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日本斩明朝使者为何朱元璋却放弃攻打日本


  朱元璋登基建立明朝后,原本也想效仿唐朝,让周边国家对明进贡。此后朱元璋派出使者到日本说明此事,日本却把明朝使者给斩了。朱元璋得知后大怒,准备出兵攻打日本,但最后却作罢,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唐朝时期,虽然和日本交往密切,但交通十分不便,能不能安全抵达他国有时候还要看运气。但明朝的水上交通工具已经有了很大进步,想要东渡日本已经不是难题。
  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历经风雨,从汉唐开始就被世界奉为大国备受尊崇。在汉武帝、唐太宗时期,中国的势力更是强大,经济实力也是首屈一指的,是周边小国臣服的对象,拥有万国朝奉的大国风范,就连欧洲各国,也都奉中国为天朝上国,前来朝拜,学习。
  赶走了蒙古外敌的朱元璋,初登帝位之时,就有一颗统一中华之野心,但同时,他也希望周边的各小国都能像汉、唐时期那样,臣服于明朝的统治,以重振中华万国朝奉的昔日风采。为了达成自己的这一夙愿,朱元璋向周边的众小国,比如:朝鲜、日本、琉球等地都递交了国书,希望这些国家能够成为大明的藩属国,并臣服于大明王朝的统治。
  国书递到各国之后,均得到了非常友好的回复,只有日本,非但不愿意成为其藩属国,更是将明朝派去的五名使臣给斩杀了。连杀五名明朝使者的消息传入了南京之后,整个朝廷都为之震惊不已,众臣们都表示:"日本此举是对明朝的大不敬,对于明朝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一定要发兵讨伐日本,给这个小国还以颜色,让他们知道明朝的厉害。"
  满朝文武都非常生气,作为皇帝,朱元璋怎么可能坐的住呢,他更是恼火极了。朱元璋觉得:日本的这个举动分明是不给自己面子嘛,看不起刚刚建国的大明朝,所以,对日本发兵,那是一定的了。朱元璋也是"枪杆子里出政权"的一员武将,怎么能受这样的侮辱呢?那必然是说打就是打的,于是,他写了一封战书,交给了日本。
  日本在收到了这封战书之后,没有再杀使者了。
  而是由当时后醍醐天皇之子,怀良亲王亲自给回复了一封信。话说,这个怀良亲王就是之前杀了明朝五个使臣的摄政王,回复的这封信,其内容大致是说:
  "日本就是一个周边的小国,城池不到六十座,疆土也不到三千,但是,本国很是知足。而朱元璋是大中华的王者,是万国附庸的王中王,明朝城池众多,疆土辽阔,物产丰富,人民富足,根本不值得与小小的日本大动干戈。而且万事以和为贵,中日友好一家亲,不应该因战争,搞得生灵涂炭。但是,我们本国也会积极备战的。"
  接到这么一封不卑不亢,气势凌然的回信,朱元璋顿时也没了火气,但鉴于元朝征讨日本的覆辙,之前说好的,要去攻打日本的决定也就此作罢,决定暂不出兵日本,此事以后再议。而事实上,从这以后,朱元璋再也没有提到过要去打日本的事了。到了一三八七年,朱元璋得知了日本使者如瑶曾支持胡惟庸造反,试图刺杀自己时,更是立即断绝了明朝与日本的关系。
  那么问题来了,朱元璋为什么要放弃攻打日本?
  想一下,应该与多年前的那股"神风"有莫大的关系。话说,在宋朝覆灭之前,日本一直都对中国非常崇拜,简直是偶像国。但是,经过崖山一战,南宋就此土崩瓦解,日本举国哀悼,痛心宋朝的灭亡。后来,蒙古人建立起了元朝,并对没有向元朝朝贡的日本发起了讨伐。元朝造了七千艘大船,两次去征战日本,但都因为台风的阻拦,使得船只尽毁,讨伐也就此失败。
  之后,日本人便将这股台风,叫做"神风"。
  日本把宋朝的灭亡,看作是古典中国结束的标志,而此后的中国,不再是日本的"偶像国",即使朱元璋成功复国,也没有让日本改变这一看法,他们对中国不再有崇拜和仰慕之情。此外,因为元朝的两次征讨,日本都借助"神风"之力横扫元朝水兵,这也使得日本军队的士气高涨,军心振奋,他们认为:中国不再是神一样的存在,自己也是不可小觑的。
  所以,日本人觉得元朝连宋朝都能覆灭,但是,却没能灭了日本,可见,本国是有与中国抗衡的实力的,自信心顿时爆棚了。而朱元璋,虽然一直以来非常看不上日本,觉得他们就是君王无道,臣民贼匪的小丑国家。但是,因为有元朝攻打日本的前车之鉴,这也使得朱元璋不敢贸然出兵,害怕当年的"神风"再现,自己则损失过多兵力。
  此外,当时的明朝正处于刚刚建立的非常时期,经过之前的征战,国内百废待兴,百姓也需要一段安稳的生活来休养生息,实在不适合再远征打仗了。况且,日本弹丸之地,就算强征下来,对明朝也没多大的实际好处。所以,从多种角度来看,此时攻打日本的确是一个非常不明智的选择。而朱元璋作为一代明主,做事非常有分寸,并不会因为一时的意气,而冲动行事。
  这也就是为什么,朱元璋最后将日本确定为"不征之国"的原因了。不仅彰显了他的大度,也体现了他的理智,更是明朝初期治理国家的上上之选。
网站目录投稿:雅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