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亲子理财五篇


  教小孩理财,要从动机下手
  把「赚钱」行為融入生活
  网路上曾经有个实验,一位名叫皮亚杰的人,他将10个弹珠各5个排成上下两排,再来将第11颗弹珠加入下一排并将长度缩得比上一排小,问小孩哪一排弹珠比较多?结果小孩会说较长的那排较多。但以相同实验,只是将弹珠换成巧克力后,实验结果完全改观,两岁半的小孩都知道要拿下面这一排!
  一个当老师的妈妈问小孩:「小於100的最大整数是多少?」小孩目瞪口呆,不知道妈妈在讲什麼,眼看弟弟要挨揍,哥哥跑过来帮忙:「妈妈要给你一个红包,裡面的钱不得超过100块,你要多少?」弟弟立刻说:「99!」
  今天我们的教学不能与生活连在一起,小孩不知你在问什麼时,这不代表他很笨!对於孩子,希望他们能够有效学习,要从了解他们的心理,并且以他们所要的方式著手。
  有位妈妈於网路上提到,她后来让孩子愿意看中文,完全是从金庸的《书剑恩仇录》著手,武侠小说嘛!讲到最精采的地方,她就停下来说:「妈妈要去做家事了。」孩子拉著她问,后来呢?她就叫孩子自己去看。其实孩子并不能全看懂,自己用想像力填补了很多地方。但是他有强烈想要知道小说结局的动机,所以就能很主动的心甘情愿读完中文书。
  小孩子往往喜欢看卡通影片,父母即可将理财教育,同时融入与他们共同享受卡通影片的快乐时光。
  例如,看「樱桃小丸子」影集时,可选择有关消费及理财部分,一边和孩子讨论剧情中小丸子的行為对错,一边引导孩子正确使用零用钱,另在「哆啦A梦」的影集中-有出现大雄不当消费行為造成严重后果的部分,则作為负面教材,警惕孩子不要跟大雄一样,在潜移默化中建立消费观。
  另外,父母亦可藉由与孩子玩游戏,而达到理财教育生活化的目的,例如玩大富翁游戏,在亲子互动过程中,透过选择买哪个地段房子,即可训练孩子去思考手中拥有的钱和目前的投资比例是否适当或已过度投资。而扑克牌的「捡红点」及「10点半」可培养孩子预测和选择策略的能力,為未来投资布局能力作準备。
  很多国外小孩理财教育书籍,特别强调教导孩子创业的理念,就我们台湾父母看来,这简直是太疯狂的,孩子上完学回到家,功课都做不完了,那有时间搞赚钱的活动,更何况创业是大人的玩意,小孩谈创业根本不可能。但事实上,教导孩子创业,则是利用小孩子需要多餘零用金的动机所出发的理财教育,在进行的活动当中「寓教於乐」。
  在美国学校 ,就将「创业」活动落实於学生的课程活动中,因此,曾有家长谈到,他儿子在活动中,成立的是一家卖中国字画的公司,作品就是在家自己用毛笔写好的春联,当然也可应客户要求当场挥毫完成作品,反正老外不懂中文,也不知道写得好不好。
  此外,有个印度小孩的公司想做「蛇舞」的生意,但由於没有真蛇可「舞」,只能自己傻跳「人蛇舞」,「看热闹」的倒是有,付款的却没有,所以没几天就倒闭了……。
  另有一次活动是学校让几个班的孩子合组一家公司,孩子们各有自己的角色,有当工人的,有当设计人员的,有当管理人员的。公司内部用假钱流通,把个人的工作角色同报酬联繫起来。
  而该家长的儿子是个设计师,属於动脑一族,才干了没几天,他就发现公司「分配不均」、「贫富悬殊」:动手的,不如动脑的;动脑的,不如动嘴的(领导)。
  这些创业活动的开展,可让孩子学习社会上生存竞争的技巧、避免死读书发挥创造力,并且将有关「钱」的教育随提升到另一个层次,把赚钱的行為演绎得更贴近生活了。
  放手让孩子学习 才会成功
  你想过吗,一对勤俭持家的夫妻教8岁儿会计知识和买股票;
  对孩子讲钱?不会太过市侩,给孩子钱不如教孩子如何花钱、存钱。
  从小就建立良好的理财观,有助於健全的人格发展。
  美国南加大心理学讲座教授雷恩博士说:「一个国家的钱,如果不用在教育上,就会用在监狱上。」现在,这段话用在理财教育,更是贴切。曾经写过《亲子理财密笈》的夏韵芬也表示,「品格才是教育孩子理财的第一步」,她强调,父母要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使用金钱的正确想法,千万不要什麼事情都用金钱量化,这样孩子会失去责任感,对金钱的价值观也会混淆。
  现代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哪些理财的问题,该如何机会教育?
  场景1:到卖场买东西
  「妈妈,我可以买这个吗?」
  许多父母会利用带孩子上卖场的时候,训练孩子如何花钱。艺人侯昌明让3岁的女儿自己拿东西结帐,「我会拿50元给她去买乖乖,告诉她乖乖一包20元,所以,还要找30元回来,让她瞭解东西是要用钱才能买的,不能乱拿。」侯昌明说。
  同样地,最近才刚带3位女儿拍广告的傅娟也会给孩子钱,让孩子到超商去买东西。「我给她们10元,训练她们用钱。」傅娟强调,给孩子钱等於是把用钱的主导权交给孩子,当孩子有机会支配钱的时候,她们反而会更珍惜这笔钱,「因為,她知道她只有这些钱可以花,所以往往不敢乱花。」
  要是孩子选的东西超过手中的价钱,却哭闹不休一定要买时,做父母的当下应该怎麼办呢?「我会评估孩子是不是真的需要,如果没必要,那我会坚持立场不买给她。」傅娟曾经带欧阳妮妮到百货公司楼下的超级市场买东西,孩子吵著要买一包300多元的糖果,傅娟觉得糖果色素多、没必要买,就铁了心不理孩子,反倒是先生欧阳龙先投降,想买给孩子吃,傅娟依旧坚持不肯买,「不是因為买不起,而是这次妳妥协了,下次孩子就知道可以讨价还价。」傅娟说。
  场景2:做家事
  「妈妈,吃饭也可以领钱吗?」
  「做家事就给零用钱」是许多父母训练孩子培养金钱观的第一步;不过,稍一不慎就很容易弄巧成拙,让孩子误以為做任何事情都可以用金钱来量化,「当小孩开口闭口就要钱的时候,父母就要小心,孩子的价值观是不是混淆了。」夏韵芬说。
  秀朗国小家长会长沉絮凡,同时也是国小理财班的义工妈妈,她在家教导孩子做家事、领零用钱,会先把游戏规则说清楚,扫地10元、洗碗10元、浇花5元……,每一份工作该领多少零用钱通通製成一张表格,让孩子选择这个星期的要负责什麼样的家事,「至於没有列在表上的,就代表是义务工作,做了不应该领钱。」沉絮凡说。
  千万不要让孩子以為他做任何事情都可以邀功,当孩子出现这样的想法时,父母要当下给予纠正,分析给孩子听当初亲子间所做的约定,什麼是孩子应该要做的,譬如吃饭、洗澡、看书、整理自己的房间,还有什麼是孩子可以领零用钱的,像倒垃圾、洗衣服等,通通都要事先声明,施行的时候绝对要清清楚楚,千万不能因為孩子吵闹就乱了分寸。
  场景3:出国旅游
  「妈妈,出去玩是不是就可以买很多东西?」
  暑假是旅游旺季,不少父母也会在这个时间带孩子出国去玩,看孩子玩得开心,為免扫兴,孩子要什麼有什麼,心想「难得出国玩一趟,就买给他吧!」却破坏了平常辛苦建立起来的理财制度。
  其实,家长可以有更聪明的方法。
  有一年,傅娟带孩子到日本玩,到日本的第1天,她就给老大欧阳娜娜1万圆日币,而且是10张全新的1千圆日币摊开来,然后一张一张交到女儿手中,「她第一次拿到这麼多钱,却没有乱花。」傅娟说,自己把这1万圆交给孩子后,就不过问孩子怎麼用,只要求孩子每天要记帐,看看到底花到哪些地方。她发现,当孩子有机会拿到一笔钱、学著如何花用的时候,反而会更谨慎,甚至买到不喜欢的东西,还会要求自己拿去退货,绝对不会买了不用丢著。
  沉絮凡在出国前,先给孩子一笔新台币,然后让孩子学会如何用台币换成外币,告诉孩子匯率以及手续费等细节,让孩子去体会各国钱币的大小,等到出国后,这笔钱就让他们花用,付钱、找钱全由孩子自己来,父母只需在一旁观察,然后给予指导。
  场景4:玩游戏
  「爸爸,暑假时间这麼长,我玩的时间也可以多一点吗?」
  是的,孩子,你绝对可以多玩一点,只是这个暑假,要带你玩点不一样的。
  骏為国际管理顾问公司执行长陈骏為在孩子读国小三年级的时候,就每天花半小时跟孩子玩大富翁线上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我会跟孩子解说,如何买房子、卖房子,更重要的是遇到『机会』或『命运』的时候,告诉孩子风险的观念。」陈骏為说。
  儿童理财专家David王同样在孩子念国小一年级时,陪孩子玩自创的大富翁游戏;原本简单的「买房子」、「买地」变成了「买黄金期货」、「买个股」,交易的货币也变成纸上记帐,譬如花10万元买一档个股,就要记在「资產」,要是赔钱,就要记在「负债」一栏,「这个游戏可以训练孩子资產与负债的观念,让孩子提早学会基本的会计準则。」David王说。
  同时,这个游戏也可以让孩子培养「当大老闆」的梦想。David王解释,他建立孩子理财观的基础就是「有梦最美」,他要孩子想创业要做什麼,然后告诉孩子:「当老闆就是可以印一堆股票让别人来投资,大家一起来帮你赚钱。」
  同时,他还教小孩如何看台股、港股与美股,现在8岁的孩子就已经有投资组合的概念,选股包括台积电、日月光、鸿海,都是权值股,「因為,这些都是台湾的大公司、有名的公司,所以我会投资它们。」David王的孩子Patrick说。
  有人认為,对孩子讲钱伤感情而且太过市侩;但事实上,孩子从小就建立良好的理财观,将有助於健全的人格发展;因為,人无时无刻都要用到钱,该怎麼花、怎麼存钱,理财观念对不对,都会影响决策。
  亲子理财 太享受不足取
  太享受不足取 有阳光就够了
  女儿在学校求学,周遭同学家境有较為富裕的,难免会有些光鲜亮眼的文具用品或玩具带到学校,孩子回到家后,总是会以称羡的口吻谈到,要是他们也有该多好。
  这时,就是教育小孩理财观念的适当时机,告诉他们任何物品在购买前,要先衡量是需要的物品或只是想要、炫耀,一旦超过自己的财务能力所勉强购买的奢侈品,早晚造成财务上的伤害。
  一个叫乔的人多年来从事一份他所憎恶的低薪工作。但他决定要富有地退休。於是他节衣缩食,尽可能地积攒每一分钱:在晚上及周末从事第二职业来為他的投资管道添加燃料。50年之后,自律和牺牲得到了回报。他的财务自由了。
  乔决定,既然他已经70岁了,一定要过逍遥的日子!他认為该是时候,放纵自己去做他梦想一辈子的事─也就是到世界各地潜水!於是,他花了许多年辛苦赚来的钱学习潜水、购买潜水设备。他坐头等舱飞到了夏威夷,并在里兹.卡顿酒店订了套房。
  第二天,他就直奔夏威夷最漂亮的珊瑚礁潜水。梦想终於实现了!当他穿上昂贵的潜水服时,无比自豪。他有专门订做的保暖潜水服,特製的铝质氧气缸,德国製造的潜水相机、防水笔及防水写字板。
  乔準备好了!当他潜到海里七彩的珊瑚礁时,他尽情享受每一分鐘!一边潜入海底,一边拍摄种种奇异的鱼。第一次潜水正如他一直所梦想的。花了几千美元在他的新爱好上,而每一分鐘都是值得的。
  「等待是值得的,」乔对自己说,「这真太美妙了。」
  突然他震惊地看到一个男人,只穿著游泳裤在他下面几米的地方游。乔愤怒的在写字板上写了一句话。然后游到那人身边,拍拍他的肩,生气地将写字板递给他看。上面写道:
  「為了这潜水设备,我花了几千元钱,而你只穿著游泳裤,怎麼回事?」,那人拿过写字板写下:「我快要淹死了!」
  从这个笑话中,我们学到的第一个教训是,事情往往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乔以為那人是在享受潜水。但事实上完全不同的—那人快要淹死了。
  当谈到财务时,社会大眾一样会被一些表面现象所掩盖。那些戴著劳力士表和穿著名设计师专门设计的时装的人,看起来已达到了财务自由,但他们可能早已淹死在债务中!
  很多豪门第二代,出生后即拥有一切,相对的,我们一般中產阶级人士,最常跟小孩说的话可能不是「爸爸买给你」,而是「想要,以后自己买」。
  其实,一个人目前所拥有资源的多寡,并不必然代表未来可能获得的财富也能较别人多,反而是学会善用资源的人,可能更能胜出。以下新加坡成长的经验,即是值得我们所借镜。
  1972年,新加坡旅游局给总理李光耀打了一份报告,大意是说,我们新加坡不像埃及有金字塔;不像中国有长城;不像日本有富士山;不像夏威夷有十几米高的海浪。 我们除了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什麼名胜古蹟都没有。要发展旅游事业,实在是巧妇难為无米之炊。
  李光耀看过报告,非常气愤。据说,他在报告上批了这一行字:你想让上帝给我们多少东西?阳光,阳光就够了!
  后来,新加坡利用那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种花植草,在很短的时间 ,发展成世界上著名的「花园城市」。连续多年,旅游收入名列亚洲第三位。
  我们对孩子的理财教育,即是在教育他们对资源的善加利用,学会理财而能善加利用资源的小孩,未来就能像潦倒的迪士尼,即使仅有一隻老鼠,而自己连麵包都吃不到的窘境下,也能创造了一个价值连城的动画帝国。
  父母管教态度 影响孩子一生
  美国太空总署的总工程师希坎姆在他退休以后写了一本自传《十月的天空》。在这本书中,他说他之所以能够从贫穷的煤矿小镇学校脱颖而出,拿到西维琴尼亚州科学展览的第一名,跟他的母亲有关。
  他当年為了研发比较有效的炸药,使火箭飞得高一点,曾经把他们家的热水炉给炸掉了,他当时非常紧张,以為一顿「竹笋炒肉丝」跑不掉了,害怕得不敢回家。
  当他饿得受不了,硬著头皮回家时,想不到他的妈妈居然没有骂他,只跟他说:「我早就告诉你父亲这个热水炉要换了,他都不听,现在他必须要买一个新的了。」他听了非常感动,决定一定要将火箭发射成功来报答他妈妈,他母亲的态度改变了他的一生。
  如同以上故事,父母告诉子女何谓良好的价值观,并且在生活中身教示范,就是所谓言行合一,对於孩子未来的人生态度皆有莫大影响。尤其,想要子女对於花钱、投资、捐献的方式和标的有所深思,你就需要在这些价值观上确实以身作则,立下榜样。
  所以购物时,如果你只挑有名的设计师品牌,还带子女去最高级的精品店,就等於是在教导子女:他们不必练习做理财决策。
  假如,父母对於自己本身的消费行為想要刻意放纵(假如偶尔想要奢侈一下,到百货公司血拼),但又不希望对子女有负面影响,有违培养子女节制消费的期望,则应如何填补两者间的落差呢?此时,父母应从检视自己所要血拼的產品著手,试问自己是否可以延迟购买,并与孩子开诚布公地讨论。
  例如:他可以对他12岁大的孩子说:「小毛,新的Wii明天就要在网路发售了。我们可以在今天以较贵的价格订购,或是等几个月后在加乐福量贩店买。虽然我真的很想得到它,可是,想想还是应该等一下,看看是不是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我们还可以把其中的差价捐给育幼院。」
  透过种种的教导,父母可以让孩子明白,想要一件东西,并不是就应理所当然立刻拥有它,因為它会伴随著责任和选择。父母对所购买的物品愈能节制,你的子女对自己在财务方面的选择,意识也会愈高。消费在本质上不是件坏事,只是要确保它对子女价值观所造成的可能影响。
  美国有个不光彩的小秘密,那就是父母都想要子女学会负责财务的习惯,可是能以身作则的比例却出奇的低,而且这个情况正在恶化中。
  在1999年,美国家庭的平均负债超过7500美元。55%的美国父母未缴清每个月的信用卡帐单;只有45%的父母能遵守预算;而每8对父母就有1对表示他们的工作退休準备金為0。难怪对许多父母而言,要為子女在金钱事务上以身作则,并成為其导师这个想法,简直难以啟齿。
  而近年来台湾的卡债族人口激增,债务本身除对家庭有排山倒海的经济压力外,其中亦不乏為人父母,对其下一代的理财教育,势必也有负面示范效果,若未能妥善处理,恐怕无法跳脱世袭的贫穷困境。
  理财教育是生存教育的一部分。重视「钱」的教育,等於是把孩子从「象牙塔」上「请」回到社会现实中来。而对钱的教育应由父母落实於生活中,以身作则。
  有人问富翁阿卡德致富的方法,阿卡德问他们:「假如你拿出一个篮子,每天早晨在篮子放进10个鸡蛋,每天晚上再从篮子拿出9个鸡蛋,最后将会出现何种情况?」
  有人回答:「总有一天,篮子会满起来,因為每天放进篮子的鸡蛋比拿出来的多1个」,阿卡德笑著说:「致富的首要原则就是在你放进钱包的10个硬币,顶多只能用掉9个。」
  父母陪著小孩共同实践於每日的消费中,这麼简单的致富道理,或许就是留给你小孩最大的影响、最重要的资產。
  让孩子学会「等待」和「复利」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美国19世纪的三大富翁之一,洛克菲勒享有98岁高寿,一生至少赚进10亿美元,捐出的就有7.5亿美元。但他平时花钱却十分节俭。有一次,他下班想搭公车回家,缺1美元,就向他的秘书借,并说:「你一定要提醒我还,免得我忘了。」秘书说:「请别介意,1美元算不了什麼。」洛克菲勒听了一本正经地说:「你怎麼说算不了什麼?把1美元存在银行 ,要整整十年才有1美元的利息啊!」
  看了洛克菲勒的小故事,让人直接的啟发就是,原来有钱人富有,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地省下来,所以从小教育孩子理财,储蓄习惯的养成即是其中重要一环,因為储蓄过程可以让孩子学会「等待」和瞭解「复利」。
  為何要学「等待」?因為储蓄即是牺牲目前的消费,等待换取未来能有更大的消费,如此,从小就养成不会衝动消费的习惯后,长大自然就没有变身成為「月光族」及「卡债族」的问题。
  另外,「等待」也有其他意想不到的好处,在《EQ》这本书中曾提到有关4、5岁孩童的分组实验;一组是寧愿立刻拿到,但只有一颗糖果;另一组是愿意等一下,之后可拿2颗糖果。结果愿意等待,以拿更多糖果的这一组孩童,经追踪结果,后来不管是的学业、人际关係,都比较好。
  而把钱储蓄存在银行,则可以让孩子瞭解大钱生小钱的好处,即是「复利」力量的呈现,可以帮助我们的钱以更快的速度增长。目前储蓄帐户的定存利率约為百分之二,孩子不容易体会到复利力量的强大。所以家长可以採取一些富有创意的措施,来增强储蓄的吸引力。例如,您可以按照他们每月所获利息,向其帐户存入与该月利息相等的钱,从而使其利率翻倍,同时依照下面的故事,和你的孩子做相同游戏,即可令他加深复利的惊人力量。
  古时一个皇帝爱上一项称為「围棋」的游戏,為决定嘉奖此项游戏的发明者,他把发明者召入宫并且宣布要满足发明者一个愿望。发明者则说:「我的愿望是你赏我一粒米,只要在棋盘上的第一格放上 1粒米, 在第二格上放上2粒米,在第三格上加倍至4粒……,依此类推,每一格均是前一格的双倍,直到放满整个棋盘為止。这就是我的愿望。」
  「好的!」皇帝认為占到便宜,高兴地大声说,「把棋盘拿出来,让在座的各位见证我们的协定。」於是发明者开始在棋盘上摆放米粒,每放一格便倍增米粒的数量。当第一排的8个格放满时,1、2、4、8、16、32、64、128粒米,旁观者大笑著,指指点点。但放到第二排中间时,咯咯的笑声渐渐消失了,而被惊讶声所代替,因為小堆的米不久就增成了小袋的米,然后倍增成中袋的米,再倍增成大袋的米。到第二排结束时,皇帝知道他犯了个极大的错误。他欠发明者的米粒数為 32768,而还有48个格子空著呢!
  皇帝终止了这个游戏,召来全国最聪明的数学家。他们打著算盘匆匆计算。最后得到一个不可思议的结论。一粒米在64格的棋盘上每个格倍增,最后是1800亿万粒米,总数是相当於全世界的米粒总数的10倍。於是皇帝向发明者提了一个建议:如果他放过皇帝,发明者将可得到上千公顷富饶的土地和乡村庄园。发明者则高兴地接受赏赐。
  财富的累积,讲究的是滴水穿石。人们都知道「积少成多,万涓成水」的道理,可是没有几个人能做到,但洛克菲勒做到了。
  这就是「习惯」的魔力所在。简单的动作重复做,简单的话反覆说,这就是成功的秘诀。说穿了,成功其实很容易,就是先养成成功的习惯。而储蓄即是良好的成功习惯,利用复利搭配长时间的累积金钱,所创造的惊人力量。难怪,爱因斯坦曾言︰「复利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
网站目录投稿:乐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