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体育教研员车纯论述学校体育现状时指出,要解决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这一顽症,最重要的是政府能够合理利用好考试、考核、评估这一"指挥棒"。在此前提下,谈学校如何作为、家长如何配合才有实际意义。同时,应该有效地帮体育教师解压,至少能保障体育教师在无过错的前提下免于责任,让教师能够在"体育良知"的支撑下上好每一堂体育课。(11月28日新华社) 车纯找到了时下学校体育的症结所在,"指挥棒"发挥着主要或决定性的作用。 自新千年以来,我国的中小学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减负"运动,成效显著。但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这一现象仍然存在。相关"减负令"颁布了一道又一道,但始终未能根绝。素质教育脱胎于应试教育的旧有体制。即使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先进,在实践中难免会带有应试教育的某些痕迹。就学校体育而言,即使"指挥棒"指挥若定,执行者也需要有认识、接受的过程,必须循序渐进。 近几年,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体育工作现存的主要矛盾早已"心知肚明",并做出了不少努力。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7年11月,教育部印发《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2019年1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最近,教育部还起草研制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的意见》。 "指挥棒"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着学校体育的改变。体育被列为中高考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必要条件,之前冷门的学校体育逐渐被各级各类学校重视。"指挥棒"的号令已经下达,现在的关键在于抓落实。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教育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落实力度,深入学习中央或教育部的相关条例,以此做为工作依据,提高认识。同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切合实际的管理机制。 二是学校要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学校要注重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摆正体育学科的位置,多给体育教师"出头露面"的机会。 有人认为,抓体育可能荒废了智育。但实际上,体育与智育并不矛盾,可以互为促进、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