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君可自取只是刘备托孤所使的帝王之术诸葛亮想取代刘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对诸葛亮的嘱托可谓是推心置腹,将诸葛亮的地位推到了无限高。也正是因为有这一句,"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才使得诸葛亮愿意用尽自己一生帮助刘备实现他的志愿。不过刘备这句"君可自取"可没那么简单,其中的深意并不是让诸葛亮真的取代刘禅,毕竟刘禅才是他的儿子,而且这句话也不光是说给诸葛亮听的,同时也是说给另一位托孤大臣李严听。实际上诸葛亮要是想取代刘禅的话,李严才是出现在他面前最大的障碍。
  其实可能有很多朋友还不太理解,刘备为什么要让李严担任托孤大臣,此前李严在蜀中似乎也不是非常突出。其实刘备的出发点是为了蜀汉政权的稳定,因为当时蜀汉的大本营在益州,而早期跟随刘备的人大部分都不是本地人,而且很多人也已经去世了,如果不能在益州先稳定住民心的话,那蜀汉的根基就会被动摇。三国时期的三个国家,基本上都是通过自己的军事力量立足,所以想受到百姓的拥护还是需要费点功夫和时间的。
  李严作为当地名士,自然能帮蜀汉在当地招揽人心,所以他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刘备让他担任托孤大臣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也是如此,千万不能丢了百姓之心。不过李严的地位还是要比诸葛亮低一级,诸葛亮是正级李严是副级,两人相互配合分工合作,这是刘备给出的一种比较好的安排。当然诸葛亮人也不傻,他知道刘备此番用意如何,所以自己就主导北伐的策略,让李严管好后勤,至于说取代刘禅可能还没这么简单。
  其实"君可自取"这句话第一个说的人并不是刘备,而是孙策。孙策在临死前传位时,对周瑜说:"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也是体现出了对周瑜的信任和情义。而且周瑜要是替代孙权的话,比诸葛亮替代刘禅还更加名正言顺一些,只是两人最后都没有这样做。实际上这句话并不是真要辅臣来考验君主的能力,而是要他们帮助新君一起成长,避免朝中内部发生不稳定的事情。
  只不过诸葛亮在蜀汉的影响力和话语权都太大,导致他能忽略刘禅还有李严的存在,李严在他面前几乎就跟一位普通大臣没什么区别,所以诸葛亮把李严贬为庶民的时候,朝中也没什么人反对,而刘禅也不敢违背诸葛亮。那李严既然不在,诸葛亮不就可以替代刘禅了么?按照当时的情况,刘禅比诸葛亮年轻,而且就算诸葛亮真当了皇帝对蜀汉来说也不会发生什么实质性的变化,可能还会加速蜀国的灭亡和后人对他的质疑,所以这个皇帝还有什么必要去当呢?
网站目录投稿:曼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