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解说员: 一座西南边陲小镇,飞跃发展的革命老区,历史上繁荣的"马店经济",历经岁月的古建筑,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亟待拯救的地方民间传统文化,让我们再次踏上蜿蜒崎岖的骡马古道,触摸历史文化遗留的痕迹,品味演绎了百年的乐熙土戏,重温坚韧不屈的老区精神,聆听那些动人的故事... ... 片头题字(德厚故事) 解说员: 解说员:现在,德厚镇共有3万6千多人,辖德厚、乐西、朝阳、乐龙、水结,铁则、大龙、感古、明湖、湖海、以诺、菲古、以奈黑、亚拉冲等14个行政村,96个自然村,143个村民小组。 五马归槽灵杰地,生意如何看夜中。 小贩摊点满街摆,铺面灯光照夜空。 叫卖声音不绝耳,追逐打闹群孩童。 茶馆里面唱滇戏,川剧广调惹客哄。 丑夜时分稍平静,五更又听人骡涌。 第一部寻根本 溯源头 解说员: 据考古专家初步对德厚河谷中的小龙古墓群进行调勘,早在西周中晚期至春秋初期,德厚河谷地区已有人类居住。少数民族的祖先先后来到了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从小龙村古石桥,到曾经烽烟四起的营盘山,他们与德厚的命运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成为千年不断的缘分。 水流,总给人灵性的触感,德厚河源自文山市老君山自然保护区西麓,经期乌、铁则、大龙、德厚、乐西、朝阳等地,另有中游双龙潭、大龙潭、小龙潭等泉点汇入,成就了一条千年流淌不息的生命之河。她贯穿德厚坝子,似一条苍龙,德厚因水而美,因水而活,因水而神秀。 广阔的山水美景启迪了德厚人民宽厚朴实和博大胸怀。 在清朝的《开化府志》中,德厚河被认定为盘龙河的主流。是文山的母亲河――盘龙河的主要源头之一。 第二部分:马蹄响 四方至 解说员: 德厚镇位于文山市西北部,距文山市区52公里,东接红甸乡、马塘镇,南连薄竹镇的乐诗冲,西接蒙自县的老寨、鸣鹫乡,西北与砚山县的阿舍乡、平远镇接壤,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其一直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因素。 云南层峦迭嶂,沟壑纵横,山路崎岖。自古以来,物资运输完全靠人背马驮。马帮,就是对一群赶马人按民间约定俗成的方式组织起来的骡马队的称呼。每个马帮都有一个德高望重,智勇双全的人负责组织管理,这个人就叫"马锅头"。马锅头旁边都有几个副手,这些副手叫"二锅头"、"三锅头"等。其他的赶马人统统叫"赶马哥"。 解说员:悠悠马铃,绵延长途,伴随着这条山高水长的古道;咯哒咯哒的马蹄声,一支又一支的马帮列队前行。抬头,有清晰的方向;低头,有坚实的脚步;回头,有经历过的故事与惆怅。 柏兴国讲述四川街: (加年份)德厚这一个交通枢纽重镇,召引了四方八面的客商和游民,越来越兴旺繁华。特别是四川、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市的客商都到过德厚做生意,有不少的人还留在德厚安家落户。尤其是四川人为多,他们相互绍介"一拉一"、"二拉四"慢慢地形成了一条街――四川街,他们起初端簸簸,行走吆喝,卖点针头线脑、杂货、疮药、灭虱药等生活用品,逐步发展成为经营洋纱布匹的坐商并形成商业四川街。 解说员:四川街的老前辈都相继过世了,但四川街的风貌依然存在,老前辈的精神犹存。四川街人那种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同舟共济的精神及各个家庭的优良家风,能一代代传下去。 第三部这方水 这方人 孙玉发讲述: 德厚地灵人杰之地,孕育了许多仁人志士,他们忧国忧民为国家变革为地方百姓民生作出贡献甚至奉献了生命。 如在国民革命时期,1906年投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的岳昌候(字文伯);1916年参与创建"文山四县联合中学"(现文山州一中前身)的陈子鉴;1918年从"云南讲武堂"毕业从军,后毅然参加解放军的岳少华等。 党员吴澄开展隐蔽战斗的地方。 后来的事实说明,当年地下党播下的火种会越烧越旺,你看德厚涌现出的这些赴汤蹈火的人: 1932年8月,德厚人共产党员陈德信在昆明被国民党捕击毙,献出年轻生命; 1937年,29岁的游击队长周小友被杀害; 1940年9月,为抗击日军飞机轰炸重庆,新婚度假的飞行员,年仅22岁的段思问急返岗位驾机升空与日击作战,不幸牺牲。 还有投入参加抗日队伍,参加解放军,在党的培养下成为将领的陈德懋、王松青也是德厚街生长的人。 新中国成立后,为抗击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德厚又一批好男儿赴朝打击侵略者,他们是王云鹏、王辅臣、许应明、王正平、张守康、羊正安、戴春福、沈云利等,王云鹏在朝鲜战场上献出宝贵生命,获烈士称号。抗战四年后,他们服从国家安排,默默地为社会奉献着余热,直到安详地离开人世・・・・・・ 第四部分:古遗迹 旷世鲜 解说员: 乐熙土戏是现今保留比较完整的壮族传统艺术,清光绪年间有"追召土"、"荣考吭"、"咙哩"、"咙阿西"四个唱腔,在每年春节期间演出,主要是用于祈求神仙保佑大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从简单的戏剧演唱,发展成为文山州壮剧中为数不多的优良剧种,被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认定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戴正义作为乐熙土戏的第八代传人,被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认定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说,"这些年,村里外出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愿意参加土戏演出的人越来越少了,这些老辈子传下来的东西就要消失了。" 孙玉发讲述德厚过去有的和现存留的古建筑: 德厚至今仍留存着参玄洞、文武庙、乐熙石阙、白塔绿萝寺、文昌宫、化缘洞等古建筑, 参玄洞位于观音山上,洞里还有很多能证明参玄洞曾经辉煌的名人书法石刻和匾牌。 德厚下寨文庙、武庙 教育基地"。 解说员: "保村庄千年是福主;佑黎庶万载为神仙。"这是刻在乐熙石碣上东面门的对联,石碣建于清嘉庆二十年,在乐熙村北青龙山上,石碣台基呈正方形,高55厘米,上建一石座,顶置石雕宝珠一颗。石座四周刻春牛图、云朝龙、蚌、螃蟹、山羊、荷花等图案。西门对联为: "凛凛威风群雄俱伏首,巍巍德赦万姓盖归心。"从石碣对联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是乐熙祖们求上苍保佑平安祭祀的地方。 解说员: 乐熙白塔与石牛 历史上德厚坝子经常爆发洪水,河谷被淹成一片泽国,满坝的稻谷一夜之间就被洪水全部卷走。清嘉庆二十年,乐熙人在村东山顶上修建一座石塔用于镇水,塔高2.4米,亭基占地9平方米,建塔石材为白色,取名"白塔"。和白塔一起镇水的,还有白塔山下的石牛。 第五部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安宁 解说员: 在这里他们和谐共处,在这里他们用歌声吟唱着希望、在这里他们用脚步舞蹈着梦想、用勤劳塑就桑田,共同谱写一曲德厚绚烂的歌谣。 弯曲的德厚河水悠悠的流淌过每一个民族集聚的地方,见证着各民族文化进程。他们有的靠蜿蜒水而居、有的依秀美山而行,有的在平坦坝子里安享富裕。每个民族都带着敬仰的生活信念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绽放着光彩。 沿水而居德厚壮族有两个支系,一个是壮族的"土族"支系,另一个是壮族的"侬族"支系。他们有着独特的民族语言,标志性的民族服饰,壮锦、银饰、雕刻等传统工艺让这片土地熠熠生辉。 (镜头推出盛装侬族和土族少妇劳动的场面) 依山而行苗族更多用音乐讲述自己的故事。芦笙、横箫、直箫形成的旋律缓缓的飘过山林、越过河流.....为德厚这片土地带来律动的和弦。 柏华林讲述德厚地区的傣族 德厚的傣族分布在德厚上寨、下寨、坝头、朝阳等村寨。黑傣是当地土著民族,他们不仅爱国爱家,遵纪守法、团结邻里,崇尚礼仪、勤劳善良、热情好客、能歌善舞。他们古老的黑色服饰,人的头上是一片蓝天,只要将象征家的房子顶着走,无论迁往何处,都会有安身立命之地。所以称为万事不求人,顶着房子走的民族。 解说员: 政府不断推出的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等政策,为各民族的繁荣和开放带来全所未有的和谐。 2018年,蒙文砚高速公路横穿德厚,连接文平高速、广昆高速,从此德厚人以更快的速度、更广的视野看到世界,一步步实现着经济社会腾飞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