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摘要:小学是系统学习科学文化的最初阶段,很多小习惯都是从这个时候养成的,语文作为小学课程里的重点学科,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因此,如何高效的传播知识文化自然也成了很多语文老师所关心的问题。时间有限知识无限,只有使课堂变得更加高效才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文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就提出了一些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想法,希望能够对众多语文教育爱好者有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 ;有效教学;策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也越来越受重视,其中也包含小学语文教育。对语文的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提高一个人的素质,增加内在涵养。小学作为语文教育的开端,承担了引导的重要角色,是今后学生语文教育的开端与基础。因此,研究小学语文有效学习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不足
  1、未理解语文教育的真谛。小学语文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认字读句专为考试服务,它还有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语文老师要通过语文教学帮助学生培养与他人沟通与交流的能力,不断培养学生进行思维,提高小学生智力与智慧;另一方面,作为一门语言学习,语文承载了中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集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念、审美取向、社会思想和情感于一体,是每一个作家的思想的集中体现。而小学语文教师对新课标标准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还是抓着分数不放,只顾着升学率,而忽视了一些本质性的东西,导致学生出现高分低能,并没有真正走入语文的骨髓里。
  2、形式老旧。课堂教学中呈现单一的"知识讲授——学习消化"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缺少互动,容易造成学生思想麻痹。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探寻的过程,难以提升学生对生物这门学科的兴趣,这会增加这导致课堂学习效率很低,不但不能做到事半功倍反而是事倍功半,严重的还可能触发学生的厌学情绪。
  3、无区别教育。人与人都是有差异的,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背景都会导致教育的效率不同。而现在大多数教育方式都是一棍打死,统一的教学,一点也不体现个性化。这种不考虑学生差异性的教育方式,不仅不利于因材施教的实施,不利于课堂的有效学习,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破罐子破摔,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正常开展。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1、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教师应该将学生解放,使学生能够勇于去实践,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从根本意义上真正的去解放学生,而不要使用考试、以及各种作业压力去逼迫学生。我们都了解,其实学习是一种从外在到内部的吸收和应用过程,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大脑内加工,然后表述、书写、或者付诸行动, 学生通过实践,然后借助于非主观物质的世界,从而达到在实践过程中完成学习。所以老师要做的事是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去逼迫他们,教师应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去引导学生,让小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小学语文不再是为了分数而学习,而是喜欢它,想从中学到知识。
  2、转变教学形式。《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这门课程应该是具有开放性并且富有创新性的。这就是说,教学形式不能只依靠"知识讲授——学习消化"这一单一的教学模式,它应该用更多的模式来满足创新性和开放性等两大特性。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课堂质量,我们将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教学。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使原本抽象、枯燥的学习变得鲜活起来;也可以科学组建合作小组,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分组时不仅要求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而且在构成上也要求小组成员在性别、个性特征、才能倾向、学习水平、家庭背景、社会背景等方面存在合理差异,目的是为了在学生的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在小组学习中,会培养同学们自己思考,明辨是非,敢于否定,开拓创新的精神,教师要引导他们与其他的伙伴们进行讨论,这样就能在合作的同时实现共同提升,即运用"合作学习"的理念。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阅读来激起学生对阅读的浓厚兴趣。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从而引起学生对书本阅读的好奇心和兴趣,让学生耳濡目染的学习并接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使学生在掌握更多知识的同时,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
  3、个性化教育。居于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教育的方式也应该存在不同,个性化教育是一个理想状态,我们不可能完全做到个性化教育,但我们可以尽最大的努力,因材施教。对于个性化教育,我们必须了解其个性才能制定行之有效的对策,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学生。如何才能了解学生呢?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基本资料来了解其家庭背景;可以通过一些小测试找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和闪光之处;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谈话反馈课堂学习情况,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表情文字来试着读懂他的内心。在完全了解一个学生之后,我们可以查缺补漏,重点关注他的特性,从而制定科学有效的方法。如一个学生,上课认真听,可是平时测验不是很好,为什么会导致这个问题?经过观察,老师发现他上课的时候只是以旁观者的心态在上课,没有充分融入课堂中来,这样的学生学习太机械化,效率不高,當老师发现他的问题后,就可以对症下药,在上课的时候适当地提问他一些问题难度不大的问题,慢慢地把他引进课堂,提高课堂质量。
  三、结语
  教 育者必须明白自己所承担的重任,不仅仅是会考试而已,作为一名语文教育者,特别是小学语文教育者,肩上担着传播中华文化和塑造人格特性的重要使命,不应为了学习而学习,还应该培养学生交流、沟通、理解的能力。此外,还应注意教学形式,老师不再是一根粉笔走天下的年代了,可以加一些辅助性教学元素来增加趣味性,如多媒体、小组合作、课堂阅读。在这个越来越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的年代,个性化教育是一种顺应潮流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才能使更多的人才凸显出来。
  参考文献
  [1] 金翎.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 李英杰.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探寻——评《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J].语文建设,2010.
网站目录投稿:寄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