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灵魂归属,承载着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实践的知识智慧、情感意志与理性思辨。这些长期历史实践所形成的文化积淀与不同时代的发展诉求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精神。"西遷精神"作为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以其深厚的爱国情怀为价值根基,传递和表达着持久的自信力量,这种自信力量是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的深度融合,是中华民族不断奋勇前进的深刻表现。 "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作为国家发展、民族繁荣、人民幸福的重要精神基石,文化传递和表达着更为广泛和持久的自信。这种自信具象化为不同时代的中国精神,以其独特的精神内涵传递着持久的精神力量,而贯穿这种自信、赋予不同时代的中国精神以独特内涵的正是植根于民族文化和历史实践的深厚爱国情怀。"西迁精神"作为中国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自然是秉承着这种深厚的爱国情怀的。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陕西时,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西迁精神"所体现的深厚爱国情怀是历史的、实践的。"西迁精神"是在1956年交通大学由上海迁往西安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宝贵精神财富。一部西迁史就是一部知识分子爱国奋斗史。这种爱国奋斗并不是脱离实践的抽象表达,而是深植于交通大学历史的现实实践,贯穿着整个交通大学的发展。回望历史即可发现,由传统家国情怀所生发出的兴国、报国之情,自交通大学始建之初就已显现,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成为交通大学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民族危难之际,交通大学虽历经多次变迁,却始终秉持着深厚的爱国情怀,以"传承先进文化、推进科技进步、培养造就堪称栋梁的一流人才"为历史大任,为国家输送大批优秀人才;民族发展之际,交通大学仍以国家发展为重,不负历史传承、勇担时代之责,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舍弃个人私利扎根西北,为国家发展和西部建设作出重大贡献,书写着交通大学历史的"西迁"篇章。这种从深厚爱国情怀所生发出的许国报国之志,以其历史的传承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成为特殊的时代烙印,印刻在每一个交大人的身上,从而不断具象化为一个个鲜活真实的典型例证。 "西迁精神"所体现的深厚爱国情怀是鲜活的、真实的。"西迁精神"之所以能够与一代又一代的人产生行为实践上的情感共鸣,即在于它的鲜活性和真实性。它是宏大时代背景下,一代人奋斗的实践集合和精神升华,而构成这集合和升华的乃是一个个具体生动的人物实践。这种具体生动的实践,既具有特殊性,又具有普遍性。一方面,正是这些极具个人色彩的、具体鲜活的人物实践,共同凝集成独具时代特色的宏大实践,而这些不同的个人实践,鲜明体现了不同个体所具有的独特情感和实践意志,这就赋予了"西迁"实践以特殊性。然而,这些具体鲜活的人物实践亦有其共同之处,即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时代担当。也正是这情怀和担当的主导,才使得不同人物的实践能够共同凝集升华出独具时代特色的共性表达,即"西迁精神"。另一方面,这种具体生动的实践的特殊性,也与特殊的时代环境高度相关。特殊的时代环境和发展诉求,共同塑造了凝聚时代精华的独特"西迁精神"。可以说,"西迁精神"既以其时代的独特魅力,展现着那个特殊时代的精神光彩,又以超越时代的共性价值表达,引领着一代代新人共同守望脚下的这片热土,从而续写着新时代爱国奋斗的崭新篇章。 "西迁精神"所体现的深厚爱国情怀是理性的、发展的。"西迁精神"所体现的深厚爱国情怀,深刻展现着老一辈西迁人对个人、民族、国家的理性思考,对历史、现在、未来的科学把握。也正是基于这种理性的思考,其才能将内在的情感信念转化为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自觉行动。不同的时代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之问,但不论哪个时代,都面临着一道共同的"考题",即在个人、民族、国家和历史、现在、未来的关系思考中回答时代之问。这是每个个体处在时代的发展之中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只有明确了这一问题,才能够真正领悟"西迁精神"的核心和精髓,理性地作出正确的抉择,把爱国主义由坚定的精神信念转化为实际的自觉行动,以新的实践发展不断丰富"西迁精神"的时代内涵。 "西迁精神"的弘扬路径 精神的力量之所以无穷,在于它能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并在这种结合中,进一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这种力量蕴含着民族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体现着历史文化和时代实践所赋予的自信品格。然而,这一转化并不是单向意味的转化,而是以时代实践为客观载体的互动交融。这种互动交融能够更为深刻地展现文化自信,为涵养时代新人、推动民族复兴提供重要的力量支撑。"西迁精神"作为中国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其内在亦是实现着这种交融,而达成这交融的关键,即是时代新人在时代实践中对"西迁精神"的时代价值的弘扬。 从思想层面来看,教育引导是弘扬"西迁精神"的基础路径。弘扬"西迁精神",培育时代新人,最基础最重要的即是以教育引导来筑牢广大青年的思想之基。只有通过积极教育引导,才能使广大青年真正领悟"西迁精神"的价值意蕴,从而在弘扬"西迁精神"的过程中形成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内在的奋斗激情和创新潜力,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加强对"西迁精神"的系统研究,这是教育引导的首要任务。"西迁精神"不仅仅是一种时代精神,在一定意义上,它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逻辑的实践应用,其本身就具有鲜明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哲学逻辑,需要系统地加以研究,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研究成果,从而为"西迁精神"的时代弘扬提供学理支撑。其次,要注重"西迁精神"的综合宣传,这是教育引导的载体保障。通过丰富内容载体来扎实推进"西迁精神"的综合宣传,以创新宣传为着力点,注重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宣传优势,影响不同层次的受众群体,以形成全方位的综合宣传格局。最后,要强化"西迁精神"的育人导向,这是教育引导的基本要求。教育引导的根本目的是要提高广大青年的思想认同,从而形成内向性的发展意识,自觉将"西迁精神"内化为一种爱国奉献的实践品格。这就要以爱国主义为教育导向,将"西迁精神"的弘扬同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不断提升广大青年的思想认同,为其实践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从实践层面来看,实践养成是弘扬"西迁精神"的关键路径。精神的弘扬,不仅要依靠教育引导以形成内向性的发展意识来筑牢广大青年的思想之基,还需要依靠实践养成以形成外向性的实践意识来增强广大青年的实践自信。这是弘扬"西迁精神"的关键一步。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这是实践养成的基础前提。精神的弘扬不可能脱离时代的发展实践,而这种发展实践与国家大局、世界大局紧密契合。信息时代,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实践空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不断扩展,形成了线上的虚拟空间与线下的现实空间交融互动的崭新实践格局。这在一定程度上既丰富了实践的多样性,又增加了实践的复杂性。因此,面对时代发展的变革调整和实践格局的多样复杂,我们更需要胸怀大局,以大局为实践统摄,在实践中弘扬精神、激扬青春,彰显新时代开拓者的奋斗底色。其次,要充分发挥社会功能,这是实践养成的有力支撑。一方面,既要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行动,使"西迁精神"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成为整个社会日常实践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也要加强社会建设,通过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来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从而为弘扬"西迁精神"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最后,要抓住机遇矢志奋斗,这是实践养成的根本所在。从宏观的角度审视,时代的机遇挑战包含着发展的创新可能,这种创新的可能,需要一代代人的才能智慧和矢志奋斗,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发展。这种创新发展继承了以往精神的实践特色,凝集着每个个体的实践奋斗,以崭新的时代面貌续写新时代的精神篇章。 总之,"西迁精神"以深刻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哲学逻辑充分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成为共产党人砥砺奋进的时代标识和中国人民开拓创新的鲜明例证。如今,这种精神已经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维度限制,在新时代的实践中赓续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精神命脉,激励着一代代新人将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以爱国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实践品格,书写新时代"西迁实践"的精神史诗,彰显新时代奋斗者的自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