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亲力亲为行知课堂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摘要:在数学行知课堂中,亲密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学生关系、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更加高效,创设丰富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让课堂变成师生互动的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价值观,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关键词:行知;课堂;和谐;发展
  伴随着课改逐步推进,"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行知课堂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已经成为一线教师的共识。课堂是培养、教育学生的主阵地,课堂的和谐与否对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当今农村学校的课堂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因素,比如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等等。因此,如何亲力亲为行知课堂,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就成为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亲密师生关系,共建和谐的行知课堂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亲密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序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也是和谐的行知课堂形成的先决条件。学生往往为博取他所喜爱和尊敬的教师,对他的好感和关注,为满足与教师交往的需要而努力学习,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便是这个道理。如果师生之间形成了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合作的和谐亲密关系,学生在教育交往中就会感受到人格的尊严,体现出自主、张扬的个性,体验到人生的价值与幸福,进而发展自由的个性,形成健康的人格,这也就达到了我们构建和谐行知课堂的初衷。
  二、融洽学生关系,发展和谐行知课堂
  行知课堂和谐氛围的形成不是靠几个学生的呼应,更不是靠教师在讲台上的精彩表演,而是靠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在这过程中,教师是引路人、点拨者,而真正动脑筋、想办法的是学生。因此生与生之间融洽的关系便是和谐课堂的基础。
  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恰恰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融洽学生关系的途径。数学课堂中,"合作"主要采用的是交流合作的方式,学生之间的质疑、补充、引申也是合作的形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课题让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合作学习,大家通过相互的讨论交流,亲身体验,取长补短,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进而促进彼此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互相促进,共同进步,为学生成长后在社会中与他人和睦相处做准备。
  三、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完善和谐行知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孩子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情绪是高涨的,思维是活跃的。因此,良好的氛围是构建和谐行知课堂的关键。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在秉承这一原则的基础上,应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达到共建和谐课堂的目的。
  1、发扬创新精神,创设有趣的行知课堂情景。对事物的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能恰当地运用他们的好奇心,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那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圆的认识一课中"学生学会画圆了,你能利用画圆,创建一副美丽的图案,然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讨论探究,逐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达到探索规律的目的。
  通过这个课例可以看到,有趣的教学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热情高涨的状态下形成了积极向上、共同参与的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2、理论联系生活,用现实数学模型鼓舞学生。新课标提出的"现实数学"的观点,为广大的数学教师所接受,在此观点下的数学教学就应具有现实的性质,既来源于现实生活,又要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比如在小学高段阶教学中,可以以方程、函数、概率与统计等知识的应用为载体,以用数学知识解决经济应用问题为目的,对学生实施经济知识的教学;从量化的角度让学生理解销售折扣、利息与利率、税收与税率、股票、成本、利润和收益等概念。而在这一系列内容的教学手段上,宜采用讲授、讨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获得一定的素材,如熟知的房贷问题,购物折扣等问题,在实际的情景中去感受生活对数学知识的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和强烈愿望。
  在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联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化"思想,鼓励大家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达到和谐发展的最终目标。
  3、指導探究合作学习,增强体验氛围。探究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此外,自身的参与更能使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从而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在数学课堂中,尽可能地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掌握使用的数学方法,了解常用的数学思想。如"事物发生的可能性"问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设计多次的摸球实验活动。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再通过分析与交流即可得到正确的结论:当两种球的个数不同时,哪种球多摸到的可能性就大;当两种球的个数相同时,摸到的可能性也基本相同。
  建立和谐课堂,教师自身的素养起着核心作用。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该在自己的课堂上营造具有个人特色的课堂文化,通过自己的工作和个人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形成和谐的行知课堂氛围。
  总之,和谐的课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谐教育是一种动态的开放性的教育模式。构建和谐的行知课堂既是教学改革的目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日积月累,不断提高我们的"课感";需要我们用"思考和行动"来落实,用"实践和反思"来提升;更需要我们用自身的和谐发展去创造和谐的教学,以达到促使每个学生和谐健康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新课标解答2011年北师大版本
  [2] 小学数学教育,2015
网站目录投稿:雁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