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搜题软件并不是好帮手


  近年来,随着各种搜题软件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学生习惯于使用搜题软件解决学习问题。遇到不会的题,打开手机APP,很快就会搜出答案。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储备丰富的搜题软件,已成为不少学生学习时的帮手。但在笔者看来,用搜题软件辅助学习的科学性、合理性还有待商榷。
  首先,搜题软件只是单方面的答案呈现,无法与学生的学习阶段、学习水平有效对接。一次,我在批改学生的数学练习册时发现,一道本该用函数单调性的定义证明的习题(高一水平),学生用导函数进行证明(高二水平),我很纳闷高一的学生怎么会这种方法,经询问得知,学生们在做练习册时使用了搜题软件。看不懂软件给出的解答过程,以为自己没学好,于是照抄了上面的答案。还有一次,一道本该用二次函数的单调性解决的问题(高一水平),学生使用基本不等式进行求解(高二水平),也是使用了搜题软件。由此可见,搜题软件并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解答学习困惑。一些超前的解答过程,不仅无法解决学生当下的疑问,还容易造成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错判,额外的困惑还有可能影响学生的信心。
  其次,不利于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美国著名数学家波利亚在他的著作《怎样解题》中,详尽地展示了解题的四大步骤,即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和回顾反思,这几个部分强调了审题、思考、分析、联想、运算、重现等环节在解题过程中的重要性。要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学生首先应该做这些思考:这道题和学过的哪个知识点有联系或者类型接近;这道题是否可以运用当天学过的公式和定理;这道题和以前解决的问题有没有共性,变化在哪里,能不能引入一些辅助元素;如果解答存在问题,还要进一步思考是否忽略了一些条件,是否利用了所有已知数据;如果解答没有问题,还要进一步反思解答方案有无优化的空间。做这些思考的过程,既是研究怎样解决某一个问题的过程,也是逐步形成系统的思维方式的过程。从这一点看,囿于答案的搜题软件,带给学生答案的同时,也剥夺了学生思维训练的过程。
  最后,长期使用搜题软件,容易让学生产生依赖性,最终造成思维能力的下降。搜题软件涵盖的题型全、库存大、匹配快,大多数习题都可以快速找到答案,让学生学习变得"顺风顺水",哪里不会扫哪里,而且基本上都是正确答案。对于缺乏自律性的学生而言,搜题软件看似帮了大忙,实则只是表面上解决了问题。由于没有苦思冥想、上下求索的过程,思维得不到训练,学生对搜题会越来越依赖,而独立解题的能力则越来越差,甚至连基本的运算能力也可能会丧失。过度依赖搜题软件,导致学生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水平,缺乏对学习的成败体验,进而导致学习动机和学习需求的缺失,将解题看做任务而非检验手段或训练载体。
  解题,重在过程;而搜题,偏向结果。解题,是检验学习成效、训练运算能力、巩固知识内容、培养思维方式、探索解决路径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并非找寻单一答案。
网站目录投稿:梦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