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中的虚和实,是一对矛盾,又是一个统一体;它们在同一画面中,虚实同框,虚实相济;一般的运用规律就是虚实对比、以虚托实;最终的呈现效果是主体突出、主题明确。 第一、虚和实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面对的客观世界,其实就是实在与虚无的结合。比如,看得见的就是实的,看不见的往往被认为是虚的;物质的东西认为是实的,精神的东西往往被认为是虚的;知道的事物认为是实的,不知道、不了解的事物往往被认为是虚的;被接受和理解的东西往往被认为实的,不接受和不能理解的东西往往被认为是虚的······ 第二、虚和实是一种主观判断。尽管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实的一面同时有具有虚的一面,但是反映到人的主观感受时,虚和实就被赋予很大的主观性,这与人的认识能力、感知能力、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直接相关。 第三、虚和实是一种艺术手段。无论是绘画还是摄影还是其他,当作者和读者面对的是同样一个可见的场景时,就可以有虚实之分,作者如何主观的选择其中的元素,将有的元素表现为虚的,将有的元素表现成实的,这就是作者的艺术选择手段。诸多的事物和元素中,作者可以借助一定的手段,将其表现成主体,而将其他的表现成陪体或非主体,而且,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不同的人也会使用不同的手段,这才使得我们的作品不至于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也就因此造就了不同风格、不同特点作品。 那么,如何实现摄影中虚实并存和对比呢? 1、构图的选择。构图的选择是基础的手段,什么内容可以纳入画面,什么内容必须移出视野,这是构图的选择;结合角度、距离等等手段的使用,构图选择主体,主体表达主题;让主体如何占据"有利"的位置,是画面的中间,还是左右的"黄金点";等等,所有的努力都是围绕着主体在进行。考虑以上这些摆布的时候,也是为了接下来的拍摄中,更好地拍"实"他,而拍"虚"把其他的元素。 2、用光的选择。用光的配置也得围绕主体转,让光线为主体服务,保证能把主体拍摄得很实很实。 3、光圈的选择。光圈的运用是有效的手段,使用的的原理就是小光圈大景深、大光圈小景深,一般都是使用较大光圈来完成拍摄,使得除了主体之外的元素能虚则虚。 4、点对焦的使用。结合点对焦的运用,将对焦点对着主体或主体的出彩处,避免使用多点对焦,这样才能使得主体更实一些、非主体或背景更虚一些。 5、后期的处理。如果觉得前期的拍摄,虚与实还不够对比,可以借助于后期的一些手段,进一步加大虚与实的对比。 当然,虚实对比也只是一部分情况下的需要,不是所有的摄影创作都要去使用这一手段。 我是优质摄影领域创作者,欢迎关注《拍客张光林》,感谢点赞和转发,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