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9年美国制造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以来,机器人在日本、韩国、德国等工业化国家得到大规模应用,并且越来越朝着"小而有力""聪明好用"的方向发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以机器人为代表的自动化也时常被视为与工人争抢"饭碗"的"元凶"。 在工业生产方面,机器人一直拥有"超人"的优势,这不仅体现在作业的高效率、高精度、高可靠性方面,在耐疲劳、连续作业等方面也明显优于人工。也正因如此,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机器人正在逐步取代人工,成为科研、制造甚至服务业的"主力军"。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于海斌认为,未来,随着机器人智能水平和作业能力的提高,机器人将更多地代替人的工作,这种发展趋势十分明显。 1811年的一天,在工业革命的诞生地英国,一个名叫内德·勒德的失业纺织工人带领其他失业工人捣毁了被他们视为罪魁祸首的纺织机。自此,仇视新奇发明乃至科技进步的人有了一个特别的称号:"勒德主义者"。200多年后,相似的一幕在英国重演。2014年4月,伦敦地铁员工举行罢工,抗议伦敦政府地铁"自动售票计划"。该计划将导致960名员工失业。机器人会取代人吗?许多人都有此疑问。 "机器冲击的不是就业市场规模,而是就业市场结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人员黄阳华表示,这种失业被归为"结构性失业"。应对结构性失业,要从经济结构和社会保障两个方面认识。一方面,要缩小第二产业规模,扩大服务业规模,劳动力会在这个过程中被逐步吸收。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强社会保障网络,保障低技能工人的基本福利,通过多层次的培训体系增强低技能工人的再就业能力,满足新产业变革时代的用工需求。"德国正在推行的‘工业4.0计划,内容之一便是构建终身学习计划,延长工人的职业生命。" 专家认为,在短期内,机器人可能会抢走一些工作机会,裁员在所难免,但从长期和全局来看,机器人不但不会抢走工作机会,反而还会创造大量就业。 从犁杖到水车,从蒸汽机到机器人……千百年来,人类无时不在为将自身从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而努力着。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注定会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取代人工。不过,在机器面前,人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未来的世界,也必定是人与机器协作创造出来的世界。用双手生产价值的愉悦感,用智慧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使命感,是人类特有的情感和收获,这些永远不会被机器剥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