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浅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


  摘要:传统的化学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今天的化学课堂教学,学生大面积的厌学、弃学,如何使我们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高效,探究式教学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如何进行探究教学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了一下看法与感受。
  关键词:课堂教学;探究;看法;感受
  当前,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情况,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影响了学习的结果,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无法有效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高中化学新课程倡导在教学中营造一种"研究"、"探索"、"钻研"的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学生逐渐适应新教材、新教法,并不断的对个体的创造,实践要素进行培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素质。如何开展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呢?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自主探究的欲望
  传统的教育在能力培养过程中,往往存在一种缺陷即缺少独创性。经验告诉我们,在已知与未知之间,在学过和未学过的知识之间,在未知领域与新领域的知识之间没有学生不可逾越的鸿沟。只要教师能为学生架设联系的桥梁,诸多认识问题是可以突破的,这正是探究性实验培养的关键。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习的内驱力,它可以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被激活的转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先"设疑",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且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确定思维方式,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在化学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烈的氛围可以感受,有愉快的活动可以参与,触"境"生情,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例如,在"盐类的水解"教学中,针对"盐溶液是否都呈中性"的问题,可创设实验探究的情境:将分别盛有 NaCl、CH3COONa、NH4Cl三种盐溶液的烧杯置于学生面前,先让学生推断它们的酸碱性,然后引导学生用PH试纸或紫色石蕊试液测试、验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实践中发现问题,形成认知冲突:盐不能电离出H+或OH-,为什么有的盐溶液却会呈现酸性或碱性?由此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在教学中还可创设演讲、悬念、竞答等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指导检查,引导讨论,及时小结,使学生逐渐形成自觉的探究习惯
  1、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查阅资料,自己解决浅层问题。课堂教学中常常会有一些与本节知识有关,即本节知识的生长点,但这些知识又不属于本节必须掌握的内容。为不冲淡本节课的主题,使知识紧凑,可指导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进行阅读、分析,以成为本节课的延续和深化。这样做学生就逐渐养成不断探究化学奥秘的习惯。
  2、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解决有争议的有难度的问题,并能在这样的探究中找到乐趣。化学学习中会有许多有争议或有难度的问题出现,这时,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解答,应鼓励学生通过讨论解答。讨论时,教师要启发学生层层深入地分析问题,疏导思维障碍,纠正思维偏差等。讨论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很好手段。由于我们上课前不强调预习,提出的问题在学生讨论时,不会造成思维定势,学生的思维不会受课本的限制,学生可根据已有的知识,并想办法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潜能,调动其探究积极性。
  3、及时辅导、整理、小结,使小结成为学习中不可忽视的环节。课堂小结是活化知识、丰富学生知识面的好时机。结合具体、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适时得当的点拨、引导,使学生"居高临下"地俯视化学知识,有助于他们将平时所学的被肢解了的知识系统化,从而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起到思维辐射的作用。探究的结果,要在学生自己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引导、总结得出结论,明确结论的运用条件与范围。对结论的解释,不要讲得太绝对,要留有探究的空间。要处理好"收"与"放"的关系,所谓"收",将讨论、实验的结果要归纳整理;所谓"放",课后布置的思考题具有开放性,布置的练习作业具有多样性,使学生在更广阔的实际背景中,用课内得到的结论去解释实际问题,解决后续知识,完成从实践——认识——具体的实践,认识上的两个飞跃,使小结做到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并举。
  在教材中,有些关于物质化学性质实验是验证性实验,即先向学生介绍原理,可能有的反应现象,然后通过实验验证。其实,作为教师,可以挖掘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探究其中可转化为运用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内容,将其设计为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课堂改革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教学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新的问题。化学教师将面临一系列的新的挑战,我们应该敢于挑战,敢于尝试研究更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构建的方式,积极参加与实验课题探究,提高对化学课程的驾驭能力。立足教学实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化学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 韦斯林.秦艳芳,等."化学新课程中积极开展讲做并进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4.10.16.
  [3] 石柏兴,吴焕云."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的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4.12.23-24.
网站目录投稿:冰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