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中国制造:"人口红利"下的中国速度
  中国速度,一个让人震惊的速度。从改革开放到今天,在经济总量上,我们实现了一个巨大的飞跃,GDP以一个令人瞠目的增长率超过了许多老牌的经济强国,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作为中国速度的顶梁柱,中国发展的动力,制造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据美国方面的测算,廉价的中国制造近几年里为美国的消费者减少了7000亿美元的支出。同样都是制造产业,为何中国制造的产品要更受欢迎?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其根本目的就是用更低的成本、更高的质量、更便利的方式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相对于有些国家的制造产业来说,中国的制造业在劳动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上要更加的低廉。
  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廉价的劳动力来源得力于"人口红利"。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基于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国的"人口红利"无疑是十分巨大的。相较于城市人口,农村人口要占更大的比重,而收入水平、教育水平和保障制度要落后于城市水准。由于生存压力与对更好的生活环境的渴望,大量的农民工离开了土生土长的农村,进入城市寻求发展机会,由此形成了浩浩荡荡的"民工潮"。
  相对于发达国家将生产线高度的机械化、自动化,中国的生产线上更多的是用大量的工人进行模式化的操作。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中,中国的产业工人,尤其普工过去长期承担着高强度的、快速的重复劳动的角色。在工厂中,工人的薪资除了保底工资之外,更多的是以计件的方式来计算薪酬的。这使得工人不管做什么,最后都会把自身变为机器人。对于中国制造来说,如何让普工们的工作——或者直接说某一个不断重复的动作——做得更快、更准,是生产主管们长年的命题,也是"中国制造"能够在世界崛起的一大"优势"。
  在短短几十年里,中国建立了一个依托世界贸易、面向全球市场的出口加工型经济结构,支撑它的就是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低廉劳动力优势。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使得许多世界上的著名的工厂在中国开设代工工厂,一批批的密集型劳动力为主的企业带动了中国经济发展。一时之间,MADE IN CHINA成为了中国经济的一个标志。
  机械动力:摆脱纯人工的枷锁
  2013年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统计公报称,2012年末,我国大陆15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93,72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了354万人,这意味着中国的"人口红利"出现了拐点。这使得之前十多年依靠源源不断劳动力供给的生产模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除此之外,在农业税的免除之后,长久以往压在农民身上的负担开始减轻。新的农业技术和优良的农产品品种,使得生产收益得到提高。相比较之下,不断上涨的城市生活成本,加上进城务工的收益不高,使得一部分农民工放弃了进城谋生的道路,转而回归田间,回到了务农的行业之中。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在珠三角地区,从2008年《劳动法》出台之后,冲压工人的工资从1800元,上升到现在的4000到4500元。除此之外,新一代工人至少是9年义务教育,独生子女,他们宁可3000元去写字楼上班,也不愿意4000元工资到工厂里去。
  人力成本的上涨,理念中对于成为工人的排斥,种种原因使得招工用工的工作越来越困难。而面对逐渐提高生产成本的中国合作伙伴,逐渐减少的利益使得许多跨国企业开始考虑把低端生产线迁出中国,他们将目光放到了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身上,瞄准了其廉价的劳动力,将其作为取代中国的生产基地。
  种种压力,让中国的制造业不得不去思考:粗犷式的廉价劳动力时代即将过去,新的时代应该如何面对?面对这一生存困境,中国的工厂不得不开始寻找新的劳动力来源。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一些工厂之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一些新角色——以工业机器人领衔的自动化设备。
  这种新成员的使用原本被视为先锋实验,如今却越来越受到制造业企业的青睐。相较于使用人工的持续性支出,使用机器人更多的是初期的投入。一旦成交,那么对于工人的需求量将会急剧地下降。许多规模较大的生产制造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入到了使用机器人上。在珠三角发达的冲压行业里,工人的月薪大约为4000元,于是,用机器换人的价格约在5万到25万之间。这种数字,已成为工厂们减少工人的最基本投入。与此同时,地方政府更成为了这种人机交易的推手,政策的扶持和资金的援助,使得机器人的普及程度开始提高,开始逐步缓解了"用工荒"的难题。
  相较于人类,机器人存在着许多巨大的优势,因为机器人不存在疲劳与工作时限的限制。在冲压行业,或许一个熟练的工人的绝对速度要远远高于机器人,但是人的效率是不能够稳定保持的,而机器人则能够以一个稳定的效率进行生产。而不需要休息的特性,使得机器人可以进行24小时不停歇的生产。相较于人类员工,机器人还存在着工作精度高、品质稳定的特点,对于材料的节省和产品的合格率有着显著的提升。
  除此之外,许多工厂主机器换人的动力,在于工人工伤的风险日益增加。那些重复性高而且环境恶劣的岗位,譬如喷油、抛光等等,工人的流失率异常的高,工伤率、医疗保障的压力使得这些车间成为机器人率先进入的地方。
  随着软件技术进步和硬件的升级换代,使得机器人的使用更加的灵活。在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我们可以看到,同一个流水线上,工人通过操作机器人程序来变换生产参数,完成了同一个生产线生产不同的产品,使得工厂不需要像过去一样为了不同的产品添置生产线,极大地节约了生产成本。
  作为制造业密集的珠三角地区,机器人引入成为一个趋势。在理想情况下,再过6年时间,广州全市80%以上的制造业企业将应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同时,广州将拥有2~3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年产10万台(套)工业机器人整机及智能装备的产能。在最新公布的一份激励政策里,描述了广州到2020年的这样一个壮观愿景。
  人才培育:新机械时代的中国动力
  在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过程中,真正值得人们关心的是在机器人加入后,那些制造业岗位和从业者的命运。面对机械人时代的到来,以传统的付出劳力、重复作业的产业工人终将被机器人所取代。这是历史的必然规律,技术的革新必然伴随着生产力的解放,剩余的生产力将会失去岗位,这是中国制造业发展所必须要经历的一次阵痛。
  俗话说,不适应发展的事物终将被淘汰。在机器人时代来临的浪潮之中,想要不被淘汰,只有顺应这股潮流进行自我的提升。在机器自动化时代,工人需要保持学习的欲望。"工人不会因为新设备的到来而被淘汰,但会因为不适应或不学习而被淘汰。"以目前的工业机器人来看,其能投入生产的领域非常有限,因此新时代的"人+机器人"组合将是最普遍的劳动呈现方式。要在机器人时代保住饭碗,工人们必须随同产业一起"转型升级"。
  在新时代的"人+机器人"中,你想成为机器人的"主宰者"还是"助手"?这其中技术含量的差异将带来岗位、薪酬的天壤之别。在将来,采用机器人的生产线将形成"技术人员+普通作业员"的标配,而且未来企业对懂机器人技术的人才需求将越来越大。这种因技术水平差异而形成的岗位层次分级,不仅已在部分大企业内部逐步凸显,更预示着一个新机器人技工群体的崛起。
  然而不论是哪一种人才,现阶段的缺口都是十分庞大的。在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作为最早一批开始使用机器人的企业,他们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在2003年引进新的工业机器人时,工厂内没有能够使用、能够维修机器人的员工。而在当时,机器人还属于一个高精尖产业,在高校之中,很少有开设这一类课程的,这使得对外招聘相关的技术人才也成了泡影。面对这样的境况,他们采取了借鉴学习的方式,即外派员工赴国外机器人原厂进行学习。通过学习和交流,他们拥有了第一批的技术人才。在此之后,为了扩大这一生产队伍,他们采用了"传帮带"的模式,对企业内部的工人进行了培训,从而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源源不断地通过自身的培养创造新生血液来完成了工人的"转型升级"。
  除了这种工厂自我培养学习的方式,对于高技术人才的需求,更多的是通过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来提供的。近两年,随着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全国各地出现了"企业热、政府热、全民热、教育热"的局面,很多高校和职业院校看到了这一市场前景,纷纷开设与机器人相关的专业和方向。为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带动专业的发展,提升教师课程改革和教学资源的开发能力,丰富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学习资源,2013年11月,"全国机械行业工业机器人与智能装备职业教育集团"成立,由75家院校行业企业组成,其中包括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等46家院校,ABB、安川电机、法那科等29家行业企业。
  不论是哪种培养方式,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产生的人才数量都要远远高于世界的水准。人才的规模增长及其充分利用所产生的超过同样数量简单劳动力投入所获得的经济收益,这被称为"人才红利"。中国的高素质人才数量要大于欧美各国,而薪酬水准则只占到了他们的20%。相较于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工人技术水平要远高于他们;相较于发达国家,我们的技工工资又低于他们,这样一笔巨大的"人才红利",将替代"人口红利",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一个新的发展点,带动中国经济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从简单而粗犷的资源浪费式发展,到高效而节俭的技术型发展模式,中国的制造业将通过转型发展,进入一个腾飞的全新时代。
  黄硕旻
网站目录投稿:盼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