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以学习任务为载体的技工院校幼教泥类手工教学分析


  蔡璨 张雅琦
  摘 要:在职业教育大力倡导一体化教学的大背景下,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的手工课程也需积极开展一体化教学模式,传统的手工课程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大弊端,不利于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本文以泥类手工教学为例在一体化教学方面做出了一些探讨和改进。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学习任务 泥类手工教学
  一、泥类材料在手工教学中的地位
  1.泥类材料的发展历程
  泥类材料手工也称为"泥工",也可称之为泥塑,是雕塑的一种,特点是种类繁多,可操作性强,并且形式灵活多变,塑造方法有圆雕和浮雕两种。
  泥工是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其发展历史可追溯到距今4000~10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已具有雕塑作品的雏形。在两汉时期,雕塑艺术大规模发展,并且成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如青铜器雕塑和石雕。两汉之后,因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其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题材涉及宗教和生活。到唐朝时期,因汉族文化发展繁荣,且受到域外文化的影响,泥工雕塑发展到顶峰时期,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唐三彩,至今都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到了宋朝,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产生了社会分工,出现了专门制作泥塑的艺人,故雕塑作品呈现商品化发展的趋势。元代至明清和民国时期,泥塑已经成为一门成熟的传统艺术,既可作为艺术品欣赏又可供儿童玩耍。现代的泥塑材料更是种类繁多,有陶土、超轻粘土、软陶、彩泥、纸黏土、纸浆等等,不仅风格各异,形式多样,色彩缤纷,而且也呈现大众化发展的趋势,既是一门专业的造型艺术,又可培养人的艺术审美情趣,也可作为幼儿教学玩具用于教学中。
  2.泥类材料在手工教学中的作用
  泥类材料是幼儿教育专业手工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来说一则简单、易上手,可自由发挥;再者可以锻炼其造型能力,具备欣赏雕塑作品的审美情趣;最后通过亲手实践,获得相应的体验,从而为教学奠定基础。对幼儿来说,既可以锻炼其手部肌肉发育,促进手脑的协调发展;又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且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同时,在体验过程中,有利于幼儿专注力的发展。
  二、泥类手工的传统教学模式和学习任务教学模式的对比
  1.传统手工教学模式
  (1)传统手工教学模式的方法和过程。传统的泥手工教学过程一般是首先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师先介绍和讲解泥类材料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接着提供一个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进行创作,教师会提供范作为参考,学生的创新部分较少;最后是上交作品和教师点评,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评价标准主要围绕作品和范作的相似程度,较少涉及技艺水平和创新程度。
  (2)传统手工教学模式的弊端。传统的手工教学模式虽能很好地完成教学过程,但是就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方面还存在欠缺,主要有以下弊端。
  第一,理论性较强。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会占据大部分的时间,学生容易觉得枯燥和乏味。
  第二,主题范围较小。一般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为更好地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比较和评分,教师会限定主题。这样一来,容易禁锢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创作的兴趣。
  第三,实践和学习目的脱节。开设泥类材料手工课程的目的是熟悉泥类材料的特点和创作方法,并且能运用到幼儿教学的实践中,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兼顾到这一点,对学生的手工教学能力的提升空间有限。
  2.学习任务手工教学模式
  (1)概念。以学习任务开展手工教学是依据一体化教学的模式,即按照幼儿教师发展的需求和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律,根据国家幼儿教师的职业标准,以幼儿教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手工课程任务,构建手工课程体系,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
  (2)学习任务手工教学模式的方法和过程。以一体化课程泥类手工材料制作为例,学习任务为《超轻粘土手工制作》,本次工作页是《超轻黏土盆栽作品制作》。学习任务情境设定为某幼儿园大班要进行春季主题环境创设,因考虑到黏土作品色彩鲜艳,能产生很好的视觉效果,所以想在教室门口的柜子上摆放一组黏土制作的盆栽作品。要求是契合主题,造型生动,色彩和谐。
  本次学习活动完成大致分为六步,即"六步法"。
  第一步,明确任务。俗语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任务进行前,必须目标明确,这样才能保证作品顺利完成。由每小组组长领取任务单后,小组成员进行方案讨论,先设计出作品的图案,可临摹,可原创,也可进行改良设计,最终确定造型。
  第二步,制订计划。作品造型确定后,以小组为单位,应先确定步骤及成员之间的分工,这样能促使成员各自的优点得到最大化的发挥。黏土盆栽作品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花盆、主体和装饰部分。首先要确定花盆造型、颜色和尺寸;其次要明确主体部分的造型;最后,进行细节部分的装饰,使作品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同时需要确定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的工具和材料。
  第三步,审定计划。本阶段主要探究盆栽造型如何操作,黏土盆栽制作技法包括:揉、搓、捏、按、压、挤、拉等,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提出修改建议,例如要考虑到黏土的特性,小组确定的造型是否合理,是否会出现塌陷可能;作品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哪种方式黏合,是黏土之间自行黏合还是依靠胶水黏合。一般为"三审"后确定计划,小组成员方能根据确定的方案进入下一步的实施。这一阶段一定要反复推敲,这样才能避免无效设想带来的作品失败。
  第四步,实施计划。首先由各小組组长领取黏土材料,主要材料包括:黏土、刀具、一次性纸杯、报纸等等。第二步各小组成员分工,各自对花盆、主体和装饰部分进行创作。在此过程中,教师需巡回指导,保证过程顺利进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较大体积的作品主体部分是否使用了纸杯或报纸填充作为支撑,避免黏土在后期自然风干的过程中因失水而塌陷,影响作品的造型;二是黏土整体造型是否协调,应做到突出主题,错落有致;三是色彩的运用,应明确色彩主色调,不可过于花哨,要注意色彩的冷暖和明暗搭配;四是细节部分的处理,一些组员在制作过程中,只单纯考虑造型,而忽视了技法的运用,黏土作品的细节部分是决定作品是否"耐看"的关键,切不可"只能远观,而不能近玩焉"。
  第五步,过程控制。此阶段最容易出现创作"跑偏"的问题,主要有三种原因,一种是成员或者小组出现"灵感迸发",不按原定计划创作,临时修改方案,但新的创意没有经过可行性分析,从而导致创作失败;第二种是首次制作失败后,没有就失败原因继续探索,而是选择其他的造型再重新开始;第三种是成员之间出现意见分歧,失去创作动力而导致创作中断,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明确,应学会尊重他人,遇到问题积极沟通或及时向教师寻求帮助,要具有合作精神的基本素养。所以教师在这一阶段应密切关注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第六步,展示总结。黏土作品完成后,将由小组推荐一名成员,对本组作品进行作品阐述,主要围绕创作来源、造型特点和色彩搭配等方面。对于作品制作失败的小组,教师需幫助他们进行问题分析,为第二次制作做好准备。同时结合小组互评、小组自评和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作品的总结和反思,将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能有效地利用到下一次的学习活动中去。
  3.学习任务手工教学模式的价值
  (1)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分工阶段,由学生自由组合,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做到取长补短,一般以4~6人为宜,有益于合理分工;在制订计划阶段,是根据每小组的实际情况进行,包括知识水平、专业技能程度、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接着到作品制作阶段,教师会根据每组的整体情况进行指导,必要时进行示范指导,有效的示范会及时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惑,避免盲目;最后是作品展示和评价,教师根据每小组的实际水平和作品本身进行评价,而不是以一个衡量标准去评价每个小组的作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闪光点出发,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可极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有利于提高学生幼儿专业技能水平。幼儿泥类手工教学的开展,始终离不开一个总目标,即要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不让学生只"依葫芦画瓢"交出作品,而是要明确学习任务的"来龙去脉",要做到勤思考、能动手,会表达,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如何用,通过锻炼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为后续的教学水平提高奠定基础。
  三、小结
  通过学习任务的模式开展教学,于学生而言,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造型能力、操作技能和教学技能的全方位发展,能极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于教师而言,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具备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共存的"双师型"教师标准,在当下提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大背景下,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培养出具有"真功夫"的幼儿教育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冯静.手工制作,泥塑人偶——泥塑造型基础小班授课心得体会[J].美术教育研究,2018(5).
  [2]林敏璇.浅谈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手工课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下),2014(6).
  [3]黄胜梅.幼儿园玩教具与手工制作[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
  [4]代超男.我的手工课程教学观——浅议职高幼儿教育手工课程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7(2).
  [5]李小桐.学前教育手工教学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J].好家长,2018(9).
网站目录投稿:天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