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书本,学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老师上课也不再直接讲授书本知识,而是给出相关任务,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完成……这一幕即将在中山市实验小学"慕课教室"上演。(3月30日南方日报) 在"互联网+"时代,将互联网技术有机地运用于教育之中,应当是大势所趋。但需要指出的是,潮流也好,趋势也罢,只是一种方向性的引领,并不意味着无条件服从。简而言之,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必须定位于辅佐服务教学的角色。也就是说,真正有助于教学的,那就应该尽可能紧跟潮流,否则便应当斟酌执行。 举例而言,当年令人目不暇接的多媒体教学,便曾经历了从"喧宾夺主"到回归辅助教学本位的变化过程。因此,在当前的实际教学中,多媒体手段并不是非用不可的,完全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同样道理,小学生是否需要人手一台平板电脑,不再使用传统课本,也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定夺。 在笔者的印象中,小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应该都是比较基础性的,在深度和广度上理应没有什么太高的要求,关键就在于如何通过孩子所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活泼地展现出来。如果是这样,那么中山市实验小学的人手一台平板电脑的赶潮行径便很值得商榷。根据中山市实验小学相关负责老师介绍,PAD平板电脑网络教室大体有以下几种作用:上课都不用再使用传统的课本,只要在多媒体智能交互触控一体机和平板电脑上操作就行;学生可以利用该平台进行预习和复习,还可充分利用系统中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触控一体机上讲课时,相应的内容也能在平板电脑上呈现;老师备课时可以利用平台中的教学资源,特别是制作微课时,可以充分利用平板电脑记录手写过程的功能,直接实现过程的演示。 平心而论,在上述功能中,除了最后一项制作微课的确比较方便之外,其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价值,平板电脑很大程度上只是起了取代课本和板书的功能。如果需要呈现相关图片和视频,原来的多媒体辅助教学也已经就足够了,何必人手一台平板电脑?仅仅没有了课本和粉笔,其他基本上还是照旧,谈何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 毫不客气地说,这种做法基本上就是作秀,会带来很多问题:其一,不利于保护学生视力;其二,弱化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加剧"提笔忘字"现象;其三,容易助长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其四,作秀思维极易传染扩散,使得学校热衷于表面化、形式化的竞争…… 相对而言,前两项尚属看得见的负面影响,或许可以通过相关补救措施适当控制,而后两项的危害可能更严重,也更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