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结构——"柱" 柱是建筑物中用来承托建筑物上部重量的直立的杆体,俗称"柱子"。柱子和其他大部分建筑构件一样,有丰富的品类和一定的发展过程根据柱子在建筑中的位置,可以将它分为檐柱、金柱、中柱、童柱、瓜柱、角柱、廊柱等;而根据柱子的截面形状来看,则有圆柱、方柱、六角柱、八角柱等不同形象;根据柱子所用的材料来分,有木柱、石柱等之别:根据装饰来看,又有雕龙柱、油漆柱、素面无饰柱等。 此外,柱子在使用时有单独直立的,也有两柱紧贴而立的。柱子在各个时期既有延续与继承,也有发展和变化。如,方柱在秦代时始出现,而汉代时则又增加了八角形柱、束竹式柱、人像柱等,唐代中期以后则极少再使用方柱,宋代时大多为圆柱和八角柱。还有很多柱子,作用与位置均相同,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呼,如瓜柱,在宋代时称为"蜀柱"、"侏儒柱",明代以后才称为"瓜柱"。 (1 )柱的位置 主要垂直承重构件,屋面荷载自上而下经此传至基础。根据部位可以分为檐柱、中柱、金柱、山柱、角柱等等。 (2 )柱的截面形状 圆柱分为直柱和梭柱两种。 还有八角柱,方柱,梅花柱,雕龙柱等不同的柱式。 角柱 檐柱:前后檐处除了角柱以外的柱子 中柱:处于脊下的柱子 金柱:其余的称金柱 山柱 童柱(瓜柱):没有落地的柱子 瓜柱:一种比较短的柱子,它立在两层梁架之间或梁檩之间。 宋代叫"侏儒柱"或"蜀柱"。 宋代称为副阶柱 连廊柱是廊柱的一种。在带廊子的建筑中,廊子的两头又连着一段游廊,在这座建筑的廊子与游廊连接处的廊柱,就叫做"连廊柱"。 廊柱就是支撑廊檐的柱子,它应包括单独建筑的游廊和房屋周围的回廊等所有廊子的柱子。但一般来说,廊柱主要指的是房屋周围的回廊或前后廊子的柱子。我国古代很多房屋,上到皇家宫殿,下到普通人家的住宅,都常在主体房屋外围设有回廊或前后走廊,支撑这种廊子上的屋檐的柱子就是"廊柱"。 童柱是一种矮柱,柱下脚常落在梁背上,上端承托梁枋等构建,童柱柱根也多与墩斗相连。功用与 重檐 金柱相同,建筑中下端不落地。是古建筑 大木作 构件,有三种解释: 一、清式建筑中的小矮柱泛称,以区别梁架柱子,诸如 檐柱 、金柱等长柱。 二、楼阁式建筑上层平台之上的檐柱,也称"平台檐柱"。大式建筑的"童柱"直径为6.6斗口 。 三、也称"灯笼柱",处于顺扒梁与抹角梁之上,属于短柱之列,其柱脚 榫 ,通常为双榫做法。童柱的高度以两步架加上举高确定 。 平柱:建筑物明间左右的檐柱,叫做"平柱"。在宋式建筑中,平柱是檐柱中最短的立柱。 通柱:重檐建筑的中柱将进深方向的梁架分为两段,通上下层中的柱子,明清式称通柱。 通柱制作、吊装、拆卸工程量按其施作体积以立方米计量。其截面积以与柱础或墩斗接触的底面积为准,柱高按图示由柱础或墩斗上皮至檩下皮。通柱制作、吊装、拆卸定额以其施作规格(柱径分档:25cm以内、30cm以内、40cm以内、50cm以内、60cm以内、60cm以外)设项,通柱制作、吊装、拆卸按其施作规格及其体积,分别套用(明清)通柱制作、吊装、拆卸定额相应项目 。 抹角柱 "抹角"就是抹去棱角。抹角柱也就是将一根方形柱子的四角切去,这样的柱子形式既不同于方柱,也不同于圆柱,显得富有变化。抹角柱在明清建筑中较为常见。 梅花柱,也称讹角柱,因其四角内柱,使一角变成两个花瓣形。具有合理的传力路径, 承载力 较高,支撑覆盖范围广,可以用较小的杆件形成较大的支撑空间。在国外已有较多应用,在国内的运用也日趋广泛,特别是在一些大跨度空间结构中,其应用的建筑造型独特,空间结构布置灵活多变,结构用钢量少,更加顺应了节能建筑的大趋势。 瓜楞柱又称脊瓜柱,瓜棱柱。宋式 大木作 构件名称。柱子外部带楞,瓜柱上有八楞的称八楞柱,有两种做法,一为整木砍、刨而成,一为拼贴或包镶面成。 减柱造 是古代木构建筑中,减少部分内柱的做法。如 山西 五台 佛光寺 文殊殿 ,面阔七间,长为34米;进深四间,长为17.66米;单檐 悬山顶 。殿内设有一圈内柱,后部设有"扇面墙"。这些做法,在明、清建筑中已不使用。大概是因为移动柱子所形成的大跨度内额和不规则的梁架,往往在结构上不够安全和带来施工上的麻烦。 梭柱 柱子上下两端(或仅上端)收小,如梭形,六朝至宋官式建筑上见之,明代仍见与江南民间。 叉(插)柱造示意图 楼阁式建筑中,上层檐柱柱脚十字或一字开口,叉落在下层平坐铺作中心,柱底置于铺作栌斗斗面之上。这种结构方法称叉柱造或插柱造。插叉柱造可以增强上下层之间的联系,加强整个构架的稳定性。 永定柱是依做法及效果称谓的。具体做法是裁柱入地.柱下以樟木为"跗",因其入地固定,故称为永定柱。其上建立平坐和上部殿身木构件的作法。称为"永定柱"。 3、柱的生起和侧脚 升起: 宋辽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升高,使檐口呈一缓和曲线,明清少用。(当心间不升起,次间升起2寸,以下各间依次递增) 侧脚: 宋代建筑外檐柱在前后檐向内倾斜柱高的10/1000,在两山向内倾斜8/1000,角柱则两个方向都有倾斜,明清已多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