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摩拜、ofo外,哈罗单车是第一个拿到C轮融资的企业 在一线市场被ofo、摩拜围得密不透风之时,哈罗单车选择了"农村包围城市"之路。 经过一年的发展,哈罗单车已先后完成A、A+、B、B+四轮融资。COO韩美称,目前哈罗单车已经进入国内100多座城市,投放了300多万辆共享单车,日均骑行订单突破900万,注册用户数超过4000万。 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采访了哈罗单车联合创始人李开逐和COO韩美,探寻哈罗单车为何未将"战火"烧到一线城市。占领长尾市场 哈罗单车第一个"攻入"的城市是苏州。然而,作为旅游城市的苏州,政府对共享单车的把控相当严格,最终哈罗单车的投放以退场落败收尾。 让哈罗单车看到希望的城市是宁波,在该地投放后,整体效果即用户使用频率、后期反馈、营收都非常好。这让团队更加坚持初衷,希望能够在未来占领长尾市场的念头也变得愈加坚定。 对于出行领域,李开逐早已关注良久。团队之前曾做过智慧停车项目"车钥匙",然而因经营途中遇到了客观无法解决的困难(当时整个市场形势无法预估)便开始关注其他方向。 2016年下半年恰逢共享单车大热,团队先后对200多个城市进行了调研,并于9月启动哈罗单车项目。 为争取更多二线、三线城市长尾用户群体,哈罗单车在初期便制定了车辆管理的系统化解决方案。今年3月,哈罗单车"电子围栏"在厦门集美地区进行试点运行。"电子围栏"的使用让二线、三线城市政府对单车的管理态度变得越来越明晰,这为哈罗单车接下来入驻其他城市增加了信心。 与此同时,李开逐告诉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为了更符合管理要求,哈罗单车还上线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哈勃系统",主要用来实时监控和管理运营中的车辆。据实施的效果来看,这套系统对运维工作指导、用户骑行数据分析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据悉,哈罗单车已与40多个城市达成智慧交通出行层面的合作,将参与或主导这些城市的智慧交通运营。COO韩美称,目前哈罗单车是独家运营城市数量最多的共享单车企业。这些独家运营城市基本都是中小城市。底层技术上的不断布局让哈罗单车在共享单车行业的运营优势逐渐凸显出来,也让李开逐坚信,在共享单车长期的发展上,生态系统的管理和运维将通过技术手段往更高效率和更节约成本的方向发展。 6月,哈罗单车新打入30多个城市,也包括东营这种高铁还未开通的四线城市。在接受威马汽车B+轮战略投资后,双方联合推出了"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的业务新模式。随着二线城市逐渐成为众多玩家的聚集地,哈罗单车希望在竞争格局中建别人无法轻易攻破的壁垒。过度竞争或将致集体无法盈利 如所有大热的风口一样,共享单车行业在短短一年内涌进了数十家创业公司。经过一年多的"烧钱大战",整个行业的盈利仍遥遥无期。 之所以仍看不到盈利的希望,最大的原因在于行业目前处于过度竞争局面。"目前大家都无法盈利,但野蛮竞争的阶段快过去了,市场正逐渐进入更为理性的阶段。"李开逐告诉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 除了各公司在不断烧钱占领市场外,近半年来政策也日趋严格。今年7月,杭州市城管委与在当地运营的9家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即共享单车)企业进行约谈。摩拜、ofo、酷骑、hellobike、由你、永安行、小鸣、优拜等8家企业代表出席,骑呗缺席。 今年以来,杭州市城管系统针对互联网单车无序投放、违规停放等问题,先后67次对相关企业进行约谈,对6家企业的9起违法行为立案查处,共发出10份接受调查通知书,对6家企业作出罚款、责令整改等处罚。 面对即将白热化的竞争环境,很多共享单车企业都在寻求"曲线救国"之路,除了部分共享单车企业转战三线、四线城市外,选择出海发展的企业也不在少数。 对于在国内占领100多座城市的哈罗单车而言,起初也有这样的想法。李开逐团队曾对海外市场做过一番调查,然而他发现,海外的投放规模、需求规模等远不如国内发展快速,相对国内而言,海外市场的规模体量并不大。这让哈罗单车团队打消了出国的念头。"至少短期内哈罗单车的重心依然在国内。"李开逐补充道。 李开逐告诉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哈罗单车也在尝试运营共享电单车业务,把共享单车的服务范围通过共享电单车逐渐扩大化。 不过,共享电单车的运营成本将比普通的共享单车高,需要更换电池,损坏率也会更高。"这也是摩拜、ofo不做电单车的原因。"一位业内人士分析道。 但李开逐相信,共享电单车最终会给社会带来价值,政府也会愿意在规范指导行业有序发展方面为企业提供帮助。 此外,李開逐还透露,目前公司C轮融资已确定,或许在本月底将公布于众。这将让哈罗单车成为继摩拜、ofo之后第一个拿到C轮融资的共享单车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