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火枪手》,又译《三剑客》、《侠隐记》,是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的代表作之一。该书曾五次被翻拍成电影作品。故事主角为达达尼昂,三个火枪手分别是阿多斯,波尔多斯,和阿拉密斯。 这部历史小说以法兰西国王路易十三朝代和权倾朝野的红衣主教黎塞留掌权这一时期的历史事实为背景,描写三个火枪手阿多斯、波尔朵斯、阿拉宓斯和他们的朋友达尔大尼央如何忠于国王,与黎塞留斗争,从而反映出统治阶级内部勾心斗角的种种情况。小说时间起止是1624-1628年。 故事内容是没落贵族出身的达达尼昂到巴黎投军,加入国王路易十三的火枪手卫队,和其他三个火枪手成为好朋友。他们为了保护王后西班牙公主安娜·奥地利的名誉,抗击红衣主教黎塞留,击败黎塞留设置的重重障碍,前往英国,从白金汉公爵那里取回王后的钻石,挫败了黎塞留挑拨国王和王后的阴谋。 为了写《路易十四史》,大仲马在皇家图书馆搜寻资料,意外地看到了一本《达尔大尼央先生回忆录》,像那个时期的大部分作品一样,这本书是在阿姆斯特丹的红石书店出版的,因为那个时期的作者既要坚持讲真话,而又不想去巴士底狱或长或短地蹲上一段时间。达尔大尼央叙述他初次拜访国王的火枪队队长德·特雷维尔先生时,在候见厅里遇到了三个年轻人,他们当时正在他请求得到录用的这个著名的部队里效力,名字叫阿多斯、波尔朵斯和阿拉密斯。这三个外国名字引起了大仲马的注意,不过是些化名,是达尔大尼央用它们来隐瞒一些也许非常显赫的人名,要不然就是用这些名字的人自己在由于一时任性,由于心怀不满,或者由于缺少钱财而穿上普通的火枪手制服的那一天挑选的。直到有一天,作者在当代作品中找到了与这些曾经引起好奇心的、离奇的人名有关的记载。 《德·拉费尔伯爵先生回忆录——有关路易十三国王统治末期到路易十四国王统治初期的这段期间在法国发生的几件大事》。这部手写本是大仲马的最后希望,在翻阅中在第二十页发现了阿多斯这个名字,在第二十七页发现了波尔朵斯这个名字,在第三十一页发现了阿拉密斯这个名字。大仲马有句名言:"历史是什么?是我用来挂小说的钉子。"《三个火枪手》正是挂在1625年到1628年这段法国历史的钉子上的一部优秀小说。 当时,以天主教为主的法国开始了宗教改革,由此,新教势力日益强大,并占据了不少城市,形成国中有国的局面。为了法国的统一和政权的巩固,1625年,红衣主教亲自指挥军队攻下了新教的最后一个堡垒——拉罗舍尔城,从此剥夺了新教的政治特权。这段历史是当时法国重大的政治事件,本书以它为背景,却不拘泥于历史,把历史中出现的事件和人物加以升华,演化成了一部波澜壮阔、激动人心的文学巨著。这也是大仲马一贯的写作风格,他热爱历史,却不拘泥于历史。 大仲马于1844年写就《三个火枪手》,并于当年的3至7月间在巴黎《世纪》报纸上连载。 《三个火枪手》等作品都是以法国、英国宫廷大臣的斗争为背景展开故事情节的。尽管大仲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完全恰当,对历史事件的描写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但从总体上看,他的历史小说仍像一幅色彩绚丽的画卷。 在《三个火枪手》中,达达尼昂离家后第一次与人打仗被人击昏了。当他醒来的时候看到那个向他挑衅的鬓角下有一伤疤的陌生人同一个美丽的少妇在谈话: "所以,法座吩咐我……"车子里的贵妇人 "……立即回英国去,倘若公爵离开了伦敦,就直接向法座报告。" "还有其他的命令呢?"那个美丽的女旅客问。 "全封在这只匣子里,过了英吉利海峡再拆开看。" 这谈话的一对和他们谈话的内容都是一系列的谜。人物性格比较简单,有时也不统一。《三个火枪手》中的四英雄同《布拉日隆子爵》中的四英雄就很不一致,不过这一切都不能掩盖总体上的优点。 由于《三个火枪手》是作者应报社所写的连载小说,因此,它的显著特点是:开门见山,情节生动,对话有趣,而且每段都留下一个悬念,以引起读者欲罢不能的阅读兴趣。 大仲马把许多既有密切联系而又独立成章的小故事编织在一起,如白金汉和王后的爱情、阿多斯的不幸婚姻、费尔顿的受骗上当、达达尼昂和米拉迪的纠葛……使它们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惊心动魄的事件。 大仲马 作品虽然属通俗小说,但是,文字相当讲究,华丽而不艰涩,风趣而不粗俗。作品从不同角度或多或少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揭露了统治阶级人物之间的伪善关系,也是它至今仍有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个火枪手》的主要文学成就,在于它塑造了一系列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达达尼昂的机智勇敢、重朋友之情,阿托斯的处事老练、嫉恶如仇,波托斯的粗鲁莽撞、爱慕虚荣,阿拉米斯的举止文雅、灵活善变,米莱狄的年轻美貌、心狠手辣,红衣主教的深不可测、阴险奸诈,博纳希厄太太的纯真善良以及她丈夫的愚昧可笑的性格都活生生地跃然于纸上,表现得恰到好处,淋漓尽致,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向人们展示了当时法国社会的宏伟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