就不要升司令。红军的司令如果没有蓝军经历,也不要再提拔了。你都不知道如何打败华为,说明你已到天花板了。" 所以华为能有如今的成就,离不开红蓝之间彼此对抗所带来的助推。那么在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蓝军对于企业来讲,意味着什么。 1. 没有蓝军的企业,都在拍成本高昂的马屁 朋友小李公司的老板就关注到了华为蓝军部门,觉得很是新颖,就想着自己公司也要建一支蓝军。 当老板把这项任务交给小李时,对他承诺会给予全力支持。之后小李的效率也特别高,不到一周就组建起了一支蓝军部门。 最初他们的目标是寻找企业整体与各部门之间存在的问题,同时跟进相关项目决策。但没想到这种做法,却是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 当小李收集到问题,私下去找相应部门经理去沟通时,对方完全不配合,还在暗喻小李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之后在集体会议上,小李代表的蓝军部门提出针对几位项目经理决策的反对意见时,对方直接翻脸,指责小李是猪鼻子插大葱装象。 最后当小李把整体意见递交给老板,并指出了老板自身的一些不足时,惨遭黑脸,当初老板承诺的支持,也一个都没有兑现。最后的结果,就是小李的蓝军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因为遭受近乎整个公司人排挤,小李的蓝军部门不到两个月就被解散取消,而他本人也离开了那家公司。 实际上建立蓝军体系,就会直接影响到权利分配,当你动了某些人的蛋糕,如果没有足够的支持与魄力,肯定会被利益相关方反咬一口。 在管理学中,有一则理论叫鲶鱼效应,是指被捕捞的沙丁鱼一出水就会在回到码头之前死掉。但如果在鱼槽里放几条鲶鱼,因为生存的刺激,就会逼迫沙丁鱼拼命向四处游动,从而能一直存活下来。 我曾接触过很多公司企业,都缺少这种鲶鱼的刺激,也可以说是没有蓝军文化的机制。因为安逸的太久,整体运营体系沉寂的如同死水一般。 表面上大家都觉得公司没问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而是那些觉得公司有问题的人,才是真正的问题。这样到最后剩下的往往就是拍马屁,没人再说真话。 表面上很多老板都觉得自己的企业很牛逼,没有对手。的确,存在的问题不解决,一直在恶化,最终输得一无所有,也就没有了对手。 到最后看似廉价的马屁,成本往往极其高昂。 2. 所谓商业思维,就是其思想的转变 商场,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而当今多数商业思维以及管理模型,都是其军事思想的转变。而企业蓝军模式,就是从军事假想敌对抗的思想中,孕育而生。 追溯起源,这就要到二战时期,一名军官接到了上级指令,要建立一个空军飞行员培训学校,为美国空军培养统计,财务军官,为后续可能会发生的战争做准备。 因为当时在美国还没有这种学校,所以这位军官费劲心血,才在波士顿勉强找到了一个快要倒闭的学校,通过跟校方的沟通,由军方出资,让学校度过难关,作为回报,就需要这家学校开设统计与财务学科,为美国空军授课。 这座学校在后来为美军输送了大量人才,在战争结束后,便开始应用这套模式培养企业家人才。有10位从这里出去的学生,成为了日后盛名远扬的"蓝血十杰"。而这所学校就是如今鼎鼎大名的哈佛商学院。 其实蓝军假想敌对抗的本质不是内斗,而是企业内部不同思维的碰撞。 在企业发展中,有两种思维: 1.红军正向思维; 2.蓝军逆向思维。 红军正向思维,这是当今多数企业都在运用的,以自身为中心,从点到面向外拓展。 而蓝军逆向思维,则是以外界假想敌为中心,从外向内直指企业内部的软肋。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红军正向思维运用到一定程度,因为局限性的影响,就会让企业发现不了自身存在的问题。而蓝军逆向思维,则是以假想敌视角,反而更容易找到问题所在。 正如行销学那句名言: "你所忽略的事情与问题,你的敌人会帮你找到。"这也正是蓝军逆向思维最大的价值所在。 反观美国,无论是军事还是商业一直都是以战养战的状态。在军事上经历了科索沃,海湾,利比亚,叙利亚等战争,在经受实战考验同时,美军的假想敌对抗一直没有停歇。 而在商业中,通用,3M,谷歌,百事,耐克,等知名公司,也同样设有企业内部的蓝军部门。 所以一家企业如果想规避危机,保持战斗力,只有充分贯彻蓝军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相配合,才能打好当下事关存亡的生死战役。 3. 思维碰撞是基础,变革创新才是真知 朱日和军事训练基地有一句名言: "来到这里就是打仗。" 朱日和蓝军部队,是检验红军真实水平的试金石。表面上蓝军不择手段,不按常理出牌,让红军吃尽苦头。 但这样做的真实目的,却是让红军在战争中学会战争,在发现反思自己问题的同时,去变革创新寻找新的出路,这一点对于企业同样适用。 我的一位老师,曾在某互联网公司任职,当时公司市场部的职能属性,就跟蓝军部门性质相同。负责企业内部问题审查,并参与项目决策。 那时公司主营业务已经遇见瓶颈,急需创造新的第二,第三盈利点来支持公司的发展。所以在决定未来新的尝试方向过程中,各部门每天都在讨论,但总是讨论不出合适的结果。 随后在一次公开例会上,市场部经理准备了详细的PPT内容与分析资料,并做出了大胆推测,她表示具备社交元素的电商将是未来的重点,同时运营要转向以流量增长为主。 当时很多人不相信她说的话,都觉得平时只会当"问题发现者"的市场部经理不可能做出准确的推断。正当多数人都在质疑这位经理的时候,公司领导却一反常态,采纳了她的建议。 随后投入公司大量的精力与资源去深耕发展。 到今天,这家互联网曾经的主营业务早已停掉,取而代之的正是社交电商,如今这部分的红利,是原来业务的5倍。 华为公司也经历过类似事件,08年华为和外资接触,准备出售自己的终端业务。而当时华为的蓝军部门经过大量研究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 未来行业将是端—管—云 三位于一体,终端将决定需求。 正是这份重要信息,让任正非留下了终端业务。如今终端业务占华为总营收近乎一半,如果没有蓝军,也就没有今天的华为。 所以作为企业中的蓝军部门,不仅要站在第三方视角去探索内部问题,更要通过全面的数据分析,与行业发展趋势,做出相应创新变革的预判。 在不断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找到解决办法。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到新的出路。 4. 落实"蓝军文化"的力度,决定企业发展的高度 对于职场人来说,我们都期盼着自己能去到一家好公司。而判断一家公司的好坏,最直观的就要看他们是否设立了"蓝军部门",或者内部是否有反对意见存在。 当一家公司可以接纳蓝军假想敌,并且能容忍不同意见的存在,那想必领导格局会极为宽广,运营团队也是足够上进。这样才是真正的好公司,才最值得你去工作。 而对于公司领导来说,想让公司得到持续发展并且留住人才,启动蓝军模式是极其有必要的。 对于蓝军模式的建立,给你三点建议: 1. 充分授权 启动项目,最忌讳的就是授权不充分。 既然你想要蓝军帮你解决问题,就需要拿出足够的魄力与诚意。 交代下属相应的责任,就要给予相应的权利与利益,让责,权,利三者均衡才能实现上级与下属之间的良性合作。 同时不要干涉下属的决策,留有空间,让其可以自由发挥,信任才是授权的基础。 2. 跟进保护 在推进项目过程中,蓝军是黑脸,势必会遇到各种问题,尤其是相关内部人员的打击与报复。 这时作为领导,别在想着去扮演好人,而是要当坏人,给蓝军部门充分的保护。有责任出了事情,也不能让蓝军独自背锅。 如今职场人都很聪明,没人会替在背后放黑枪的领导去卖命。所以在这件事上,需要真诚,别耍小聪明。 3. 思维创新 蓝军作为思想最前沿,在发展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一些新的思路与想法,这时就需要领导自己的思维也能够跟上。 因为一旦思维不在同一水平线,那么对于相关决策的理解与采纳,领导就很容易产生偏见与误会从而否定那些新想法。 所以持续性的思维创新非常重要,领导需要足够开放与包容,持续学习跟上节奏,这才是落实蓝军模式的最重要一环。 建立蓝军,其实就是建立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更像是一种不屈的精神。 愿你在将来的日子里,早一些领悟到这中间精神,做一位有精神的领导,做出一个有精神的企业。 参考来源: 1.《军旅人生》满广志专访 2.《揭秘二战美军与现代管理》作者:史永翔 4.《定位》作者:特劳特 5.《商业的本质》作者:杰克·韦尔奇 6.《德军总参谋部》作者:瓦尔特·戈利茨 7.《揭秘华为"红蓝军":蓝军模拟对手策略 专挑红军漏洞》作者:马晓芳,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本文授权MBA智库(ID:Mbalib)原创首发,转载请申请授权,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