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委统一部署,根据市委、双山镇党委要求,主动认领、全面接收、举一反三,经过全面自查共认领问题4个,其中,个性问题1个,举一反三对照整改问题3个,下面将有关情况提交大会进行评议讨论。 一.认领的个性问题 (一.认领的个性问题) 1.慢病服务管理有的仍停留在签约阶段。第三方评估调查的373户慢病患者中,19.57%不知道慢病救治政策,28.15%反映未得到过慢病救治。实地访谈中,多名村医、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不清楚本地关于慢病救治相关政策或规定。(省成效考核反馈问题:健康扶贫方面:慢性病救治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群众知哓率底,国家脱贫攻坚考核通报指出,慢病服务管理仍停留在签约阶段。有的慢病患者不知道慢病救治政策,还有的慢病患者反映未得到过慢病救治。实地访谈中,多名村医、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不清楚本地关于慢病救治相关政策或规定。省第三方考评发现,慢性病签约服务流于形式,被访的37户建档立卡户中 有28户患有慢性病,有22.22%的反映自已未享受到慢性病救助政策,有ll.ll%的农户不知道慢性病救助政策。) 整改措施:进一步加大健康扶贫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健康扶贫政策知晓率。确定5―6月份为健康扶贫政策宣传月,利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开设健康扶贫专栏专题;利用公共卫生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健康扶贫政策;将健康扶贫政策宣传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开展培训式、有奖问答式政策宣传;组织编写《双辽市健康扶贫政策解读》,以通俗易懂的漫画形式宣传省、市健康扶贫各项政策;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宣讲,组织驻村工作队、包保责任人逐户讲解,确保每一户都有一个健康扶贫政策明白人。 (二) 认领举一反三对照整改问题 1.认领的举一反三对照整改问题 政策宣传还需加强。2017年扶贫成效考核指出,吉林省需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2018年考核组入户调查发现,有17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对补助标准不清楚。11户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贫困户对教育资助政策描述不清。 整改措施: 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新媒体等平台,通过宣传栏、横幅、标语、微信、电视等多种方式加强教育扶贫政策宣传,适时开展送政策下乡,提升基层干部和贫困群众政策知晓率,确保扶贫政策进村入户、深入人心。 2.认领的举一反三对照整改问题 2015年9月,安图县财政拨付石门镇90万元扶贫资金,支持镜城村建设水稻育苗大棚和购买化肥。由于审核监管不严,有29个非贫困户也被纳入项目支持范围,无偿占有水稻育苗大棚和化肥,涉及扶贫资金25.95万元。 整改措施: (1)严把资金使用发放。严格执行《财政部关于全面加强脱贫攻坚期内各级各类扶贫资金管理的意见》和《四平市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实施细则》等相关文件要求,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严把资金发放程序和发放条件,加快扶贫项目实施进度和资金拨付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落实公开公示制度。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保障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3)强化资金项目监管。加强对扶贫资金专项审计和资金使用成效的监督,对违规违纪违法使用扶贫资金的,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 3.认领的举一反三对照整改问题 带贫减贫机制不健全。第三方评估发现,对贫困户的带动方式主要是发放补助,并未形成稳定产业,实现家庭收入有效增长,难以为贫困户持久脱贫提供稳定支撑。有的产业扶贫存在"一分了之"问题。对龙井市、和龙市120户贫困户走访发现,贫困户家庭收入主要以产业效益分红为主,未建立有效的产业带贫机制。有的贫困户缺少种养技能,导致发放的种畜被吃或被卖。 整改措施: (1)编制下发《双辽市产业精准扶贫规划(2019-2020年)》,强化因乡因村因户施策的政策保障。 (2)总结推广龙头企业+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等扶贫模式。深入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提升工程,积极推进林特产业提质增效,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创建扶贫产业园。(3)采取股份合作、订单帮扶、生产托管方式,推动贫困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稳定、互利的利益联结机制。 (4)开展电商产业扶贫,加强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光伏产业,有序推进光伏扶贫项目建设。积极开展文化旅游产业扶贫。 (5)引导金融机构以支持产业扶贫为重点,加强对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帮扶主体的信贷支持。 (6)按照《吉林省扶贫产业保险实施办法(暂行)》要求,将贫困户的种植产业、扶贫产业设施纳入保险范围,以国家和省现有共同补贴的农业种植方面6个保险品种为基础,结合各地和贫困对象实际,实行建档立卡贫困户"6+N+1"保险模式。 (7)从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村组干部、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中遴选一批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提升产业扶贫、精准脱贫质量,强化产业扶贫能力和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