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绿色发展理念研究


  【摘 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新理念。绿色发展理念,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则,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思想的时代发展。本文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并对在此基础上催生的绿色发展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分析,探讨了绿色发展理念的一系列启示与创新。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理念是全党对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趋势性思考和判断,是基于深刻历史转型这个重大现实背景作出的、体现了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造性传承和对开创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新境界的偉大理想。
  一、绿色发展理念相关分析
  (一)绿色发展基本内涵
  所谓绿色发展,是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能力的制约下,通过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科学发展的新型发展模式和生态发展理念。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维系生态平衡是其内在的核心要素;通过绿色环境、绿色经济、绿色政治、绿色文化等实践活动的"生态化",实现天人和谐、共生共荣的理想境界是其核心内容和发展途径。绿色发展模式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一体化发展,以自然生态规律为基础,通过政府主导和市场导向,推动社会产业活动各个环节的绿色化,从根本上减少或消除污染,提高人类福祉和社会公平。
  (二)绿色发展理念的特征
  1.绿色发展的可持续性。绿色发展的可持续性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指人与自然的可持续绿色发展,内含着人与资源的可持续绿色发展和人与环境的可持续绿色发展。人与资源的可持续绿色发展指在资源极限意识的指导下,保持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积极地对自然资源展开绿色保护,树立绿色发展意识。人与环境的可持续绿色发展指在天人合一思想影响下,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指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健康、有序、全面的绿色发展,积极为后代人创造更多财富。
  2.绿色发展的协调性。绿色发展的协调性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协调。自然是社会发展的本体和基础,是物质、能量和信息之源,是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天然富源,社会发展就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实现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二是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协调。政治建设是绿色发展的保障,经济建设是绿色发展的基础,文化建设是绿色发展的灵魂,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经途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五位一体相互协调,相互影响,共同推进社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绿色发展全面实现。三是社会利益之间的协调。社会利益之间的协调指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有机结合。绿色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倡导要以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为旨归,克服短期利益和个人利益,认真反思现有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促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绿色协调发展。
  二、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绿色发展理念启示与创新
  (一)绿色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之一,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二者的相互协调、相互作用不断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其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新理念,其核心仍然是发展问题。但绿色发展强调的是科学的发展、有质量的发展,它包含绿色和发展两个方面:其一,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的历史重任难以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幸福也无从谈起。特别是目前我们仍有很多地区、很多人口仍面临脱贫的艰难任务,我们经济社会、地区之间发展仍然很不均衡,所以,发展仍将是一个长期的主题。其二,绿色是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发展的高级阶段,其核心是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长方式,解决传统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造成的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绿色发展更加重视自然生产力。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主要包括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及其关系直接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状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生态环境是生产力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自然,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失去了生态环境的支撑,生产力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本,经济发展将难以为继。但长期以来,我们把生产力理解为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过度重视社会生活。
  (二)绿色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生态理论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以辩证与实践的自然观为基本认识,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幅人、自然、社会相和谐的美好蓝图,也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指明了理论方向。马克思认为,"历史的自然和自然的历史"是相统一的,"人类要实现同自然的和解,就必须在生产活动中顾及长远后果,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恩格斯指出: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这是因为"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必然性"。毛泽东同志认识到自然生产力的重要性,他指出,如果对自然界没有认识,或者认识不清楚,就会碰钉子,自然界就会处罚我们,会抵抗。从党的十六大报告可见,我国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将环境问题提高到发展道路层面上来,指出要走一条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低的道路。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设计中,提出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新理念,将保护生产力提升到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同样的高度,为今后发展构建了美好蓝图。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为马克思主义自然生产力理论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绿色发展理念在继承"生态是生产力"这一观念的基础上,把生态对经济的意义又向前推进一步,生态不仅仅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而且还是生产力中具有驱动力量的因素,即"发展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是生产力发展的驱动因素之一。
  三、总结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研究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研究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关系研究中形成了绿色发展思想,同时在对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灾害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深化了其绿色发展思想并在对生态破坏导致的自然报复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了其绿色发展思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3]胡鞍钢.中国创新绿色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何景毅.绿色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宣言及其生态意蕴[J].经济研究导刊,2017(33)
  [5]郭秀清.绿色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解读[J].鄱阳湖学刊,2017(4).
网站目录投稿:幼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