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个人自评的基础上还要接受下属人员的评价,最后由公司主管领导根据个人自评分和下属人员评分,结合实际情况,决定二级经理的最后考核分数。 同样,工程技术人员、销售人员和管理人员,根据他们的工作性质,确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和权重,在个人自评的基础上,由主管领导结合实际情况,给出评分,报人力资源部审核后确定其最终考核分数。 对部门的考核在年底开始,次年度第一个月15日前完成。针对不同的部门设计不同的考核标准和权重,由部门经理填写自评分,人力资源部组织相关部门打出相关部门评分,经公司主管领导根据部门实际工作业绩,结合相关部门评分,给出部门的最终考核分。 对项目的考核,在项目完成并通过验收后进行。项目经理进行自评,人力资源部组织质量部门对项目质量指标如项目质量(0.3)、项目完成时间(0.3)、用户满意度(0.3),以及财务部门对财务指标如预算执行情况(0.1),依据详细的标准给出相关部门评分,由公司主管领导根据项目的实际完成情况,结合项目部门和相关部门的评分,给出该项目的最终考核分。 2、激励制度的设计 激励制度方案的设计重点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奖励制度的设计;二是职位系列的设计;三是员工培训开发方案的设计;四是其他激励方法的设计,包括员工参与、沟通等。 一般来说公司应对员工上一年度的出色业绩予以及时的奖励。奖励制度设计的内容包括晋资、奖金和福利待遇。在晋资程序设计中,根据上年度考核的绩效和公司的晋资指标,确定晋资名单。处于原职位最高工资等级的员工,只有获得职位提升,才能晋资加薪。奖金的设计包括销售特别奖、部门经理奖和购房基金奖,以对那些做出突出业绩和贡献的员工和经理予以奖励。 我们的研究发现,在工作动机上的个体差异是明显的。比如,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两个人,洛克菲勒一生追求财富,圣雄甘地一生粗布缠身,人生目标截然不同。在我们周围,一些员工更在乎物质激励,另一些员工更在乎精神激励。但是圣雄甘地除外,不管对于谁,金钱的激励作用毋庸质疑。思考以下五个问题,有助于更好地发挥金钱的激励作用。 问题一,薪酬福利是成本还是投资? 薪酬福利既是成本又是投资。管理者的观点见仁见智。认为薪酬福利是成本的管理者自然把薪酬福利当成一个头痛,并且尽量把工资定得低一点,尽量少加薪、不加薪。认为薪酬福利是投资的管理者,自然期望通过高工资、高福利、以及奖金、加薪激励员工,并期望从此项投资之中获得回报。两种观点反映出截然不同的管理理念,导致截然不同的管理效果。 据说,把一个人从胜任加愉快的现有岗位上挖过来通常需要提高其25%左右的薪水。你给的薪酬越高,越容易挖到别人的人才;你的人才薪酬越高,越不容易被人挖走。高薪是全球著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吸引和留住精英的杀手锏之一。效果如何,聪明的你自有判断。 问题二,金钱在马斯洛(Abraham Maslow)的需要层次里属于高层次需要,还是低层次需要? 好多人羞于谈钱,似乎钱是低级的,至少不够高尚。其实,在正常情况下,金钱可以帮助人们实现任何层次的需要:生理的、安全的、归属的、尊重的、自我实现的。对于许多人,经济收入是衡量David McClelland 所谓成就动机的成就的标志。 对于金钱的追求虽然是一种外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然而,除健康以外,在魅力上能够与金钱抗衡的也许只有好的上司和好的工作氛围了。 于是,一个难题摆在了诸位HR经理的面前:如何刺激员工,使他们能按管理者的旨意工作并且尽可能减少那种"痛苦的感觉"? 心理学告诉我们,激发一个人行动的是动机,而动机的形成不外乎两方面,一是对现实事物、现实事物与自己的关系以及对自身行动及其后果、意义的认识;二是对行动对象的一定的情绪或情感。按动机性质来分,其中两项十分重要的便是对个人有吸引价值的动机(兴趣、爱好)及在完成任务后由于对活动的评价而产生的动机(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所加强的动机)(详见叶奕乾、祝蓓里主编《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91年版)。由此可见,第一种动机便是前文所述"完全按自己意愿工作",第二种便是本文讨论的主题,即如何来激发这种动机? 答案当然是激励。不过,要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专家们也提出了一整套理论,最典型的便是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此外,尤须注意的是: 其一,激励的形式应多样。口头表扬、书面表扬,以至颁发小奖品乃至奖励旅游等都可以,总之,要不拘一格。 其二,激励应及时。激励的作用往往是瞬间的,员工有好的表现,应尽快嘉奖。假如都要等到年终表扬,那么,激励的效用将大大降低。 其三,激励应逐步强化。如果决定对员工激励,那么,激励的程度必须"到位"。 总之,激励永远是有效的。要使激励有效,并非难事,但由于某些管理者太"吝啬"或者是忽略了,以至激励逐渐失去了效应。说到底,人人都需要激励;如果没有激励,谁还会干他所不愿干或不想干的事——譬如为他人挣钱这类事,谁会愿意干? 对于缺乏人才的中小企业而言,基数小但发展快、缺现金而潜力大,因此众多中小企业将吸引、保留和激励人才的目光放到股权激励上。正是没有办法拿出大量现金、通过品牌来吸引、激励高素质的人才,因此要通过股权激励方式、用企业的未来凝聚急需的核心人才,这是大型企业所无法比拟的;大企业基数大、但成长速度有限,而且既成的股权结构缺乏灵活的股权激励空间。 但是,中小企业股权激励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当然,对于那些欧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中小企业,一方面国家具有明确的法律规范、同时社会具有公司治理文化传统、还有大量的中介机构服务,股权激励可以规避诸多风险。相反,由于国内中小企业往往操作不规范,而且中小企业老板在股权问题上往往讳莫如深、密室谋划,因此往往为将来的种种问题埋下隐患。 比如,某企业引进了一位著名职业经理人,根据谈判,经理人拿出80万现金获得了几位大股东向其授予的15%的股份;但是,开始工作之后才发现现有股东与该经理人的经营思路和管理风格存在一定差异;经过将近两年的磨合以后,虽然配合逐渐成熟,但显然两者仍存在诸多问题,企业发展也并未取得预期业绩;在此情况下,经理人选择退出,并与股东就退出价格问题进行了谈判,企业支付了较进入成本更高的赎回成本,而且对企业经营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发现,股权激励必须做对、做好,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1、选对人 什么样的人才能获得股权激励?能力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更关键的另一方面是,是否认同企业的未来、是否能与企业现有股东相匹配、是否能够与企业长期共同发展。 从能力角度来看,必须是企业发展中所极度欠缺的短板,通过这种高成本的方式获得核心人才,他也必须能够大步地促进企业发展。 关键词:员工激励方法,员工激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