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关于幼儿园苗族板凳舞教学策略的探讨


  摘要:苗族板凳舞极具民族特色,将其纳入幼儿体育游戏是一种新的尝试。由于学校开设时间并不长,而且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因此,本文作者试着对板凳舞在幼儿教育中的教学策略进行探究,分析其存在的误区和介绍取得的经验,希望能进一步促进板凳舞在幼儿教学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板凳舞;幼儿教育;教学策略
  舞蹈在幼儿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民族舞蹈更是代表一个地区特有的文化,具体表现為本民族的人文风俗和民族精神,是一种音乐形式与民族特色相结合的肢体语言,这种具有丰富内涵、灵活多变的形式受到了广大幼教工作者的青睐。苗族板凳舞作为一种民族舞蹈,自然是幼儿体育游戏中不可多得的素材,因此,怎样组织好舞蹈教学,使其服务于学校教学,成为幼教老师研究的一个方向。
  虽然板凳舞已经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引人幼儿体育游戏时间并不长。因此不少教师对板凳舞在教学中的应用存在片面认识,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为了学习舞蹈而舞蹈
  在过去的体育游戏中,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如何学习舞蹈,通过学生模仿动作来达到掌握的目的。板凳舞展示的是苗族人民热情好客的个性以及奋发图强的精神,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略了民族舞蹈所蕴含的深意。
  二、忽视幼儿情感体验
  由于板凳舞节奏比较单一,动作并不复杂,要经常反复练习。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容易忽略学生的学习感受,幼儿在学习中会因为一些重复动作而产生厌倦感,从而对舞蹈缺乏耐心和信心,导致无法投入其中。
  三、没有创造性
  将板凳舞融入到幼儿体育游戏过程中,由于学生没有生活经验,对板凳舞的理解仅仅来自于老师所教,但是有些动作并不适合幼儿。因此,在舞蹈的编排创作中,教师缺乏自己对舞蹈的创新。
  四、教学中形成的错误认识
  板凳舞的学习中,不少教师形成了片面的认识:认为板凳舞就一定要用到板凳。但是由于幼儿的生长特点,如果使用板凳尤其是木制材料,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甚至出现意外,从而让学生有厌烦感。最终造成幼儿在身体承受方面与动作学习产生"矛盾",从而严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根据上述问题,经过分析发现其主要根源在于教师还没有准确把握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对他们的成长规律认识不到位,从而造成对板凳舞在教学方面的应用还不全面。
  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提出: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通过小幅度变化来设计教学,幼儿受到身心发展的特点,必须经过循序渐进的学习来提升个人能力和认识,不能因为教学幅度过大而造成无法接受。教师必须要重视如何引导学生和促进身心发展,并非只是教授他们一些知识而已。《幼儿发展纲要》强调,幼儿教学中不能仅仅局限于日常教学,还必须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我们认为,板凳舞作为幼教体育游戏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板凳舞并不是单纯的学习舞蹈语言,能完整的将动作表演出来也并非是学校教学的全部。而是通过舞蹈让学生懂得体会美,感受苗族文化的精髓,感受苗族坚强、热情的性格,从而在舞蹈游戏中获得更多的情感交流,进一步加深对苗族文化的感悟。要达到上述目标就必须考虑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与兴趣,从而主动投入到游戏过程中。因此,我们必须从不同渠道来加强幼儿对苗族文化的熏陶,让他们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体验板凳舞,让他们在体验苗族文化精髓的过程中主动学习板凳舞。换一个角度来说,学生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来表演,哪怕表演不是很精彩,很规范,但是在游戏中加入了自己对苗族文化的认识,也比只是简单完成标准动作的其它同学的教学效果要好。同时,在板凳舞的游戏中,一定要融入音乐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其舞蹈的作用,采用民族音乐更容易让学生投入其中,全面激发音乐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将板凳舞同音乐有机统一起来,有意识的融入到体育游戏中从而促进儿童的身心成长,提升其综合素养,进而通过板凳舞实现一个游戏带动整个教学,最终促进幼儿教育发展的良性循环。
  基于此,我们认为在开展板凳舞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教育学相关理论和在板凳舞教学实践中的成功做法,提出了开展板凳舞教学设计和组织的"四步渐进法"。也就是通过苗族板凳舞为主题,通过认识苗族、感受苗族生活、创新改编板凳舞动作、板凳舞学习等四个环节来进行设计和展开教学。在这几个环节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生长特点,合理引导,逐步让他们对板凳舞产生兴趣,并将苗族文化渗透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而每个环节的设计均通过"小步距"来实现循序渐进,这样让学生在不同环节中能够主动去感受板凳舞及其所带来的魅力,从而在游戏中能积极参与其中,促进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
  通过实践,我们的体会是:
  (1)这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能较好地与幼儿园进行的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并自然地渗透到语言、常识、体育活动中,对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使幼儿获得对苗族文化更丰富的认识,促进和培养幼儿综合素质有着非常有效的作用,且教师便于掌握、实施。
  (2)四步渐进法以教育心理学相关知识为基础,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让他们在板凳舞中游戏、在游戏中感受苗族舞蹈所带来的愉悦。幼儿不再是被动地学习舞蹈动作,而把舞蹈学习变成一种游戏式的、主动的学习过程。
  (3)幼儿系列层次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为幼儿提供多通道的学习途径,可使幼儿获得更多、更好的主动发展的机会。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得对音乐的审美的、社交的、娱已的、锻炼的发展,还能更好地完成"规定"动作,甚至还能有所创造,尝试创编民族舞蹈。
  参考文献
  [1] 李虎.苗族板凳舞探微[J].文史艺术,2013(6):130.
  [2] 陈阿秀.幼儿园生态式舞蹈教学活动的行动研究[J].读写算,2014(2):50.
  [3] 李冬.对幼儿园民族舞蹈教学问题的探讨[J].文艺生活,2013(01):229.
  [4] 张蕾.幼儿民族舞蹈与民族音乐相结合的教学探索[J].黄河之声,2013(16):69.
网站目录投稿:初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