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一些人好些时日不见了。朋友的身份逐渐模糊了。习惯长时间的不联系。突兀地扰人清乱亦是不好的。偶尔会想起一些细微的过去了事儿,时间之水洗涤不去的、留存下来的亦便是曾经了。 曾某人家乔迁那当儿,2010年已然临近尾声了。多年靠蹭饭过活的她籍此感恩回馈,于是广施江湖请柬。悉数受邀前来的尽是恰当年的同学少年。自然,我亦受到惊宠。从偏远的乡里赶过去,在镇上与李清照会合,飞灰扬尘,同往。 刚下公交,看见曾某人喜颜悦色来接我们了。慌乱拘束地流走在人群里,跟熟悉而又陌生的人点头、微笑、很少动言语。依旧有一份高傲的自卑。又是那样一些人的喧闹喧闹。仿佛回到高中时代的生日聚会。 圆转的酒席上,菜食大方漂亮,一色一样白净的大盘子装点着。份量足实,内容倒是寻常人家待客的家常菜一般说不出新意来。烟酒槟榔饮料也是俱全的。除例白酒,其他的均被分食。抽烟的老气横秋地嚼着一口槟榔渣,一副世事皆穿的模样。喝啤酒、饮料的:男的娴熟,女的端正。这些套路下来,话匣子就不只是寒暄。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都是大学里的那些事儿。大多雷同,每个人接着话茬像接力赛似的往下播报。余下的人负责添枝加叶,把一个平常的逃课像滚雪球一样无限蔓延到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轮到我说时,轮开嘴角粗茶淡饭地笑着,慢热地附合一句寻常对答。而后,安静自处地坐在椅凳上规矩地吃食。看着接下来那个谈吐生风的人。 泼墨最多的当然是大学里那些离奇混乱多角恋的爱情故事。仿佛这些年来的大学生活里能让我们见识最多的只有这些了。言语着,最后各怀鬼胎,心照不宣地瞟着高中时代貌合神离又藕断丝连的情路男女。当事人淡定自如,一一回答那些曾经疑是神秘的细节。然后等待我们捧场似的起哄。现场热闹得像开记者招待会一般。 一局饭下来,吃食的时间远远少于谈聊的时间。而谈聊仿佛又是这样一个聚会的终极意义。接下来,自然是当年最会闹热的人,提出了许多饭后的活动安排。首站一中。当年在此度日如年,如今竟归心营营。一排人。男女间褪去羞涩的自然大方,拍照。女孩子亲昵攀谈,时而望着夕阳西下里,篮球场上箭步飞跃的男孩子。黄昏将近,余辉刚好沉淀下来。像多年前的无所事事的周末。再回首,那些事已了如烟痕。刚好应了一种心情。时过境迁。 晚上又是一顿吃食。酒桌上烟酒依旧你来我往,一色一样的话匣子。肚子里的酒液发作了,仿佛在沉闷的心脏里投下了一颗炸弹。慢热的我有点胡言乱语了。万幸没有自我言语得颠三倒四。还能将众人抛过来带有"陷阱"的话茬踢回去。坐在我旁边的不远的曾某人献酒最殷勤,自个儿不喝,一心一意很够意思给人下套。我的杯子一直处于"近酒酒杯先得酒"的状态,如同我的人。 大家醒着,就我醉了,我真傻。醉眼里,倒影着这个呆了七八年的破烂混乱拥挤的小县城。心情糟糕极了。原因不明。 KTV里。各色的喉咙打开喧嚣的通道。犬马声色。喧宾夺主将原声掩盖。恰似一个接收信号不好的寂寞的电台。陆续有人进来:陌生的,熟悉的。又陆续有人出去:熟悉的,陌生的。人烟散去,果皮纸屑混乱狼藉。寂寂寥寥的时候,王木木也来了。压轴的仍是不变的《朋友》。切换到这首歌时,却不知道是谁点的。那些同来的人都已纷纷离场。 "好了,再见。"惯性地挥手,笑。 "再见。" "朋友还没唱呢?"我寂寂然地说(甚至不知道我所说的这个朋友究竟要不要加书名号)。离开的心意已决,挽留象征一种形式。只不过是早已预料一哄而散而已,一、两年前已是各奔东西。现在聚起来再散开只是一场仪式。 "好了,下次吧,再见。" 我朝那扇门挥挥手。门自动的合上了。 我同王木木扑哧地一说:"朋友没唱完的,我们唱吧?" "嗯。"她刚参加完县里首届春晚回来,一脸倦色地应诺着。 话说李清照在此次餐桌上,故人初见又逢君。厮君正是"胡兰成"(此"胡"非彼"胡",少了"彼胡"的才情,却有之一样的性情。)。她当日表面虽平静若水,内核里自然受了刺激。回来便伏案疾书。写了一些近于自我控述和感人肺腑的文字。一个女孩子的旧有的原始的心思。透着半分薄凉,又带着半分含蓄的情愫。同时,亦凸显了她很高的文字造诣。我"好事"般没心没肺地送她"李清照"的"雅号"。其中的隐喻都是从朋友身份的角度出发规劝的,并无讽意。她尽管如此这般,而胡始终不领情。更甚者做了一番姿态,不知从哪里拣来一些古旧的话语,将李清照莫名其妙的拒了。但意思还是从中可窥一二,可表示为:再见。 又逾半年,李清照内核里的岩浆再一次喷薄而出。而"此胡"似"彼胡"拒"张"一样客气坦然推拒了。已近"千苍百孔"的李清照。"千苍百孔"却再也喷不出炽热的岩浆来了。终于怀着"该走的就让它过去吧"心境地说:"好吧,再见。" 毕竟再过些年,谁又会记得谁。还不如早点说:"好了,再见。" 而对于这样一场安排的巧遇,曾某人竟引以为豪。我顿然自觉:原来没心没肺的人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