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向前 于善军 张鹏志 "采油小站像花园一样!""这么大个儿抽油机,没想到动静这么小!"参观完地处繁华城区的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营二区丛式井组,东营市实验中学学生张伊铭这样形容。这里的采油小站和油水井,是中国石化胜利油田(以下简称"胜利油田")绿色发展成果的缩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胜利油田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打造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绿色生态型油田,把绿色低碳融入企业发展战略,抓科技支撑、抓标准提升、抓能源替代,绿色发展展现新成效,油田采出水回注率达到100%,能源消耗总量和吨油气综合能耗连续6年持续下降……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兼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胜利油田分公司代表孔凡群表示,作为国有企业,胜利油田不仅要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打头阵,还要在建设美丽中国进程中站排头、作表率。 新技术支撑颜值 2020年4月,由胜利油田牵头完成的"老油田绿色高效开发关键技术与应用"获中国石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是用技术支撑绿色高效开发的其中一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前所未有的高度,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把绿色发展作为发展理念。 胜利油田党委深刻认识到,作为国家重要石油生产基地,胜利油田必须自觉加压,对标对表党中央要求,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持续优化产能布局,强化生态安全保障,推进开发方式转变,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积极打造绿色油田,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认识的深度决定行动的力度。胜利油田把绿色低碳融入油田发展战略,全方位加力推进绿色企业建设。 不起眼的微生物,在胜利油田撬开了地下油藏"大门"。"我们有500多株不同功能的菌种,能适应不同油藏环境。"胜利油田高级专家汪卫东介绍,他们的微生物采油菌种库是国内最大的,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可以提高采收率近4个百分点。 据了解,微生物采油不掺杂任何化学剂,是典型的绿色科技。 胜利油田还把微生物应用研究向土地修复领域拓展,油田6 000立方米沉积物修复后,达到国家工业用地标准要求。汪卫东介绍,这是一项"多功能"的技术,而且微生物对油田产出液还有生物降解、生物处理的功能,目前他们研发的油田采出液精细化处理技术已实现工业化应用,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为油田年处理各类采出液1.2亿立方米,出水水质优于国家A1标准。 目前,一批具有胜利特色的关键绿色技术,为油田绿色开发带来春天的色彩。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驱油技术推广应用,为低渗透油藏的5个区块累计注入二氧化碳37万吨,封存二氧化碳34万吨,相当于近310万棵树龄30年冷杉树的年吸收量。像这样的案例,在胜利油田很普遍。 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胜利油田攻关形成了108项绿色技术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3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36件,为油田实现油不落地、气不上天、水不外排、噪声不超标提供了强力支撑。 新标准提升颜值 行走在东营市广利河湿地公园,蓝天、绿地和转动的抽油机相映成趣,吸引不少过往游客驻足留影。让人惊讶的是,就在这绿树掩映、湖光水色间,还有一个年产10万多吨的原油生产单位——现河采油厂六户采油管理区。 胜利油田党委把绿色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不懈追求"全绿""真绿"。尤其注重从经营到服务全产业链、全施工链、全管理链的管控,推行绿色生产,细化钻井、作业、采油、集输等各节点、全流程清洁生产措施,推动实现源头清洁化、生产过程减量化、资源能源利用最大化、污染治理高效化、环境风险可控化。 "在公园里采油,要求太苛刻了,连光杆上都不能有一丝油污。"面对环保高标准,在胜利油田工作了31年的现河采油厂工作人员王德华适应了好一阵。 "不是将采油管理区建成旅游区,而是要用旅游区的高标准绿色采油。"王德华介绍,他们围绕建设"地下高效采油,地上观光旅游"管理区目标,不断用更高标准、更实措施提升 "井景相融"的高颜值。 推进质量进步、标准提升,不断刷新胜利油田绿色发展颜值。在胜利油田修井作业现场,船型铁制围堰已经成为井筒产出液不落地的标配。现场作业工人介绍,过去铺设的聚乙烯防渗膜"每次作业就换一次",只能解决一时油污不落地的问题,后期回收处理降解慢。现在船型围堰"换一次管4年",从源头上避免了二次污染,且便于井筒采出液的自流、集中回收、环保处理,每年还能节约费用2 000万元。 胜利油田党委坚持用"绿色思想"引领"绿色发展",总结提炼胜利特色的绿色文化,组织开展绿色文化专题培训教育和群众性绿色创建活动,推动绿色理念宣传全覆盖,全面提升全员绿色低碳意识,促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追求"清洁、高效、低碳、循环",不仅成为每一个"胜利人"的自觉行动,更成为胜利油田高标准的示范引领。 翻开《胜利油田绿色企业行动计划白皮书》,他们分层级构建了QHSSE(质量、健康、安全、公共安全、环境)管理、监督、督查、考核"四大体系",分专业建立了作业、炼化、危化品运输等10个专业委员会,修订完善34项制度规范,制定实施137项标准提升计划…… "现在,烟囱排放比汽车尾气干净多了,比家里装修后的PM值都低。"胜利发电厂设备管理人员石天佐这样形容他们的工作环境。胜利发电厂按照超低排放新标准先后完成5台机组改造,改造后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烟尘排放浓度分别控制在每标准立方米50毫克、35毫克、5毫克以内。 按照国家环保部排放标准,胜利发电厂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严格控制在每立方米100毫克以下,这比欧盟排放浓度小于每立方米200毫克、美国小于135毫克的标准还要严格。据此推算,胜利发电厂每年减排的二氧化硫相当于再造165万亩树林,减排的氮氧化物相当于60万辆机动车一年尾气排放量总和。 新能源扮靓颜值 "不用再天天倒煤了,现在一键启动,很方便!"地处黄河尾闾的一处采油小站,副站长刘峰介绍。他在这里工作了12年,有9年时间更像是个运煤工,曾经管理的6台燃煤加热炉都被改造成了电加热炉,热得快还环保。 在胜利油区,很多油井所用的加热炉与刘峰现在管理的炉子还有不同:不烧煤,也不用气和电,而是用太阳能给油罐提供热量,这种方式要比电加热的方式更加经济,而且纯绿色无污染。 从煤炭到电,再到太阳能,胜利油田在新能源利用中的脚步一直不断向前。近年来,胜利油田积极推进节能、减排、降碳,全力打造高效低耗型、清洁环保型企业,东部油区生产过程实现清洁能源100%全覆盖。 2013年,北京、上海、广东等7省市率先针对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进行自愿减排量交易。这让手中握有油田采出水余热减排项目的勝利油田鲁胜公司看到了商机。他们将油田采出水中富余的能量提取出来用于原油生产加热,年可节省标煤2 8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16万吨。 目前,胜利油田形成余热资源的集输站及采出水处理站83座,日处理水量93万方,水温从43℃~60℃。新能源开发中心经理李景营算了一笔账,按10℃温差计算,每年可利用余热资源折合标煤达44万吨。 "绿色发展是一种发展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大家也都感受到了绿色低碳带来的实惠。"胜利油田新能源开发中心地热项目部经理张爱民介绍,他们在边远油区推广实施深层地热供暖、地源热泵冷热联供项目12个,逐渐替代了现有燃气加热炉及空调系统,年节约标煤7 500吨、碳减排1.9万吨。 "十三五" 期间,胜利油田已形成地热、余热、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储能分布式复合智慧能源新格局。他们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建设形成了乐安联、坨二站等光伏发电项目,装机规模82MW,年发电1亿度,年碳减排10万吨。 按照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体布局,"十四五"期间,胜利油田规划每年将新增装机规模100MW,围绕制、储、运、用全产业链整体规划氢能发展,试点推进清洁能源就地制氢项目落地,有序推进氢能重卡、送班车替代,实现氢能就地消纳,全力为建设美丽中国书写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