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涵就是:供给侧从要素数量的投入转变为全要素生产率和人力资本的提升;需求侧以提振最终消费为主体,降低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提升投资效率。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当今世界,所有经济体都已经嵌入全球产业链,故在内循环和外循环,只是重心、方向和结构有所不同。中国转向以内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符合自身经济发展的演化规律,也将有助于缓解全球失衡。 以内循环为主体的关键是释放消费潜能。2001中国加入WTO之后,消费滑坡、投资加速和经常账户盈余同步扩大,至2008年出现拐点。消费率的低点和投资率(资本形成率)的高点都出现在2010年,前者为49.3%(2008年为50%),后者为47%。至2019年底,消费率已经上升到55.4%,投资率下降到43%,储蓄率下降到44.6%。 高储蓄率、低消费率被认为是"亚洲模式"的一个特点。与其他亚洲国家相比,中国与新加坡的储蓄率偏高,峰值都超过了50%。韩国的峰值为41%(1988年),中国台湾40%(1986年),印度38%(2008年),日本34%(1991年)。 目前,亚洲主要经济体储蓄率的峰值均已出现,并已确定进入或经历过了下降区间。值得强调的是,从中国台湾、韩国和日本经验来看,储蓄率的下降并不是无止境的。中国台湾在2001年触底(27%),下降区间持续15年;韩国的底部为2002年(32%),时隔14年;日本为2011年(23%),时隔20年。截至2019年底,中国和印度都还处在下降区间,中国已经持续9年,印度11年。 内循环的结构性扭曲和失衡在2008年达到了临界点。从投资驱动的角度看,消费始终处于被压抑的状态,储蓄也带有很强的强制性色彩。内循环的结构和分配特征是:收入从非贸易部门和农业部门转移到贸易部门和工业部门;社会总产出大大高于国内消费,剪刀差对应的就是高储蓄率,这对高投资增速提供了支撑。金融抑制政策降低了资本成本,连同高储蓄率形成了投资为主的内需结构。所以,这是一个非贸易部门补贴贸易部门、劳动补贴资本和内需补贴外需的结构,这直接压抑了内需。 2008年之后出现的一些转变,使得旧的双循环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就供给侧而言,人口红利渐行渐远,资本回报率趋势性下降,资本压抑劳动的模式难以为继。从要素数量投入(资本深化和人均劳动时间的提高)转向全要素生产率(TFP)和人力资本的提升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也几乎是唯一可选的道路。 就需求侧而言,消费潜力的释放仍取决于制度性壁垒能否消除,以及政策在二次分配中的作用。当净出口和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趋势性下行出现时,结构优化是避免其拖累GDP增长和集聚金融风险的必然选择,提升消费则是顺势而为。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涵就是:供给侧从要素数量的投入转变为全要素生产率和人力资本的提升;需求侧以提振最终消费为主体,同时降低对进口中间品和外部市场的依赖,优化贸易结构以增加附加值,推动城市群建设以形成规模报酬,提升投资效率。 能否实现双循环格局的转换,取决于能否将各项改革政策落到实处,取决于能否打赢卡脖子技术攻坚战,取决于能否纠正1.0格局中對压抑劳动和强制储蓄的制度障碍。最根本的还在于,能否建立自由开放的市场和公平、有序、正义的市场秩序,这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