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丹 张雨珂 沈君兰 苏娃 【摘 要】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在感受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也进入工作压力大、神经紧张、身心疲惫的状态。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倡"慢生活"的生活态度。慢生活景观设计则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空间环境、基础设施、文化景观、休闲绿地的填充,为人们提供一个绿色、健康、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慢环境。本文在五柳村的原貌基础上进行分析, 重新规划解读出新的发展方向与定位。根据其目标定位,依托地方资源以适应未来发展的角度来对其进行规划。在生态、养生、文化、居住、度假、休闲、慢体验、综合性多样化为主的活动中进行功能分区。空间上从慢休闲区,慢运动区,慢食区,慢宿区四个方面对五柳村开发进行阐述。在设计上完善了主次分明的功能布局及空间结构,规划了以慢为主的交通体系,组织慢行交通,营造了与自然资源相融合的景观环境,设计了整体景观、节点景观以及景观流线。希望通过研究,不但对慢生活理念及其体验性开发提出建设性意见,同时还为今后打造更宜居、更宜游的城市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慢生活;慢景观;生态;慢休闲;慢宿;慢食;慢运动 一、慢生活理念 "慢生活"是针对当今超负荷、快节奏生活而提出的一种健康合理的生活态度,它是时代的产物,是人们对快速生产生活下做出的理性回归。"慢生活"并不指懒惰,放慢速度或是拖延时间,而是指在让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平衡点,提高生活品质,让人们把心情放缓,放慢,从而形成更加健康的生活状态。 二、慢生活景观设计规划 "慢生活"理念影响着城市和乡野景观,城市乡野景观也推动着慢生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有了一定的更新认识。在快节奏的生活当中的人们需要一些自然的环境来舒缓紧张感和焦虑感。我们通过五柳村的景观规划设计,制造了一个能够使都市人喘息的空间。根据原有的建筑、道路、绿化,结合景观,形成以东方慢生活为集中体现的城市度假村。(如品画、养花、喝茶、安坐)。 (一)慢行交通 设计以慢行交通贯穿四大区域,包括道路因素、空间因素、慢行设施等方面,以系统化,舒适化和有序化为标准,在人行道、自行车道增加绿地,在交通节点及人行道、自行车道等关键处设置绿化,不仅发挥其带视觉欣赏效果,还为整体步行环境提供了巨大补充。五柳村的交通规划不仅需要满足小镇内部居民日常出行的需要,同时还需要承担大量游客的集散、游览、参观及休闲等活动诱发的交通量。此外,交通出行方式的引导还应考虑对小镇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五柳村的交通组织以方便、低碳、环保等目的为主。发展完善的慢行交通系统是旅游型小镇解决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 (二)慢休闲区 休闲代表着人在脱离规范后的自由度。现代人的休闲方式多以狂欢为主,然后一哄而散。而健康的休闲方式的核心是亲近自然,在慢生活中感受自在与从容。五柳村慢休闲区由观光主导型向观光度假并重,兼顾专项性转变,提倡放慢脚步,回归传统,实现可持续发展。五柳村景观设计包含休闲广场、休闲栈道、梯田等形式,以树林和草地为主,让人放松身心,尽享自然之美。不仅有效缓解了城市内休闲绿地的压力,创造宽松和谐的生态环境,也极大方便了游客观赏游园。 (三)慢运动区 慢运动是慢生活的内容之一。由慢速度、慢动作组合而成,具体形式通常是一些强度较小、节奏较慢的适宜长期练习的休闲体育项目。如瑜伽、太极拳、散步、钓鱼、健身气功等,这些运动不仅能够消耗一定的体力,促使一部分储藏的能量分解转化,又不会让人感觉到累,同时也能够排解烦恼,收获心灵的心灵的宁静和身体的健康。慢运动区作为五柳村主要运动区域,内设森林瑜伽,太极以及球类、棋类设施,且有专为儿童准备的休闲娱乐项目和老年人室内运动场地,有效调節大都市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繁忙的工作压力,缓解焦虑。 (四)慢食区 中国人用餐前会说:请慢用。其实慢用二字别有深意,只有美好的东西才值得花时间慢慢享受。所谓【慢食】,并不只是指【反速食】,它更在意的是在大批量生产规模下传统美食及菜肴的消失,以及速食式的生活价值观。五柳村慢食区的设计从古村落获得灵感,打造慢食文化街区,包括来自全球各地的风味小吃和传统美食以及各类作坊和民间手工艺店,以青砖小瓦石板路、排门挂落花隔窗,带人们回到过去,品味美味的优质生活方式。 (五)慢宿区 慢宿区多以民宿为主。民宿之所以愈来愈热,是因为都市人们宿于乡村、归隐田园、归于慢生活的诉求和情怀愈来愈浓,人们越来越追寻原本的生活,乡村民宿留住了自然村落,更留住了乡愁,留住了心灵的归所。民宿的设计精致且具有当地特色,它是一个地区文化展示的窗口,让天南地北的游客体验到与自己所在地文化不同的新鲜感。故五柳村慢宿设计以保留并凸显在地元素为前提,结合慢生活理念进行创新,以最小的环境破坏,以尊重地域生态为基本出发点,在建筑设施方面就地取材,营造"风过不留痕"的和谐氛围。 三、慢生活下的景观设计取向 (一)保持地域性、多样化的慢生活形态 五柳村景观规划设计包容万象、多元化的慢生活形态,不仅对应着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爱好的人们多样的身体和心灵需求,进一步激发文化健康活力,对千姿百态、丰富多样的慢生活形态的恢复、延续和开发是回归"慢生活"的集中体现。 (二)发展公共交通,倡导步行 高效、绿色、人性的交通不仅给当地市民的慢生活带来便利,给游客留下美好的印象,也是各种经济、社会快速运转的基础条件,体现城市的潜在价值和辐射能力。步行不仅是绿色环保的日常出行方式,更是与自然互动的最佳途径。倡导对步行生活的回归,一方面有助于形成健康积极的推动作用,使游客在行走规程中拥有舒适的空间感受和对乡村整体意向的全方位体验,提升生活空间的环境品质。 (三)强化各类空间的功能 五柳村原有空间或多或少存在日常使用上的缺陷,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空间进行针对性的改进,从空间的规模、形态、可达性、植被、活动等方面进行改造,使其更好展现生活功能。 (四)探索地域性的空间和建筑形式 合理分布各种服务设施。如停车厂、公共自行车停放与各个交通节点的结合布置,洗手间、饮水点、售货机设置人流集中场所,标志牌、垃圾桶按人流密度均匀设置,以提高不同设施的使用率和服务效率;突出文化内涵与艺术性。通过将公共设施与乡村地域文化、历史文脉相结合,调动造型、色彩、材装饰等审美因素,进行构思设计,使人们充分感受自然景观,感受慢生活理念。 慢生活作为新一代发展理念,对提高人们生活品质,凸显地域文化特色,带动乡村综合实力有重要的积极的作用。同时慢生活城镇带来的城乡融合模式为慢生活城镇带来新的机遇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因此可以说在特色城镇需要寻找真正的亮点和契机之时,慢生活的理念和发展为城镇的发展找到了一个崭新的出口。 【参考文献】 [1]陈蕾颖.论慢与慢设计之理念[D].江南大学,2008. [2]洪昭光.慢生活[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日]辻信一.慢生活 慢美好[M].田园译.华夏出版社,2015-04. [4][美]约翰·西蒙兹.景观设计学[M].俞孔坚等译.中国建筑出版社,2009. [5]唐勇.培育特色小镇要把握关键点[J].浙江经济,2015(06). [6]刘少宗.园林植物造景[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7]赵世伟.中国园林植物彩色应用图谱[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4. [9]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10]陈玲玲.景观设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