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影响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管理模式决策的因素


  【摘 要】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有效手段。众多高职院校纷纷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鉴于各高职院校的条件差异,对建设管理模式的决策因素把握不够,导致建设的进程和质量得不到保障,基地运行效果不佳。本文主要介绍建设管理模式决策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关键词】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管理模式
  一、概述
  根据建设的投资、运行和管理主体可以把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管理模式划分为学校主导模式、企业主导模式、校企共建模式等三大类。学校主导模式属学校自建,投资一般来源于财政、学院自筹。优点是实训教学与生产过程完全由学校控制,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便利性。缺点是一次性资金投入较大,责权不明晰,学校集经营与管理于一身,管理成本较高,市场反应能力相对较差,产品销售渠道相对狭窄,基地消耗高、效益差,难于持续发展。企业主导模式主要是学校提供场地和师资,企业提供资金、设备、技术,以企业为主组织生产和学生实训。优点是有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实践师资投入有保障,产品可以作为企业的订单产品, 销售渠道顺畅。缺点是实训安排上主动性、灵活性相对较小,在教学安排上难以兼顾学校的需求。校企共建模式是校企双方协作实施基地的运作管理,一般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负责基地建设、运营和管理。优点是生产经营与实践教学相互协调,在尽量保证学生实训质量的前提下谋求基地的经济利益最大化。缺点是责权尚不够清晰,利益分配相对模糊,学校安排实训的自主性降低,生产与教学的融合性有待提高。
  二、影响建设管理模式决策的因素
  (一)建设的技术难度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技术难度即建设项目的技术复杂程度,对选择建设管理方式有直接的影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1、建设的技术难度大,则需要有相应技术力量才能完成建设任务,对高职院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建设管理人才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掌握不够,会直接影响到建设的成效。
  2、建设的技术难度大,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就较大,需要有强大的管理来降低诸如费用、进度、质量等的风险。
  3、建设的技术难度大,对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来说需要较多的协调管理,比如对项目的整体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等,这样就会增加管理的成本,且由于技术难度大,可能需要牺牲一定的成本代价来保证对质量、进度的控制。
  (二)不确定性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不确定性,例如建设内容的不确定、建设管理的范围的不确定、建设管理方法的不确定等,对建设管理有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建设的不确定性说明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有较大的风险,所以在项目管理上必须要注意加强对项目管理范围的划分,明确管理的范围和职责。如不能明确管理的范围,势必会牺牲较多的时间作为管理范围和职責不确定带来的风险。
  2、建设的不确定性对项目的总成本影响也比较大,由于可能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对要建设什么内容,怎么建等问题把握不清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的浪费,造成建设成本增加。
  3、建设的不确定性对建设管理方法的选择造成困难,不同的管理方法会有不同的建设结果,不确定的建设项目对项目的整体把控不够,不能落实具体的管理方法。
  (三)建设的经济属性
  根据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投资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政府投资项目和学院自筹资金建设、学校提供场地而企业投资建设、学校和企业共同出资建设等。不同的投资主体,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情况有较大差异。学校投资建设的项目主要是为满足学生开展具有生产性功能的实训教学工作,主要是要实训学生技术技能的提高,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促进办学水平的提升和毕业生就业率。而企业投资建设的主要动机和目的是为了利用学校平台提升产值获得较大的经济收益,同时辅助学校开展生产性实训,产出一定的社会效益。采用校企共同投资方式建设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可以实现学生在真实环境下开展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可以配合校开展科研、教研,利用校内优秀的师资力量和资源开展业务拓展,增加企业营收降低生产成本,创造较大的经济效益,学校也能在开展社会服务业务方面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管理能力
  不同管理方式,组织管理能力存在明显差异。一般来说学校自建的实训基地,在实训基地教学管理方面的管理能力一般较强,但对实训基地建设中的管理经验相对较弱,对实训基地建设的成效影响较大。而采用企业投资建设的实训基地,在生产管理方面的管理表现出较高的精细化程度,但对于协调管理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实训基地教学管理的能力相对较弱,对实训基地建设过程的管理能力稍比学校管理强。若校企双方能在管理上积极协调配合,对实训基地建设成效的积极影响更明显。
  (五)教学安排的自主性
  校内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对学校来说目的就是要保证实训基地的真实性,但是不同的建设模式,学校对实训教学安排的自主性差异较大。如果采用学校主导模式建设,学校对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具有绝对的自主权,但是容易造成学校在建设和运营方面的资金短缺。如果采用企业主导模式建设,学校的实训教学受制于企业生产经营,安排实训教学的自主性较差。采用校企共建模式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可以实现校企双方互利互惠,合作双赢的局面,既可以满足基本的实训教学的需要,又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为企业和学校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利益分配的合理性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社会业务便会产生经济效益,不同的管理模式对利益分配方式的影响较大。对于学校主导模式下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产生的经济效益直接归学校,由学校对利益参与方进行利益分成,分配方式规范、明确。采用企业主导模式下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产生的经济效益大部分归企业,学校参与的项目除去企业提成外直接划入学校账户,分配方式相对来说明确,关于分配的比例需要双方协商,利益分配方式相对规范、明确。采用校企共建模式建设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产生的效益归校企双方共同拥有,关于分成比例需要校企双方共同探讨,但利益分配方式和比例相对较模糊,容易产生隔阂,影响相互之间的合作。
  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掌握建设管理模式决策中的各种影响因素,选择合适的建设管理模式,将有利于降低建设成本,加快建设进度和保障建设与运行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贺彩玲,张玉静.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模式与管理机制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
  [2] 丁金昌,童卫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8
  [3] 陆勤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机制的探索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0
  [4] 梁燕.我国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1
网站目录投稿:飞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