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以理性思维方式开启哲学之门沿着思想的


  说起哲学我们一般就是指西方哲学,而西方哲学的源头一直要追溯到古希腊。我们是不是由一个疑问了,为什么西方哲学的生命力这么顽强,从古希腊一路传播到今天,以至于今天大部分国家饿学科中都会有哲学这门课程。更主要的是由哲学派生出了众多的其它学科,如物理学、数学、逻辑学、形而上学、伦理学、神学、政治学、美学、语言学。还有深受西方哲学研究方法影响的学科,如历史学、心理学、艺术学、生物学、人类学等等。可以说,直到今天哲学都是"众学科之王"。
  我觉着西方哲学的生命力之所以这么顽强与它的两个特征有关:一是它是以理性的方式来思考物质世界、思考人和人的智慧、思考人与物质世界的关系;二是它的继承性与批判性。而这两个特征都是在它的源头处—古希腊哲学—诞生的。
  古希腊哲学之所以不同于其它文明的学问,主要是因为西方哲学的探究事物的方法与众不同,它开启了用理性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宇宙万物的源头和万事万物的规律。它脱离了原始思维的蒙昧、脱离了神秘主义的气息、脱离了天马行空的想象、脱离了眼花缭乱的故事性,让思考回归有序,对事物的解释有开头、有过程、有结尾,呈现一种规律性和开放性。
  这种理性的思维方式天然地具有继承性和批判性。一个人提出一套学说,这套学说是建立在他自己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它具有一种"真诚性",它不是信口胡说,它是符合人的基本判断和思维方式的,所以它具有继承性。同时,这套学说由于时代和人自身的认识水平的局限,它肯定是不全面的,有时甚至是有根本性错误的,后来的人可以依据他自己的理想进行反思,所以它具有批判性。我们看到古希腊的这些哲学家的学说就是建立在相互继承与批判的基础上的。正是古希腊哲学的这种特性使得它开创的这种传统一路发展,出现了众多的哲学家为它添砖加瓦,直到今天它还是一座没有成型的大厦。
  所以,要了解西方哲学史必须回到它的源头去看,才能看清楚它的底牌是什么。所以这次哲学课由我来为大家讲述西方哲学的源头——古希腊哲学。为了方便我们把它称之为"古希腊哲学史",在这次的读书会上由我带着大家把古希腊各个时期哲学家的思想做一个梳理,让我们共同看看古希腊人是怎么提出和研究问题的。
  一、开启理性思考的方式——爱奥尼亚学派
  泰勒斯:他被称为"西方哲学之父",爱奥尼亚学派的创立者,提出著名的"万物起源于水",开启了西方哲学"用理性思考万物的本质,探索万物的起源"的传统。从此,万物的本质和起源问题成为了古希腊哲学的核心问题。(古希腊的悲喜剧也表现出一种用理性思考的方式,"命运"很具有代表性,归结为命运而不是神,是一种理性的思考。一种我说不清楚它是什么但是我也不把神搬出来归结为一种神秘主义)
  他为什么提出"万物起源于水"?原因主要有三点:1、泰勒斯出身于米利都,一个港口城市,位于爱情海。这句话的前面还有一句话叫,"大地浮于水面上"。2、来自于经验的观察,生命需要水来维持、水的三态、水是不变的(常态的),通过观察这些现象提出了,变化的过程中不变的是什么?用一统一多,即多样性中的统一性是什么?3、提出"万物都充满了神明"。这就把古希腊神话里的神请下了神坛,用理性来理解万物。虽说古希腊的神是具有很多人的特性,即神人同型同性论。但他们也经常用神来解释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社会分工,打雷(宙斯)、海上狂风大作(波塞冬)、生老病死(冥王哈底斯)、太阳朝起暮落(阿波罗),神与神之间的恩怨情仇造成了自然界的各种自然现象。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守护神,赫尔墨斯(商人)、音乐(阿波罗)、狩猎(阿忒弥斯)、丰收之神(盖亚)、战争之神(雅典娜)、文学创作(缪斯女神)。他不再用奥林匹斯山上的神来解释世间万物,而是说万物充满了神明,神不在是高高在上的,他就在我们周边,把神请下了神坛,意味着人开始摆脱神的束缚,开始思考我作为一个人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阿纳克西曼德:据说是泰勒斯的学生,爱奥尼亚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泰勒斯讲的水是保持不变的"根本"是错的,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之源,但是他并没有解释为什么水会变成万物,水和其他的物质相比有什么特殊的地方。阿纳克西曼德认为万物的本源不是具有固定性质的东西,我们称它为"不定者"吧。(即无固定限界、形式和性质的物质)。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开端,而"无限定"没有开端。"不定者"在运动中分裂出冷和热、干和湿等对立面,从而产生万物。世界从它产生,又复归于它。他开始用一种非感性的东西来说明感性的现象、对象和变化。
  二、所有变化中不变的是什么——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继承和批判泰勒斯和阿纳克西曼德提出的"所有变化中不变的是什么"的问题。他的那句名言"你不能两次把脚踏进同一条河流",想表达的意思是万物处于流转变化之中,他进一步追问,"处于变化中不变的东西是什么"。他认为是"逻各斯"。他认为,变化是根据一种不变的规律发生的,而且规律中包含了对立面的相互作用,这种对立的相互作用方式创造了和谐。因此,变化的"根本"由物质到"不定着",再由"不定着"转变为看不见但有规律的"逻各斯"。"逻各斯"就是对立统一背后的法则,它是多样性背后隐蔽的统一性。"逻各斯"逐渐取代了希腊神明的主宰地位。
  批判泰勒斯的第二个地方是针对泰勒斯提出的万物起源于水,他认为万物起源于火。他的理由是:1、火是万物的象征。火永远处于跳动中,一旦停下来就熄灭了,象征万物的变化。2、火是万物的本质。火虽然在变化,但是它始终保持一种平衡,消耗多少能量就产生多少能量,象征万物的对立与均衡;火让水变成气、让物质变成土,说明火是万物的来源以及万物的归宿。他还有两个比喻,"灵魂之火"和"宇宙之火"。他认为心脏的跳动和火的跳动一样,一旦停止生命就会结束,人的生命是由身体和灵魂组成的,身体是由水和土组成的,生命的逝去意味着水和土的变化,而灵魂是不死的,灵魂之火意味着人身体和灵魂的对立统一。宇宙中有一个"宇宙之火"永不熄灭,它让万物毁灭与重生,宇宙之火意味着生与死的对立统一。(印度教的湿婆,毁灭与重生是连在一起的)。他还有句话叫,"战争是万物之父,万物之王"也是这个意思。
  三、不变才是变的根本——埃利亚学派
  色诺芬尼:据说他是巴门尼德的老师,后世称之为埃利亚学派的先驱,他是继泰勒斯之后再次批判古希腊神的哲学家。他认为神是人类主观的创造,他的那个著名论断,"假如牛、马、狮子有手,并且能像人类一样绘画、雕刻的话,它们就会照着自己的模样画出或雕刻出自己模样的神像"。换句话说,马的神像是马、牛的神像是牛,因此,人所了解的神当然就是人。他批判古希腊的宗教:1.宗教无法改善人的作为。2.宗教是功利取向的。3.宗教不能解决人的根本问题。他无法接受这样的神和宗教,他认为神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见、无所不听的,神是唯一的,全知全能的,但是他认为神是静止在一个地方永远不动,说明他认为的神还是有质量和体积的,需要占据空间的,这种说法有唯物论的倾向。
  巴门尼德:埃利亚学派的奠基人和领袖。凡事能被谈论的东西和思想的东西才是存在的,即"能被思想的才是真正的存在",这句话直接启发了后世的唯物论与唯心论。当这句话做这样的理解时"存在只能由思想去掌握",它启发了唯心论(后世的柏拉图对巴门尼德评价很高),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存在就是思想",意思是判断一个东西存不存在关键看它是否能被思想,能被思想的才能判断其存在。与此同时,巴门尼德又说,存在本身在空间上是有限的,还是球形的,这显然就是说存在是一种像物质、物体的东西。而且他说,存在本身不变也不消灭。存在本身又是物质,那么物质不灭,所以,巴门尼德就又成了唯物论的启发者了(后世的德谟克利特受他影响很大)。
  由上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变化是不存在的"。一个苹果从绿变红,这个变化过程中绿色不见了,红色出现了,我们说它由绿色变成红色。可是巴门尼德说,从绿变红的过程并不存在,变化不是物质,变化不能被思想把握。变化之能被感觉把握,而感觉是会欺骗我们的,只有理性不会,理性告诉我们变化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理性=存在=静止=统一性,感性=非存在=变化=多样性,也就是说理性告诉我们物质是静止的,而感觉只是告诉我们一个充满变化的非存在。真实的存在是物质的、能被思想的、不变的、唯一的;非存在是非物质的、不能被思想的、变化的、多样性的。
  芝诺:巴门尼德的学生,埃利亚学派的代表人物。一生致力于证明老师的观点,即"变化只是一个幻觉"。他发明了"归谬法",提出一系列的逻辑悖论,"阿基里斯赶不上乌龟"(没有空间,无穷与有限)、"飞矢不动"(没有时间,连续与孤立)等等。这几个例子说白了,就是在否定变化。
  巴门尼德和芝诺的主张就是哲学史上有名的"一元论",批判"多元论",认为多就是一种"幻觉",真实的世界没有变化、没有时间、没有空间,他的这种一元论直接导致了后世的唯物论与唯心论之争,唯物论与唯心论中的这个"唯"就是代表统一性。
  四、变化与不变的协调者——恩培多克勒和阿纳克萨哥拉斯
  恩培多克勒:协调赫拉克利特(万物处于流动变化之中)和巴门尼德(主张变化是不可能的)的观点。恩培多克勒提出存在四种不可变化的元素火、气、水、土和两种变化的力量"爱"和"恨"。
  阿纳克萨哥拉斯:他提出,宇宙万物的组成元素叫"同质体"。提出宇宙万物的来源不可能只有物质、形式,还应注意"动力"问题和"秩序"问题,因此,他提出宇宙里有一个"知性",宇宙的这些秩序不可能纯粹是一种物质的碰撞,不可能偶然碰巧形成的,应该有一个超级的"知性"在安排这一切,也就是说还有目的。物质、形式、动力、目的(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目的因、动力因、质料因、形式因)。
  五、唯物论的创始人——德谟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综合前人的学说提出"原子论"(Atom,A不,tom切割)。认为组成万物的"根本"是不可再分割的"原子"。任何物质,连有机体都是由原子构成,人自然也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使得他的理论保持了一致性,但他忽略了作为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导致了人会产生一种"无意义感",唯物论缺少目的性,既然一切都是物质的,那也就不用担心人死之后的世界了,不用害怕死亡、不用供奉神灵为什么、不用担心死后灵魂到哪里去了,因为灵魂也是原子构成,人死了以后,这个原子自然就消解了,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这也是唯物论的一个死结,它不能解决人的意义。(突出质料)
  六、形式大于质料——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万物的起源是数字。他提出这个观点是想说明,在探讨万物的起源或万物的性质的时候,形式比质料有优先地位,只有形式才能被理想所掌握,质料只是我们理性认识的对象。数学除了数字还有各种图形,通过数学提供的大小、快慢、长短、相似和反差等等,我们才能辨认和欣赏任何东西。毕达哥拉斯认为,感官虽然也能把握具体的事务,但是经过数学而提升理性的抽象作用,才可以进一步领悟更普遍的知识。他提出的宇宙的三个特色:平均(白天黑夜、一年四季、每月平均30天)、秩序(时间的先后、空间的远近都表现出一种有序)、和谐(音乐的美妙离不开音符的比例、大自然的有序)都是由数学结构作为保障的。
  他认为,灵魂是"生命原理"。身体是人的质料,灵魂才是形式。他说,灵魂有三个部分:负责感觉、负责活动、负责心智。不过只有人类的灵魂才有心智,表现出理性的力量,这种力量决定你的思考。人生的大事就是要培养自己的灵魂,通过研究数学、欣赏音乐、沉思冥想。(突出形式)
  七、古希腊哲学的转向: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人——辩士学派
  前面部分是古希腊的第一阶段,主要研究的是自然(physis)或者称之为宇宙。无论是宣称水、气、火、土、逻辑或者还是别的什么东西是世界的本源,这个时期的人们关注的是自然,也就是哲学里的"本体论"。接下来的这几位古希腊哲学家开始把研究的方向转向了人类思想的本身,即人是怎么认识这个世界的?人们不再简单的去观察事物,然后做解释。而是转向了研究人自身,人开始反思自己。与此同时,伦理-政治问题开始被提出。哲学的研究维度多了两个维度:伦理学和政治学。哲学这次转向的代表人物就是"智者学派"(也称"辩士学派")。我们选择其中的两位代表高尔吉亚和普洛塔格拉。
  普洛塔格拉:他提出著名的论断"人是万物的尺度"。他相信人是有理性的、可以作出自己的判断,在认识事物上面人说了算。但是这种说法很容易就滑向了"相对主义",就是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一套说法,没人能说自己一定是对的或错的,也没人能说别人一定是对的或错的。因此,很容易又从"相对主义"滑向"怀疑主义"。所以,他又说,"一切判断因人而异,一切都是相对的,你不能正确使用任何名称来称呼任何东西"。也就是说,高矮胖瘦、长短多少一切都是相对的。
  他对于神明也有自己的一套见解。他说,"对于神明,我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样子,因为人生太过于短暂。"这句话说明他认为人的理性是有局限性的,但是他把局限性归结为人生太过短暂。
  高尔吉亚:主要致力于批判埃利亚学派的观点。他的观点是对普洛塔格拉观点的继承与批判。如果说普洛塔格拉是相对主义者,那么高尔吉亚就是怀疑论者。他提出三个相关的命题:一、没有东西存在;他用归谬法来证明,它是存在的(永恒的还是派生的)、它是非存在的、它既是存在的又是非存在的。二、即使有东西存在,也不能被你认识;他认为认识是一种思想的作用,人可以思想一些不存在的东西,既然不存在还能被人思考,说明人的认识是不可靠的。三、即使有东西存在,也被你认识了,你也不能告诉别人;人在把自己认识到的东西传达给别人时会受到语言的局限,比如,你看到一个美女,你能把这个美女所有的内容告诉别人吗?
  从这两位智者学派代表的言论,我们可以看出,智者学派的一大特点:辩论。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辩论中其实存在很多漏洞,但辩论就是他们的方法。但是辩论本身有个致命的缺陷就是"沟通的困难",再往深说就是"语言的局限性"。
  八、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哲学的体系化建设——古希腊三贤
  苏格拉底:前面我们讲了,在智者学派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从智者学派开始转向研究人,这一点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是一致的,但他与智者学派也有分歧。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人的感觉,认为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的准神,苏格拉底则倡导理性的作用和价值,我们称之为"纯理性主义"。
  1、什么是真理?
  苏格拉底认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苏格拉底在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后,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这么多理念中最高的理念就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哲学开辟了道路。
  2、我只是帮别人生出智慧的胎儿,我不可能给别人智慧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
  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将一般性从从特殊事例归纳开来,认为一般先于和高于特殊,是一种独立自存的东西。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
  苏格拉底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借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3、认识你自己、知识既美德
  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那些关于物质的问题没有什么现实意义。他感兴趣的是伦理问题,比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诚实、什么是智慧;政治问题,比如,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他开创的哲学领域"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所以才出现他的那句名言"认识你自己"。从苏格拉底开始,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苏格拉底通过研究人,建立了一种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苏格拉底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
  4、物质与精神的二元对立
  第二个要说的是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使得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明确对立起来的观点,成为哲学史上最重要的论断。
  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具有系统思想观的哲学家,开始了主体和理性、抽象思维,以自然神论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
  柏拉图: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的学说继承了老师苏格拉底的思想,并发展出自己的一套庞大的哲学体系。他和老师苏格拉底一样,一方面,他们认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两种途径是感官和理性,但更重要的是用理性的态度探讨真理;另一方面,他们都认为人生的意义才是真正的关键问题。结合这两大方面,他提出了自己的哲学体系——理型论。
  一、理念世界的提出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他指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是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为了理解什么是"理型",就要理解人的灵魂如何与理念发生接触?他提出人有前世和来世,人死之后灵魂还在。人既是理念世界的产物也是感知世界的产物,人的灵魂属于理念世界、身体属于感知世界。灵魂居住在理念世界,可以看到你的前世和来世,当身体与灵魂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是今生,可以回忆起以前的东西,看到现实中不完美的东西能唤起理念中完美的东西人生在世就是一个再认识的过程。
  柏拉图的理型是先于我们的经验而存在,他是"发现"理型而不是"发明"理型,他的理型是具有"类型、规律、标准"的一种东西,他的理型是有顺序的,最高的理型是"善":价值上的理型(伦理学)、数学上的理型(数字)、概括的理型(相等、大小)、自然物的理型(马、树、人)、人工制品的理型(桌子、椅子)。所以他的"理型论"就是,不管你认不认识,它都存在;你认识的话是用理性去掌握它。理型有点像前面毕达哥拉斯所谓的形式。柏拉图也受过他的影响。
  任何一种哲学要能具有普遍性,必须包括一个关于自然和宇宙的学说在内。柏拉图试图掌握有关个人和大自然永恒不变的真理,因此发展一种适合并从属于他的政治见解和神学见解的自然哲学。
  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但是构成这些有形物质的形式或理念却是永恒不变的。柏拉图指出,当我们说到"马"时,我们没有指任何一匹马,而是称任何一种马。而"马"的含义本身独立于各种马("有形的"),它不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中,因此是永恒的。但是某一匹特定的、有形的、存在于感官世界的马,却是"流动"的,会死亡,会腐烂。这可以作为柏拉图的"理念论"的一个初步的解说。
  我们对那些变换的、流动的事物不可能有真正的认识,我们对它们只有意见或看法,我们唯一能够真正了解的,只有那些我们能够运用我们的理智来了解的形式或者理念。因此,知识是固定的和肯定的,不可能有错误的知识。但是意见是有可能错误的。
  二、两个比喻和一个故事
  他在《理想国》中提出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这个比喻主要想告诉我们"形式"其实就是那阳光照耀下的实物,而我们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而已。也就是说,"感官不可信,认识事物还是需要靠理性"。
  "太阳比喻"中柏拉图把太阳比作正义和真理,强调我们所看见的阳光只是太阳的形式,而不是实质,它的实质是"善",善本身不是实在,但它高于实在。善既是真理与知识的原因,又能够赋予认识主体以认知能力。善是最高的理念,具体事务只能分有善的理念,当人具有了善的理念,就获得了认识事物的阳光,看到的是清晰的世界,没有理念照耀的世界,人只能得到暗昧的认识,就是他说的意见。(对基督教神学影响很大)
  他讲的关于"魔戒"的故事,告诉我们"没有人是心甘情愿去行善的,没有人是以行善为乐的",这个故事开启了用理性来探讨什么是人性。
  三、理想国是什么样子的?
  柏拉图的《理想国》还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理想的乌托邦的画面,柏拉图认为,国家应当由哲学家来统治,理想的居民数是5040人。他把公民划分为统治者(金)、士兵(银)和普通人民(铜)三个阶级。卫国者是少部分管理国家的精英。他们可以被继承,但是其他阶级的优秀儿童也可以被培养成卫国者,而卫国者中的后代也有可能被降到普通人民的阶级。卫国者的任务是监督法典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为达到该目的柏拉图有一整套完整的理论。四种德行,明智(统治者)、勇敢(士兵)、节制(普通人民)、正义(三者各安其位就是正义的);五种政体,贵族整体(哲学家统治)、名誉政体(卫士统治)、寡头政体(富人政体)、民主政体(平民政体)、暴君政体(暴君统治),但是柏拉图在《法律篇》中则指出,"宪法国家"是仅次于理想国的最好的国家。
  四、对天文、教育和艺术的看法
  在宇宙观方面,柏拉图认为宇宙开头是没有区别的一片混沌。这片混沌的开辟是一个超自然的神活动的结果。依照柏拉图的说法,宇宙由混沌变得秩序井然,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造物主为世界制定了一个理性方案。柏拉图的宇宙观基本上是一种数学的宇宙观。柏拉图认为:"天文学和几何学一样,可以靠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来研究,而不去管天上的星界"。
  对教育的看法,提出"知识就是德行"的论断,也是用理性来探讨教育和政治。
  他对艺术也有自己的评价,他认为坏的艺术就是"只想讨好取悦群众",只是一种"剧场统治"。
  亚里士多德:他最著名的那句名言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对老师的学说采取了继承和批判的态度。他最主要是把老师的思想学会之后,要"接着讲",而不是"照着讲"。"照着讲"就是照老师说的再说一遍,只是传承而已,没有办法发展。"接着讲"不一样,为什么?因为他认为除了白的东西以外,并没有白的本身;除了个别的马之外,并没有马的本身。也就是说,柏拉图的理型论认为说,你见到的个体,都只不过是分享了一个完美的原始模型而已。亚里士多德认为不能这样说,他认为这个原始的模型、存在一个理型的世界,这是老师想象出来的,其实并没有这回事。
  我们也知道,你不能离开个别的人来思考人性,但是说实在的,你也不可能离开人性来了解人是怎么回事。所以,柏拉图强调的是"理解";而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存在",具体存在的东西是什么呢?他认为人要重新认识感觉的世界,所以《雅典学院》的画像中亚里士多德的手指向地上,也就是指向人间。他认为理型论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如果看不清这个现实的世界,以为建构一个理型的世界,就可以用来说明现实世界,让人更了解现实世界,这是完全不切实际的。所以,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开启了认识论上的一次转向,由重视理性转向重视经验,这种转向在后面的西方哲学史上还会出现,即唯理论(欧洲大陆,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与经验论(英国,洛克、贝克莱、大卫·休谟)
  带着批判柏拉图的观点,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自己的学说,并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政治与教育学、逻辑学、四因说、修辞学、伦理学、艺术学、形而上学。
  政治与教育学: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天生就是政治的动物"。人不能脱离政治,因为人需要过群体生活。亚里士多德提出六种类型的国家政体,三个好的,三个坏的。三个好的: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平民政体;三个坏的:专制政体、寡头政体、愚民政体。但他同时认为,人虽然不能脱离政治,但不要对政治寄予太多希望,所以他建立自己的学院:漫步学院,从事教育工作,他的学院是献给九位缪斯女神的,代表追求智慧,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哲学就是爱智慧。
  逻辑学:逻辑是由赫拉克利特提出来的,认为它是宇宙中主导变化的一个规律。但亚里士多德建立的是一套研究问题的方法——逻辑学?他用了三个个方法:定义、范畴、三段论。先说什么是"定义"。苏格拉底和别人辩论的时候经常用到,"你所谓的XXX是什么意思?"这就是下定义,通过你下的定义,我去挑你定义里的毛病,然后展开辩论。亚里士多德认为,定义有一个公式,也就是你要定义一样东西,先要把它归类。比如,你要定义"人"是什么?你就要先把他归类,他属于动物。这种动物和其它动物有什么区别?你说人有智慧。那么你的定义就是"人是一种有智慧的动物"。
  了解了什么是"定义"之后,接着就要谈到"范畴"。你定义一个人是高大的,就说明你把他限制在"高大"这个范畴里了。亚里士多德提出十大范畴:本体、数量、性质、关系、地点、时间、姿势、状态、主动(动作)、被动(承受)。这是个范畴里有一个特殊的"自立体"——本体,其它九个是对"自立体"的描述。
  了解了什么是定义和范畴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到底是什么意思?最简单的说法就是"三段论",也就是概念(下定义)、判断(属于哪个范畴)、结论。大前提:凡人都有智慧;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结论:苏格拉底有智慧。三段论是一种方法,一种演绎法,这种方法后世称作"逻辑学",一般称为"传统逻辑"或者"形式逻辑"。
  四因说:亚里士多德是肯定经验世界的,那怎么了解经验世界呢?最好额方法就是找原因。所以,亚里士多德把他前面两百多年古希腊的哲学做一个综合,提出他的"四因说":质料因(德谟克利特)、形式因(毕达哥拉斯)、动力因(阿纳克萨哥拉斯提出的宇宙中有一个大的"知性",这个知性安排了一切,有点像基督教的上帝)、目的因(亚里士多德认为这个是他自己的创见,他认为任何东西的存在都有一个目的,无论是宇宙还是一个苹果)。
  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亚里士多德认为形式和质料最重要,因为形式往往可以包括后面的动力和目的,所以他把质料因和形式因作了一个综合,称之为"形质论"。因为质料与形式在讨论中是可以分离的,但是在现实中二者是不可分的,没有任何质料是没有形式的,也没有任何形式是没有质料的。形式是一种共相,质料是一种个别。一块木头造成桌子后,他再造成其他形式的东西就少了,质料与形式有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但它们也有连续发展的关系,比如,一棵小橡树,对于橡树种子来说是形式,对于大橡树它就是质料,它需要更多的形式。这就是大自然中一种内在的目的因。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只是解释了存在以及存在的基本结构,接下来要谈的是变化,他用"潜能实现说"和"逻辑上的先后和时间上的先后"这两个词来说明变化。亚里士多德提出,任何变化都是由潜能走向实现,因为潜能缺乏实现,只有实现了才可以理解潜能。比如,一棵橡树从种子长成小橡树,最后变成大橡树,这棵橡树就从潜能走向实现了。
  时间上的先后和逻辑上的先后的区别。时间上的先后是以存在来考虑的,而逻辑上的先后是以人的理解来考虑的。时间上的先后就是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的线性发展,讲时间上的先后是说任何东西都有原因,没有原因就不会造成这个东西;讲逻辑上的先后是说任何东西都有理由,这个理解是我们去理解的时候才需要,如果没有对逻辑上先后的了解,只是在时间的变化里,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走的方向是什么。
  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在写《形而上学》之前写过一本书《物理学》,准确点翻译应该为《自然学》,它是亚里士多德研究我们可见的、有形的物理世界的一部著作。"形而上"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直译的意思是"超越物理学之上",是由日本明治时期的哲学家井上哲次郎根据《易经·系辞》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翻译的,中国学者严复把它翻译为"玄学"。
  研究形而上学需要进行三层抽象来解释:一是物理抽象。就是把个性的东西、特别的东西丢掉(各种各样的苹果,但是人会抽象出一个"苹果")。二是数学抽象。用抽象的数量和图形来解释(几个苹果,苹果什么形状)。三是形而上的抽象。在物理和数学的抽象基础上的再抽象,既不谈是什么,也不谈谈数量与形状,是一种更大的抽象,直接问什么是存在、存在的变化、存在的起源、我们对存在的认识等等(不看是不是苹果、圆的还是方的、有几个的问题,而是直接看它是不是存在)。所以形而上学一般研究的是: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宇宙的万物是如何生成和演化的、自然界的规律是什么、灵魂是否存在、自由意志是否存在、什么是存在、什么是虚无……。它的核心观点就是认为一切现象之外有一个终极的本体,支配着自然界的一切,世间万物都是由这个永恒、终极的本体派生出来的。
  前面我们说到亚里士多德用两套概念解释世界万物以及它的变化。第一套质料与形式,质料越少形式越多,代表它慢慢地接近完美的情形,那么这个最完美的形式是什么?第二套从潜能到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个层级,那么最高的这个层级是什么?这就出现了一个概念叫"第一个本身不动的推动者",后来也称之为"哲学家的上帝"。这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系统里面推导出来的东西。
  "第一个本身不动的推动者"有三重含义:1、宇宙万物以及它的变化从何而来?2、这个"第一"本身是不动的,在运动、在变化就代表它不够完美;3、它虽然"不动",但它是如何来推动万物进行变化的呢?
  亚里士多德的解释是这样的:"第一个本身不动的推动者"是宇宙万物的创始者,它本身是完美的、不动的,万物之所以不完美、在运动、在变化,是因为"第一个本身不动的推动者"在吸引他们朝向发展,万物的目的就是在不断地向完美变化,也就是从潜能到实现,实现就是一种完美。
  亚里士多德认为,"第一个本身不动的推动者"就是"思想的思想",它不是物质,没有质料,是一种纯粹的精神体,这个精神体就是纯粹的思想或者说思想的本身。(后来的基督教结合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赋予上帝以"位格",就变成基督教的上帝了。注意区分哲学家的上帝和基督徒的上帝是不一样的)
  亚里士多德的提出"第一个本身不动的推动者"不是在寻找世界的原因,也就是他不是在寻找万物的起源是什么,而是在寻找世界的理由,既他要给万物以及万物的变化寻找一个逻辑上的起点。
  伦理学: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是要求一个"真"。除了"真"之外还有"善"和"美"。谈"善"就要涉及到伦理学,在西方也称之为"德行论"。他认为德行是实践天赋潜能时发展出来的一种气质。气质的意思是一个人内心状态所表现出的稳定状况。说白了,德行就是后天培养的一种正确的行为习惯,是需要人的"判断"和"选择"的。
  他在《伦理学》里提出一个很重要的学说"中庸"。不同于我们儒家讲的中庸,他大概的意思就是凡事不要不及也不要太过(不要太温顺也不要太凶暴、不要太勇敢也不要太懦弱),两级的中间就是德行。
  说完了"中庸"还要谈谈亚里士多德对"知"和"德"的关系。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就是德行",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理解了什么是勇敢你才会去做勇敢的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德合一"。亚里士多德不认同苏格拉底的说法,他提出,除了知识以外人还有意志,知与德之间还有意志的选择,不是说你了解了什么是勇敢,你就会做勇敢的事,你还有现实的情况需要考虑,你还有自己的选择要不要去做勇敢的事。
  小结: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并称古希腊三贤,他们三个人的思想有一个共同的原则和信念。这个原则就是用理性去探索万事万物。这个信念就是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因为如果没有意义的话,为什么人会有理解的能力?意义就是理解的可能性,我这一生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观: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
  苏格拉底虽然强调理性的重要性,但他还是相信传统的信仰和城邦的法律,人的范围不能突破信仰和法律的边界,所以他把哲学转向对人的研究还是不够彻底,再加上他喜好辩论而不是用文字记录著书立论,我们对苏格拉底的认识几乎都是从他的学生柏拉图的记述中得来的。
  从柏拉图开始,哲学开始成体系的建构,他用理性的方式创造出"理型论"。用他建构的这套理论学说来解释一切,他的政治理想、对艺术的看法、对伦理道德的观点、对宇宙和自然的认识全部都内含于他的这套理论体系之中。但是他片面的强调理型而忽略现实世界,使得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反对他的学说。
  亚里士多德同柏拉图一样相信理性的力量,他要用理性的方式把老师忽略的现实说清楚。他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因说",建构起自己的学说体系,然后分门别类展开论述,他从政治与教育学、逻辑学、四因说、修辞学、伦理学、形而上学以及艺术学。尤其是他的逻辑学和形而上学,可以说是把"理性"发扬光大,提出的逻辑上的起点"第一个本身不动的推动者",对后世的哲学家影响极大。
  九、探讨人生的意义——希腊化时代的哲学:
  在亚里士多德之后,希腊进入到马其顿统治的时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希腊化时代。由于之前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太过伟大,他们建立的这两个完整的系统影响非常大,后世很难再有人超越。再加上战火给当时人们带来的创伤,使人们迫切的希望用一种思想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和安顿人们的内心。所以,希腊哲学在这期间诞生的是一些学派,既然是学派就好像又回到希腊三贤之前的时代,所有的学说自成一派,而且不成体系,只是一些小圈子内的人的学说和主张。主要有犬儒学派、怀疑学派、伊壁鸠鲁学派、斯多亚学派。
  犬儒学派:犬儒的意思就是"像狗一样的学者"。创始人安提斯梯尼,也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但是最出名的应该是那位睡在木桶里的第欧根尼。犬儒学派的这些学者都自命清高、愤世嫉俗,经常对社会中的各种现象进行冷嘲热讽,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要超越于物质欲望之上。苏格拉底的哲学不光是批判还有建设性的东西,也就是"有破有立",而犬儒学派的这些人是"只破不立",光是批判却不告诉你应该咋干。因为,他们认为人生的最高目的就是节制欲望,抛弃那些世俗的东西,他们认为只有伦理知识才有价值,做一个德行高尚的人就是幸福的。
  怀疑学派:怀疑学派的人最大的功绩或者说最大的特点就是:对"理性"本身也开始进行批判与反思了。代表人物皮罗认为:我们对万物毫无所知,我们知道的只是人的观点和意见,人类和万物的关联也是说不清楚的,所以我们饿一切观点和意见都是要存疑的。大致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说:一是不同的生物对同一样东西有不同的印象(屎对人来说很恶心但对苍蝇来说是美味);二是不同的人对同一样东西有不同的想法(中国人听到龙觉得很吉祥,西方人则认为很恐怖);三是同一个人的感官作用不一致(臭豆腐闻起来臭可是吃起来香);四是一个人的感受随着不同状况而改变(人感冒时喜欢晒晒太阳觉着很暖和,但是正常情况下的夏天中午人就想找个阴凉处待着);五是同一样东西会随着你观点和角度的不同,显示不同的样子(筷子放到水里是弯的)。说白了就是感官不可靠、判断不可靠、理性也不可靠。所以,人生一切都无所取舍,对任何东西都不动心,保持心灵的平静。
  伊壁鸠鲁学派(享乐主义):代表人物就是伊壁鸠鲁,他认为值得研究的学问只有三门:自然学、逻辑学和伦理学。分别对应:要了解自然界有形的、充满变化的的万物,要用逻辑的思维方式来了解自然万物,要用这种了解来指导你自己的生活。他认为哲学就是要解决人生问题的,死亡不可怕、神明不可怕、哲学可以让你快乐的生活。
  他认为,死亡不过就是人的生命原子分散了(他继承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学说),我们活着的时候死亡还没有来到,所以不必害怕。但很多人还相信来世呢?还有神明呢?他说,神明也是由原子构成的,只不过他们是由更为精致的原子构成而已(他说神明跟人一样只不过他是透明的,人看不到而已),神明自有神明的生活方式,他不会干涉人类的生活。所以,人生苦短,好好享乐吧。如何享乐?跟我学哲学吧,哲学教给你怎么享乐。人生的快乐和痛苦完全在于感觉,而且就是此时此刻的感觉。当然,他说的感觉不光是身体上的感觉,还有心理上的感觉。他与德谟克利特的区别是人有自由,人可以进行选择,哲学就是要透过理性思维和自由选择让人过得快乐。所以,他说的享乐是可以通过仔细的计算来达到的,他主张道德是产生快乐的活动,快乐是道德的基础,快乐就是唯一的善。但是他说饿快乐不是短暂的身体快乐,而是一种需要控制情绪与欲望的快乐,有时候要放弃小的快乐换取大的快乐。而且他认为心灵上的快乐要高于身体上的快乐,自私自利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快乐是要分享的。
  斯多亚学派(斯多葛学派):斯多亚学派在西方的影响很大,基本上不承认自己有宗教信仰的人都会认为自己是斯多亚学派。这个学派的主要思想有两个特色:一是向宇宙规律看齐,二是坚守道德底线。
  前面讲的伊壁鸠鲁学派的哲学观点重视个人享乐,忽视了人的社会责任,斯多亚学派就是重新把社会责任捡起来重新包装。所以,斯多亚学派受到很多人的尊敬和重视。
  斯多亚学派的创始人是芝诺,不是那个替他老师巴门尼德辩护的那个,一般把那个芝诺叫做"埃利亚学派的芝诺"。这个称之为"斯多亚学派的芝诺"。之所以称之为斯多亚是因为芝诺讲学的大厅的柱廊都是彩色的绘画,"斯多亚"的意思就是"有彩色绘画的柱廊"。他生活简朴、为人正派,非常讲究理性、重视道德、再加上学识渊博,所以很多年轻人围绕在他身边请教问题,形成了这样一个学派。斯多亚学派从诞生起一直延续了500多年,古罗马的塞内卡、爱比克泰德、奥勒留都是信奉斯多亚学派的学说和主张的。
  斯多亚学派认为宇宙万物是一个整体,结合了"泛神论"和"唯物论"。有点像后来斯宾诺莎提出的"上帝就是宇宙、宇宙就是上帝"。就是肯定自然界的存在,但是另外还有一个逻各斯,万物的一切都与逻各斯有关,这个逻各斯就是宇宙的规律、世界的意识,于是才有那句"向宇宙规律看齐"。他们认为没有神,如果说有的话,神就是理性、神就是命运、神就是逻各斯。
  既然他的宇宙观是上述的内容,那么人怎么办?也就是要谈到斯多亚学派的人生观是什么样。如果宇宙是一个命定的结构,一切都有必然的规律,也就是说按照自然的法则在发展,那么请问人的意义是什么?斯多亚学派的答案是,人虽然没有外在的自由,但是他有内在的自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所有必然的规律我都接受,不抱怨、不责怪;二是主动改变自己的判断和态度,人的自由就是可以主动改变自己内心的态度;三是欣然接受这一切,肯定宇宙的命定结构和必然规律。
  斯多亚学派认为,人的行为要与宇宙的法则相适应,这样的行为就是依照理性的生活、有德行的生活,这样的行为就是善。善恶在于动机,恶就是在人的意志中缺乏正确的秩序,也就是你的意向没有得到理性的指引。人的本性就是理性,理性可以了解宇宙秩序和自然原理,这一切都在人的灵魂当中。也就是说人是为了自身的目的去活的,而不是因为希望、恐惧或外在的动机而活,这样把自由从外在转向内在,变成自己理性的理解和觉悟了。
  最后要谈的就是它的价值观。按照斯多亚学派的观点,既然宇宙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有统一的规律,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但是人类各不相同,性别不同、种族不同、地区不同、风俗习惯不同,只有理性是一样的,所有人都有共同的理性,所以人类就应该是同一类,世界就是共同的。由此延伸出来后来的普世思想——世界主义。
  犹太教与古希腊哲学的融合
  斐罗:斐罗是一位犹太人哲学家,他把古希腊哲学和犹太教思想进行了融合,对后来的天主教学说的诞生起到了很大作用。上帝与万物的中间是"逻各斯"或者称之为"知性"。犹太教提供最高的"不动的推动者"是上帝,希腊哲学提供"逻各斯"或者称之为"知性"提供上帝创造万物的介质,由此诞生了基督教
  普罗提诺(新柏拉图主义):普罗提诺是新柏拉图主义的代表,柏拉图主义为什么要加上一个"新"呢?意思是承认柏拉图的学说,但是认为他的有些学说是有问题的,需要解决这些问题。柏拉图的学说分为上下两界:理型世界和现实世界。很多人攻击他对于现实世界的看法,第一个反对他的这一学说的就是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而普罗提诺则是协调柏拉图的上下两界,让它恢复到一元论,破除原来的二元对立。
  普罗提诺的学说一般称之为"流衍论"。他的学说是一个系统,他认为最高的是一个"太一",这个"太一"是万物的真正根源,这根源必须与万物完全不同,但在逻辑上先于万物。它超越一切思想和存在,不可被言说、不可被理解,排除一切的叙述和认知,只能勉强形容它是超越的存在。(有点像中国道家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他之所以提出"流衍论"是因为他要反对之前的两种学说:"有神论"和"泛神论"。他反对"有神论"的创造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帝创造万物。他认为上帝是不能创造万物的,如果神有创造的行为说明他是不完美的,难道神还需要实现他创造万物的这个潜能吗?他也反对"泛神论",既万物就是神、神就是万物。他认为万物是因为神本身太完满了,所以就流衍出万物。
  大致的过程是这样的:"太一"流衍出知性,知性分为能知与所知的二元对立。再由知性流衍出世界的灵魂,世界的灵魂相当于桥梁的作用,往上与知性沟通、往下与自然万物联系。世界的灵魂又衍生出人的灵魂和世界万物,人的灵魂也有两面,比较高的与知性有关、比较低的与身体有关。
  "太一"→知性→世界的灵魂→人的灵魂和世界万物。这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按照他这套学说,普罗提诺的人生观是什么样的呢?他认为人生就是要回归完美,摆脱尘世的束缚、身体感官的欲望,让自己的灵魂可以不断地进化,越来越纯粹、干净,然后再往上提升。通过哲学的思考进入到一种超凡的境界,灵魂与"太一"合二为一(合二为一并不是说人成为"太一",而是一种灵魂的升华)。
  小结:这几节我们主要谈了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哲学流派,也进入了希腊哲学的末尾。这个阶段的哲学有个特点就是偏向于实践性,哲学经常作为一种指导实践的学问,人们经常拿哲学作为指导人生该怎么过?如何才能获得幸福的生活。这样的哲学主要表现为三个特点:1、强烈的主观主义,2、缺乏原创性,3、承担宗教的任务。
  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各个流派研究哲学不再是为了追求真理,而是为了追求人生的意义。世俗化的宗教不能给人以安慰,就从哲学中去寻找个人趋吉避凶、求乐避苦的方法。这样的哲学不免就会导致主观主义的盛行。犬儒主义认为人生的最高目的就是节制欲望,抛弃那些世俗的东西,其它的事情都不重要;怀疑学派因为人难以得到真正的知识,就断言所有的知识都不可靠;伊壁鸠鲁学派不谈责任与义务,只求个人的享乐,虽然也强调节制,但以人的感觉作为判断标准;斯多亚学派强调理性和德行,它用责任和义务来冲淡宇宙的规律,但还是不能突破宇宙规律的束缚;普罗提诺的"新柏拉图主义"则是要使灵魂进入到一种密契的体验,陷入一种神魂超拔的恍惚状态才能窥见到宇宙万物的奥秘。这些所有的论断都是极具主观性和独断论。
  而且这些学派的哲学基本上都是把原来哲学家的思想拿来做一些修修补补,缺乏原创性。例如,犬儒学派继承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体系,但他片面强调人们道德生活而忽视生活之外的其它东西;怀疑主义学派继承普罗塔格拉和高尔吉亚的"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伊壁鸠鲁采用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斯多亚学派采用赫拉克利特的"宇宙大火"和"逻各斯"的说法;普罗提诺继承柏拉图主义的学说。但他们的学说把古希腊哲学的研究套路给固定下来了。你要想过幸福的生活就要先了解万事万物是怎么回事,它从哪来?有什么规律?这就是自然哲学。在此基础上你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是什么?当然是靠逻各斯,逻各斯可以帮助你认识自然和自然规律,这就是逻辑学。拿着这套找到的规律建立自己的学说体系,这就是形而上学。再把这套体系落实到生活中去,这就诞生了伦理学、艺术学。
  结束语:希腊哲学带给我们的思考
  通过以上对古希腊哲学的梳理,我们算是有了一个浅显的认识吧,很多人可能对这些哲学家也不太熟悉,甚至可能都没听过他们的名字,有的知道名字也不知道他具体的学说思想是什么,还有的听完了刚刚的讲解可能觉得他的很多观点我不认同。什么万物起源于水、起源于火、起源于数字的、理念世界才是实在的世界,这错的也太离谱了吧。
  但是我不知道你发现没有?虽然它们的结论各不相同,但是他们的思考过程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是以"理性的思维方式"来探索宇宙万物的起源、发展、规律、人性、政治、伦理以及作为一个人的意义。这就是古希腊人与其它文明的思考方式所不一样的地方。那什么是"理性的思维方式"?要说清楚这个概念,我们就要看看非理性的思维方式是什么,我们一般把非理性称之为感性。那什么是感性思维方式?就是把感觉与感觉之间建立联系,我们把他称之为"感应思维"。
  原始人的思维中就包含了大量的感应思维,直到今天这种思维还留存在我们所有人的内心之中。例如,迷信(求神拜佛)、心灵感应(流星、日食、月食)、巫术(扎小人)、占卜(商朝时的祭祀、打战)、风水、超能力、还有新疆人最爱说的那句"新疆地邪"。用这种思考方式解释事物的时候是从一种感觉到另一种感觉,它思考的是感觉与感觉之间的联系,并不遵从物理的因果机制(他不是没有因果,而是因和果之间没有可理解的机制)。
  一旦启动了因果机制,就开启了理性思维的方式。什么是理性思维方式?它是一种"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就是用经验和事实说话,把经验到的事实用概念进行明确,再寻找一个事实和另一个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寻找因和果的关系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推理"。当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因果逐渐增多的时候,人们又开始寻找这种因果之间的关系——就是我们说的"规律"。当规律逐渐增多的时候,当不同的人用经验和事实发现不同的因果关系和规律发生矛盾是就出现了反思和批判。当自己的学说遭到质疑时,相互之间可以进行辩论和再质疑。这种思考方式一旦启动,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根本停不下来。
  我简单总结一下理性思维方式的几个特点:1、以因果的方式思考问题;2、具有推理的成分3、它在寻求一种规律;4、喜欢反思与批判;5、不同的说法相互之间可质疑、可辩护。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说,这种思考方式,中国和印度的古人也有啊。儒家也是通过理性的思维方式来思考伦理道德和政治。还有佛教的诞生也是高度反迷信的、佛教那种极强的思辨性,更重要的是因果律是佛学的灵魂(佛学的核心就是反复在证明一个问题"缘起性空")。
  但是其他文明却没有用理性来解释我们的自然世界,而古希腊开始用理性思考的第一个对象不是人,而是包含人的自然界。 这是古希腊与其它文明的又一个重大区别。古希腊人从一开始直接就去追问这个世界从哪来,也就是我们后来说的 "本体论"。从最开始是提出万物由一种元素构成-不定者-逻各斯-不变才是变的根本-有元素还得有动力-有目的-唯物论-形式大于实在-人的目的是什么引出了人的意义-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亚里士多德"不动的推动者"。
  可以说没有希腊人对自然界的讨论就没有后来者各自学说的相互继承和批判,只有先从对自然界的追问,引出逻辑论证,逐步建立完整的理论形态,进而产生理论体系。如果没有对自然哲学的研究,像中国那样直接研究人,是不太可能建构出一套理论体系的。为什么科学诞生在西方,这与西方人继承了古希腊人高度发达的自然哲学密切相关,而且科学在更早的时候就叫"自然哲学"。可以这么说吧,"科学是更为精确的理性思维方式"。
  希腊人的这种以自然为起始的理想思维方式继承了神话故事和传说的两个特点:包罗万象和宏大叙事。感应思维的一个顶峰就是神话故事,他用一种神秘的宏大叙事方式囊括一切世界万物,既解释自然的起源,也解释人的起源。这也是希腊文明与其它文明的第三个重大区别。我们通过刚刚的梳理发现,希腊哲学一路从对自然的探讨到人认识的探讨再到对人的意义的探讨。一直在不断地继承和批判,直到从柏拉图开始,希腊哲学进入一种体系的建构。而他的学生开始把这套体系的套路给固定下来。用这套体系来解释世界万物的起源、人的起源、人的智慧、人的意义……
  你要想过幸福的生活就要先了解万事万物是怎么回事,它从哪来?有什么规律?这就是自然哲学。在此基础上你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是什么?当然是靠逻各斯,逻各斯可以帮助你认识自然和自然规律,这就是逻辑学。拿着这套找到的规律建立自己的学说体系,这就是形而上学。再把这套体系落实到生活中去,这就诞生了伦理学、艺术学。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各个流派就是按照这个套路研究哲学,只不过哲学不再是为了追求真理,而是为了追求人生的意义。
  最后,我想谈谈我对学习哲学的一点看法。我们在学习哲学的时候,首先一定要先了解这些哲学家在说什么,我们不要急着判断对或错,因为每一位哲学家在提出他的观点的时候都是很真诚的,他们表述的是自己发现与体验到的真理,我们要尊重他,也要设法了解他。如果觉得他说的不对,那就保留我们的立场。通过学习哲学我们要学会容忍不同的意见,当我们自己理性思考的结果与别人的不一样时也不要担心,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经验是不同的。
  我们要有强大的心理能量,对不同观念的刺激,能够从了解到接受,再到欣赏。你不一定以之作为自己实践的原则,但都要用心思考。世界上有这么多人努力去探索智慧,他们的心得当然值得参考。别人的智慧对我而言都是文字上的知识,我要设法使它重新鲜活起来,并且取精用宏,以之改善我的生命品质,这就是我们要面对的挑战。
  哲学是一种完整而根本的思考,我们不必排斥任何观念,但要慢慢养成完整而根本的思考习惯。
网站目录投稿:晓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