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王永胜震后重栽金银花


  1979年, 8岁的王永胜不幸患上了败血症,诱发的骨髓炎导致左腿残疾。
  1992年8月,中专毕业的王永胜借了900元钱,在村子里开了一家小诊所。6年的打拼,他小有名气,月收入两三千元。他没有满足现状,想出去闯闯,多学点东西。他来到成都,做起了药品营销。没过几年,王永胜的年薪到了几十万元。
  2005年,王永胜接管了北川县中药材公司,任总经理。他认为两个项目最赚钱:一是种金银花,二是产销北川特产。
  作为中国38种名贵中药材之一,金银花抗衰老,目前供需比例为1比3,金银花防晒露、洗面奶、啤酒、养生茶陆续推出,市场前景非常好。
  他在这几个项目上下功夫,到2008年,资产超过千万元。
  2008年本应是一个丰收年。因为种植户新增了几十户,面积达1000余亩,市场的收购单价飙升到了每公斤2000元。汶川发生了大地震。去北川中学救援的途中,路过公司,他回眼一望:"看不到了,完了。"成片的金银花没了,药品与医疗器械也没了,损失约900万元!更令他痛心的是,11位员工不幸遇难,其中一位是他的亲妹妹。国家给每个人5000元的补偿。但是,这些员工的家属都面临生存、生活的困境。做事先做人,你的水平、道德达到什么程度,决定了你的事情能做到什么程度。作为法人,他必须解决这些问题,帮助他们先稳定下来。王永胜整理了保险公司的赔偿款,只有60多万元。他又四处借钱,终于凑了100万余元,在2009年春节后发放给遇难员工家属。
  一身债务的王永胜没有绝望。地震之后,要三年才能完成的任务,现在必须两年内完成。这个羌族汉子,带着他的金银花,开始二次创业。山坡上的地里,幸存的金银花成片地打花骨朵儿了,看到大朵的金银花,他百感交集。他一遍遍带农民来示范基地,看那些盛开的花朵,从5月一直到11月。人没了,公司没了,但花还在……
  2008年12月,王永胜成立了"羌缘红"公司,发展金银花种植和土特产营销。它的寓意是:羌族人民受到了千年不遇的灾难,但很多有爱心、有缘分的人都来帮助北川人,今后的日子会红红火火。
  金银花项目,按照"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的模式,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1200亩。目前金银花的干花市场价130元/公斤,平均一亩地能产100-180公斤干花。如果规范化种植,一亩地每年收入可达4000-15000元。
  另外一个项目是围绕着羌绣、羌族土特产在内的羌族特色产品。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和绿色环保的土特产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王永胜把自己的头像印在了土特产的外包装上,就是告诉大家,我是一个北川人,我实实在在做事,请大家相信。
  重建产业之时,王永胜的目光注视到了北川以外更远的地方。2009年9月,他报读了清华大学华商总裁班。在这个班里,只有他一个人是分期付款交学费的。每个月,王永胜都会去一次北京,他只住最便宜的旅店。
  2010年,桂溪的金银花示范基地从30来亩变成了200余亩;全北川的金银花种植面积超过了2000亩。他正准备把市场开发到沿海一带,然后覆盖全国,乃至东南亚国家。
  2011年的利润比去年提高了将近300万元。他采取了四项对策:一是提高技术,更新设备,学习新技术;二是提高产品质量,采用专业加工技术,保证产品的卫生和安全;三是推出礼品盒,北川被评为5A级旅游地区后,王永胜利用这个良机,把产品定位为中高档旅游纪念品;四是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区域招商和总代理的模式。他招聘的员工必须要有感恩的心、奋进的心。26名员工基本上是残疾人、灾区待业人员、应往届大学毕业生、下岗人员等。
  加盟条件:种苗一亩800元,免费提供技术支持,后期产品回收,再深加工、包装后,品牌经营。实行种产销一条龙服务。
网站目录投稿: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