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可以说,报告发出了教育的最强音,令人振奋,让人鼓舞,更让人充满期待。 那么,这种改变人命运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样呢?可能每个人心目中都会有一个大致的轮廓。笔者认为,改变人命运的教育,应该长有两个犄角:一个是公平,一个是质量,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公平的教育,每个人才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个人命运;同样,只有更高质量的教育,才能为每个人改变自身命运创造更好的条件。 拿我本人来说,我来自农村,受教育的机会和教育质量都不太理想。在这样的环境下,想改变自身命运异常困难。幸而,教育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当年,我有机会参加中专的选拔,并顺利考上了中专,毕业分配回家乡,成为一名乡村教师。也就是因为有了这次机会,我的命运瞬息发生了转变,从农家子弟变成了乡村教师,成了人们说的"吃公家饭的人"。可是这种改变,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大的成就感,相反,我却感到了压抑和无处施展的郁闷。当身边很多人,开始着手构筑安乐窝时,我却开始了新的征程,自考——一种自我教育。在自学中,我重新定位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并决计再次改变人生。这时我面临的困难很大。身边很多人(包括我的父母),都不能理解我这种超乎常规的做法。在他们看来,你有工作了,接下来就是结婚生子,什么学习考试进修,都不再是那么重要、必要了。 当我拿下自考文凭,开始对考研跃跃欲试时,父母却是充满了疑虑,身边也是一片质疑声。经过两次考研失败,我更是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即便如此,我还是说服了母亲,第三次走进考场,并一举成功,最终读到博士,并顺利留京工作,再次,实现了人生的又一次转身。 通过个人这段经历,让我感到改变人命运的教育,一定是公平的教育。如果没有公平,尤其是教育机会上的公平,不管我再多努力,也不可能有机会改变人生。回想当年,如果没有中专考试,哪有可能我转成城镇户口,成为一名教师;如果没有自考教育这种形式,我又怎么可能取得大学文凭;如果没有考研,我又怎么可能走进大学校园,重塑自我;如果没有博士学历,我又怎么可能留京,进入国家事业单位(值得一提的是,我本人一直的打算是当大学老师,完成人生从小学教师到大学教授的转变,可是毕业时发现很多大学招聘都要求正规本科学历,在向很多大学投了十几封简历都石沉大海后,我只好改变了初衷,选择了某国家级研究机构从事教育研究)。 另外,让我感到,高质量的教育也是改变命运的重要法宝。虽然我自己很努力,自学考试也很顺利,门门过关,但依然摆脱不了所学知识面窄、不系统、不扎实等先天缺陷,尤其是改变不了招考过程中面临的学历歧视。要知道自考、函授、夜大等文凭早已被列入"黑五类"的名单,在考研录取时享有优先"被刷权"。时至今日,我还牢牢地记着招考老师的一句话,他说:"有些事情,并不是完全靠个人努力就能等达到的。"是的!个人努力只是你主观愿望,还有很多客观因素是自己难于把握的。就是这句话,既提醒了我,也刺激了我。让我为改变自己的命运,做最后关键的一搏。 面对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严峻形势,有人甚至对我们的教育能否改变命运产生了怀疑,还有些人甚至产生了"读书无用论"的悲观情绪。面对这一切,我们的确需要对今天的教育进行一个深刻地反思,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认为,我们的教育难以改变人的命运? 当然,这不仅仅是政府单方面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都要考虑的事。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人,都是这个社会中的一员。然而,政府居于主导地位,负有主要责任。对此,笔者认为对于政府来说,要不遗余力地持续推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资源均衡,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不断提供多样、多元、多方位立体化的教育形式,为每个人改变命运创造条件。同时,还要不断肃清一些教育歧视,避免将学校和学生划分成为三六九等,避免某些单位以学历为由私设门槛。同时,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尤其互联网带来的慕课等教育形式,提供大量优质的免费教育资源,积极倡导终身教育理念,构建学习型社会。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则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时代给我们提供的一切机会,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奋发勇为,自强不息,为改变自身的命运不懈奋斗。 惟其如此,才能让每个人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的愿望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