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如何从问答的产品逻辑中找到答题思路媒体曝光平台


  九月的时候,我在某问答社区上拉新人,在拉新人的过程中,很多某问答社区用户或者给我发私信或者直接评论,他们问我,"手百问答就是百度知道吗?",还有人问我"百度有了百度知道,为什么还要搞一个手百问答?"
  我不是百度的员工,不能以百度的立场来回答他们的困惑,只能从一个普通的互联网用户和新媒体从业者的角度来说说我的理解。
  在我看来,知道止于答案,问答始于答案。
  也就是说,作为一名普通用户,我们在使用百度知道的时候,我们的目的很明确,就好像我们上中学那会儿做练习题似的,我们想要一个标准答案,在我们拿到答案的那一刻,一切都结束了。
  而在我们使用手百问答的时候,看到答案的那一刻,一切才刚刚开始。我们会翻阅一个又一个答案,我们想看别人对某一个问题持什么样的态度、发表了什么样的观点、讲述了什么样的人生经历、展现了什么样的专业知识。
  我们在群的所有人,有幸参与了手百问答核心内容的构建,我们理应依据手百问答的产品逻辑,向用户分享我们的知识、经验与经历,让手百用户在我们的分享中,以更加宽阔的思路来看待这个世界上的种种问题。
  "问答"之于世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许多经典典籍都是问答体,如我们所熟知的《论语》,就是孔子和孔门弟子的互问互答。
  孟懿子问孝、孟武伯问孝、子游问孝、子夏问孝,孔子一一回答,"无违"、"父母唯其疾之忧"、"不敬,何以别乎"、"色难"。
  也有孔子问弟子的时候,"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然后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一一陈述自己的理想。
  不止《论语》,像我们所熟悉的《金刚经》等佛教典籍,也是问答体写就的。先民用"问答"来与自己、与他人、与世界对话。今天,我们在手百问答上,沿着先贤的足迹,继续用"问答"与这个美丽的大千世界展开对话。
  我刚刚说了,手百问答始于答案。
  从产品逻辑上讲,手百问答想要的不是一个标准答案,而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回答集合。换言之,我们的回答只是众多回答中的一个,我们的回答和其他用户的回答合在一起构成一个集合,这个集合才是手百问答和问答用户需要的。
  当我们站在这样的产品逻辑上看待手百问答时,我们基本上就能知道我们的回答有哪些误操作,有哪些可改进的地方。
  我举个例子,手百问答上有一个问题是这样问的:"哈尔滨出过哪些名人?"这个问题应当如何回答呢?
  最容易想到的思路是列人名,贾乃亮、李冰冰、孙红雷、赵文卓、马苏、小宋佳……像哈尔滨这样容易明星的地方,你还可以靠列人名的办法凑够300字,要是望奎那样的小地方,你就蒙圈了。
  之后容易想到的思路是列人名写简介加配图,自媒体最喜欢这么干了,把李冰冰的名字写完,简单介绍一下她的经历和作品,配几张李冰冰在海滩上放飞自我的照片,用同样的格式再把赵文卓的经历和作品简单介绍一下,放几张赵文卓和身怀六甲的妻子拍的裸照,流量飕飕涨。
  但这两种思路都不是问答的思路,列人名是百度知道的思路,列人名写简介是自媒体的思路,写手百问答的话,写一个人就可以了,详细地写!
  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的回答只是众多回答中的一个啊,无数个你我,靠着枚举的办法,就能够把哈尔滨的名人给凑齐了!
  另外,我们现在在手百问答上填内容,300字起步,如果我们把答案控制在350个字以内,即便我们只写一个名人,其实已经很难写得精彩了,毕竟我们不是盛唐的大诗人,没有靠一首五言绝句就把一个回答写到脍炙人口的能力。
  大家可以去围观一下我在"哈尔滨出过哪些名人"下的回答。我只写了一个萧红。
  在这个回答里,我把萧红的名字、作品、遗言、书信、往事以及有关她的电影和歌曲给串了起来,相对另外三个回答,就显得比较有料,耐看一点。
  另外,为了展现出我的个性化,我还在回答中提到了哈尔滨的现状和我在广西大学图书馆看萧红和萧军往来书信的情景。还在行文中穿插了我对萧红的认识与评价,显得情感充沛。
  在配图上,我选择了汤唯饰演萧红,这样的图片质量更高,可选素材又多,能让配图的风格趋于一致。
  第一张图,我选择了萧红一边抽烟一边写作的图,表现萧红是一个作家;第二张图,我选择了萧红拎着旅行箱回头望的图片,表现萧红对故乡呼兰的那一丝不舍;第三张图,我选择了冬日里萧红独自站在哈尔滨街头望向前方的图片,表现了萧红对未来的向往与迷茫。(媒体曝光平台)
  三张图再搭配文字,严丝合缝,把萧红粉丝对萧红的复杂情绪牢牢勾住。后边我会再展开来讲一下怎么在写文的时候利用情绪。
  问答中有很多跟"哈尔滨出过哪些名人"类似的题目,如有哪些让你心动的句子,你们家乡有什么特色小吃,甚至于,XX景点有哪些美丽的景色,都可以用我刚刚说的套路来回答。
  一定要记得,我们的回答只是众多回答中的一个,所以我们只负责把我们的一种态度明确地传递出来,把我们的一个观点讲得透透的,把我们的一个人生故事娓娓道来,把我们的一段专业知识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就可以了,就是一个完美的答案。
  假设每一个问答作者都能提供这样一个完美的答案,手百问答必将能给手百用户带来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如此卓越的用户体验必将能够留住用户,抢占用户的时间,挖掘用户的商业价值,为百度带来滚滚而来的利润,这也是百度愿意为我们的回答付费的最大动力。
  那么,如何才能写出这样完美的答案呢?我从一些我们所熟知的名篇、知名自媒体帐号的文章以及s群成员的回答中总结到了一些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这应该是手百问答最基础的要求了,也是最容易做到的。
  可能有人犯难了,"我读书少,文笔不好,没法像有些人似的,下笔文邹邹的。"
  其实不要紧的,在码字这一行当里,文笔远没有想象中重要
  唐朝有个大诗人叫陈子昂,他有一首很著名的诗叫《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你说文笔好吗?
  前人对陈子昂文笔的评价是"朴直",也就是说,没什么文采。但陈子昂就是用没什么文采的词,硬生生地写出了《登幽州台歌》这般的千古绝唱。
  所以,如果我们也没什么文采,不妨学学陈子昂,把我们熟悉的词汇倒腾"6"了,让我们的回答像洗发水广告中美女的秀发,顺滑无头屑。
  手百问答这边要求不能水文,我昨晚看到有人在群里说,"我写着写着就不自觉地口语化了"。
  我个人觉得,口语化不等于口水化,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明白如话,但丝毫不像赵丽华"梨花体"那样口水化啊。"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是什么鬼?一个家庭主妇的傲娇吗?
  所以,哪怕是习惯用口语,只要能倒腾"6"了,照样生动,照样流畅,照样耐读。
  额外多说一句,虽然比喻和用典都是比较高级的写作技术,但白描也同样高级,如果文采不高,不喜欢打比方和掉书袋,不妨多试试白描。
  关于白描,我们来看一下汪曾祺《安乐居》中的一段文字:
  这些酒客们吃兔头是有一定章法的,先掰哪儿,后掰哪儿,最后磕开脑绷骨,把兔脑掏出来吃掉。没有抓起来乱啃的,吃得非常干净,连一丝肉都不剩。安乐居每年卖出的兔头真不老少。这个小饭馆大可另挂一块招牌:"兔头酒家"。
  群里应当有四川人,读了这一段文字,一定能瞬间回到自己吃兔头的时刻。我这样一个没有吃过兔头的东北人,在读到这一段文字的时候,都感觉特别地饿,特别想尝一尝,寡淡的兔肉,到底是被四川人怎么烹饪的,才如此的令人着魔。
  想让用户阅读的时候不跳出,就要引着用户的情绪走。
  这方面比较有借鉴意义的是咪蒙在公众号上发的文章,自从咪蒙做了公众号,她就在挑动用户情绪的不归路上狂奔起来,想必咪蒙的忠粉应该很担心咪蒙的身体吧,毕竟凭着咪蒙那双小短腿,跑了这么久的路,一定累了个半死吧?
  好了,黑完咪蒙,看一篇咪蒙的文章。
  咪蒙本周五在公众号上发了一篇文章,题目是《这一次,我真的骂不动了》,文章写的是最近一个虐童的热点。
  坦白讲,这篇文章在咪蒙公众号上发布的1000多篇文字中并不算出彩,但咪蒙挑动用户情绪的手段依旧高明。
  她在文章一开篇,就重复了文章标题,说,"这次我真的骂不动了",仅是这一句,就把用户的情绪给调动起来了,连写出《致贱人》的咪蒙都骂不动了,这是怎样的一种无能为力啊?
  接着,咪蒙简单地描写了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并表明了自己最初的情绪——不信。
  咪蒙在文章中写出的"不信",其实也正是许多家长看到新闻时的第一感受,人性何以堕落至此,才能干出这般卑劣的事!
  其实很难说,这是咪蒙的情绪还是读者的情绪,或者是咪蒙的情绪和读者的情绪完美地融合到一起了吧?
  然后,咪蒙又写到了焦虑。
  关于这件事,我们无需为人父母,就能猜出来,虎妈猫爸们必然十分焦虑,孩子是身下掉下的肉啊,是自己对于未来的全部期盼啊,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地成长快乐地生活?
  然而,偏偏有了这么黑暗的事,万一发生在自家孩子身上,简直不堪设想!
  整篇文章,咪蒙就是按照"不信"和"焦虑"顺下来的,两种情绪都完美地抓住了目标用户的心,让用户在阅读到这篇文章时不想跳出,同时还会与文章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媒体曝光平台)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情绪和读者的情绪归并至同一个频道上来呢?其实也有套路。
  苦,是一种很常见的情绪,佛教又把苦分为八种,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色、受、想、行、识)炽盛苦。
  我们在表达"苦"的情绪时,完全可以用"八苦"来套,与甩了自己的前女友在街头偶遇,她挎着高富帅的胳膊,还跟你Say Hi。这样的场景就是怨憎会苦啊,所有人读到这样的场景,都能感同身受。
  大家去看s组成员方寸书斋的回答,肯定会被他那广博的学识所折服。
  方寸书斋是我的推荐人,我们曾在哈尔滨的一家新媒体公司共事两年,那家公司办公室很大,每天中午,我们都会聚在会议室里吃便当,吃饭的时候,我们经常听他给我们讲东讲西,他做海员的经历,他的化学专业,以及他博览群书时记住的各种料。
  他能把枯燥的科学知识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或是细节丰富的故事给讲出来,真是本事啊。
  我们一边吃饭一边听他讲东西,就跟听郭德纲说评书似的,你就感觉,这人的知识怎么这么丰富啊,讲话怎么这么有意思啊,我想一直听下去啊。
  我讲到这里,估计又有人要犯难了,"我没有方寸书斋那样丰富的知识,怎么办?"
  不要慌,不要总想着我没啥,要想着我有啥。
  论知识面,我远远比不上方寸书斋,但我有套路啊,我能把自己有的知识巧妙地用上,然后让别人觉得我很有学识,据韩寒在"方韩大战"中的陈述,韩寒之所以在《三重门》中那么能掉书袋,根本原因是因为他在写作时尽量用自己知道的知识点来装点门面。
  大家应该还记得,我前边讲到问答的重要性的时候,说《论语》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问答体,并且还举了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四人分别向孔子问孝的章节,看上去也很有文化吧?
  这是因为我熟悉论语啊,我要用我熟悉的东西来表现我自己啊,如果我熟悉柏拉图的《对话录》,我就引用《对话录》的章节了。
  "我原以为你身为汉朝老臣,来到阵前,面对两军将士,必有高论。"
  这是老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开始骂王朗的开场,喜欢去B站看鬼畜视频的90后和看老三国长大的70后80后一定对这段对话印象深刻。
  我之所以提到这段话,一是想把大家拉进一个熟悉的场景中,二是主要是想引出我这一节要讲的:"高论"。
  我看《战国策》时,最大的一个感触是,这帮纵横家无时无刻不有高论。
  高论这东西吸引人啊。一个纵横家,面见一国君王的时候,往往会抛出惊人的论调,引起君王的好奇,将君王心扉打开,进而阐述自己的见解。
  纵横家的这种套路,也完全可以用到问答上。
  今年夏天被爆出以白领工资价被某公司签约的大V"恶魔的奶爸"就喜好这种套路。
  他在某问答社区的问题"为什么许多人很喜欢夸大勤奋、贬低天赋?"下写回答时,开篇就说,"努力就是天赋,这是一般人死活都弄不明白的"。是不是一下子就抓住了我们的心?
  接着他就讲,努力需要集中力、精力和耐力,这三样都是天生的。
  虽然他这个回答只举了一个达芬奇画蛋的例子,没有任何遗传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但因为观点新颖震耳发聩,所以获得了10K的赞,也就是一万赞。
  现如今,手百问答的流量也很大,但咱们中应该还没有谁能够一个回答获得一万的赞呢吧?
  用户给我们点赞,至少说明用户已经把我们的回答从头读到了尾,也就是说,用户拥有了"沉浸式阅读体验",所以,不妨在写回答时试试抛出"高论"的套路。
  当然,我不建议大家像恶魔奶爸这样胡说。我希望咱们在提一个新颖或罕见观点时,要有根有据,否则就不是高论而是奇谈怪论了。
  有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形象思维,一种是抽象思维。任何一个人,无论男女,往往都更强于形象思维,弱于抽象思维。
  "把1000首歌装进口袋"就是形象思维,"前后2000万"就是抽象思维。
  我们在写问答的时候,要尽量使用形象思维,这样才能让用户在阅读时更有沉浸感。
  形象化描述的一个常见方法是比喻,大家应当都会,就不絮叨了,另一个同样常见的方法是画面感,我想说两句。
  我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为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诗就非常有画面。
  我们所熟悉的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哪怕是没有任何文学素养的中国人,读过以后,脑海中都能立马呈现出一副美丽的画面。
  这就是画面感之于表达的魅力。
  我在前边分享的时候提到过孔子问弟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其中曾皙的回答最为孔子激赏,也最为出名。
  曾皙的回答是这样说的:"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冬天结束了,我把棉裤一脱,春姑娘来了。我换上单薄的春衣,约上五六个大人,六七个少年,去河边中洗澡,到高台上吹吹风,耍够了,唱着歌回家去。
  很有画面感吧?一下子就记住了吧?曾皙用这样的画面感向孔子描述了一片太平盛世,这正是儒家所向往的。
  所以,我们在写回答的时候,不妨学习曾皙,把我们的情绪和观点以用户常见的画面给勾勒出来,用户心中一下子就有共鸣了。
  怎么才能写出这种有画面感的文字呢?其实很简单,把我们的情绪和观点用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表达出来,就好了。
  比方说,一个女生,生男友的气了,如果用"我很气愤"、"我真是气死了"这样的形容词来写,会特别地干巴,我们可以尝试用勾勒画面的方式来表达——
  "我抓住他的脖领子,上去就抽了两下",这里只能是"抽了两下"啊,用"抽插了两下"就是在飚车了。
  某问答社区用户王不二曾用这样一段话来埋汰现在的青年男女:
  "不少七尺男儿,没事就去九眼桥躺下,等待桥震的降临……姑娘们则纷纷到西藏净化心灵,最终被康巴汉子按在世界屋脊,完成了一次次德高望重的内射。"
  这两句话既很有画面感,又诙谐幽默,把"德高望重"和"内射"这两个用户都很熟但完全不搭界的词汇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构造了一种阅读上的陌生感,从而让用户阅读时产生极为深刻的印象,一下子就记住。
  但我们在阅读这段话的时候,能够明显地感到,事情似乎没有我刚刚总结的这么简单。
  熟悉网络热点的朋友应该已经知道,这两句很有意思的话中埋了两个梗,因为这两个梗的存在,使得这两句话具备了丰富的内涵,张力十足。
  埋梗好似用典,是很高级的技巧了,用得好的话,会使我们的回答非常地耐读,让用户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网站目录投稿:半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