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浅谈中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路径


  摘 要:随着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持续深入,探讨中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成为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话题。本文对中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核心素养 培养路径
  近年来,核心素养是职业教育领域讨论的重要话题,它深入回答了职业教育"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引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一、中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建构了三大领域六个指标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总框架,回答了"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为谁培养"这三个重大问题,为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方向。
  笔者认为,中职阶段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源自于国家对当下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期盼,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一方面中职学生缺乏必备品质,如个人素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等;另一方面,中职学生缺乏关键能力。工业4.0时代,经济社会变革加剧,社会发展所需的岗位技能不断更新,如果没有不可替代的关键能力,很容易被社会淘汰。
  因此,中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中职阶段经过学习以后形成的,适应社会和企业用人标准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中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重要
  地位。
  1.符合学生的成长需要
  中职学生年龄普遍在16~18岁,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是学习的黄金时期,他们对整个世界和社会的认知往往是模糊的,有的甚至是片面的。他们大多智力水平正常,身体发育良好,但他们都是中考的落榜者,感觉自己上职业学校是矮人一等,也是不得已的选择。这部分中职学生在心理特征方面表现为自卑、懦弱、依赖等,缺乏自尊、自信、自立;在学习上表现为厌学情绪严重,缺乏学习的动力;在动手操作方面表现为懒惰,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因此,在中职阶段,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校企深入合作,产教融合深入推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等主题教育,培育和践行中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既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理想,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
  2.符合时代变迁的新需要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精准扶贫""一带一路"等重大国家战略的提出,加大了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提高了中职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要求,为缓解"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避免掌握知识技能却不能胜任工作的尴尬情况,中职学校应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职业核心素养,主动适应现代产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要,切实加强学生思想品德、职业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唯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符合时代变迁的新需要,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奋力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学校办学方向和办学水平的标志,更是学校社会价值与社会地位的支撑。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虽然取得了许多进展,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目前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仍是薄弱环节。但是职业教育是任何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因为职业教育是培养直接为社会创造财富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教育,承担着满足社会建设和发展需要的重任。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职业教育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当前要着力破解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对于优质、多层、多样职业教育的需要与职业教育发展不强、不优、不活之间的矛盾,奋力实现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就要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导向,将其作为实施职业教育"奋进之笔"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
  三、中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路径
  1.发挥课堂教学优势,建立核心素养课程体系
  课程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主阵地,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必须扎根课堂,依托课程。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一方面,在开设好德育、艺术、体育与健康等课程的基础上,积极建立职业素养课程资源开发机制,围绕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习惯、职业技能、职业规划、职场礼仪、创业创新、法律法规、心理健康、学校文化、公益服务等方面,开发让学生动手动脑、学生真心喜爱并能终生受益的职业素养校本课程。另一方面,要健全专业教育与职业素养提升相融合的培养机制,挖掘基础课、专业课、技能课、实训课的德育资源,在专业教学中体现职业素养培育要求,在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科学素养、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2.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实现
  核心素養教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通过课程、教学、评价以及教师培训等多方面的融合。其中,教师的素养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能否真正落实核心素养教育。中职教师作为整个中职教育的核心与关键的一员,其自身的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会深深影响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实施与开展。中职学校要充分发挥校内德育管理干部、班主任、德育课教师在学生职业素养提升中的主力军作用,通过岗位培训、主题沙龙、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优秀教师"示范课"等形式不断提升德育工作队伍的专业水平,进而有效提高他们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能力。
  3.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中职学校要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开展校企合作,要以现代学徒制培养、订单培养、冠名培养等校企联合培养人才项目为载体,将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和职业素养提升有机地融合,将职业素养协同培育作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形成多方参与、共同建设、充满活力的职业素养协同培育机制。一方面,从校外聘请一批企业家、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优秀校友等担任学生的"职业成长导师",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等活动,增强学生对职业素养的理解,实现从"学校人"向"职业人"的转变。另一方面,校企共同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实习归来话成长""传承工商基因,讲述创业故事"等多种形式的职业素养提升主题活动,深化学生对职业素养重要性的认识与体验,增强职业素养提升的实践性、针对性和生动性。
  4.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全面评价体系
  评价改革是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杠杆。在评价内容上,首先要增加日常生活评价。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的言行举止,特别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学生言行的内在支配要素,往往是其核心素养发展状态下"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个方面更为真实的表现。其次要增加学科评价内容。如在实习实训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与参与意识等。
  在评价的方法和手段上,首先通过创新推行技能抽查、学业水平测试等方式,要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技术技能水平、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其次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不能局限于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活动情境数据的搜集,还应该对学生在家庭、社会等方面的活动情境数据进行搜集。有了这些较为全面的学生活动情境数据后,可以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条件,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揭示数据间内在关联度及发展趋势,从而全面评价学生的真实发展状况。
  5.丰富校园活动载体,全面提升职业素养
  校园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也是培养中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中职学校一般组织两类校园活动,一类是社团活动,另一类是专业活动。
  社团活动包括学校各类社团组织举办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如通州中专围绕"走班制、学分制、菜单式、模块化、开放式、能展演"六个社团特色,让2017级中专学生及五年制高职学生自主选修社团课程,有适合音乐表演的声乐表演、器乐演奏等课程,有适合体育表演的武术、健身操、街舞、轮滑、篮球、羽毛球等课程,有职业生涯必备的礼仪表演类课程,有素养提升表演的演讲、朗诵、鉴赏类课程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高雅情趣,又做到了劳逸结合。
  专业活动包括各级组织举办的技能大赛、文明风采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这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锻炼的机会,学生通过参与这类活动能够学到平时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和专业自豪感。
  此外,要实施"互联网+职业素养"行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建网上中职的学生学习资源,加快信息技术与职业素养提升的深度融合,注重新媒体和新技术的运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互动交流。
  參考文献:
  [1]申起.中职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以电子专业为例[J].江苏教育,2016(5).
  [2]周浩.解析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与方法——以高职会计专业为例[J].教育论坛,2019(1).
  [3]高艺娟.中职光电专业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J].职业,2019(1).
  [4]吴梨萍,刘军.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内涵及培养途径的探究[J].职业,2018(35).
  [5]刘婉贞.中职教育中培养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研究[J].农家参谋,2018(15).
网站目录投稿:灵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