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新课程改革中强调了初中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基础教育应当以德育为首,培养適应社会的、良好品格、身心健康的新型人才。社会责任感是人的基本素质,初中学生应当逐渐形成和具备责任意识,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本文从初中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现状出发,分析并提出了深化初中学生的责任意识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学生;责任意识;德育教育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中更加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良好品格的学生是响应和谐社会号召的重要方面。初中学生应当在学习与生活中,逐渐养成热爱学习的态度、良好的道德、强健的体魄、社会公德意识与社会责任感,要求学生有着科学的、开放性文化态度,成为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并能够独立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人。责任意识作为德育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初中学生的责任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现状 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学生的过程中,经常会重复性经历这种过程: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不久后又发现类似问题,继续解决问题,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初中阶段的学生其生理和心理尚未发育成熟,认知水平和思考范围有着较大局限性,再加上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导致班级管理的难度较大。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部分班主任教育方式的不科学,导致学生叛逆、厌烦、不服气等情况经常发生,长此以往,初中班级的管理陷入僵局。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查看与分析相关案例,会发现在未成年人的教育中,更多的是强调其所享有的权力,而对其承担的责任未明确化[1]。在社会、家庭中,对待中学生,往往会过于宽容,在中学生行为规范中,尽管提到了爱祖国、遵法守法以及远离毒品、有社会公德等,但是学生缺乏责任感,觉得社会责任意识距离自己较远。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中学生的早熟,应试教育和功力主义意识的极大盛行,导致中学生严重缺乏责任意识,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感淡漠、缺乏社会公德与纪律意识等,导致个人与社会责任严重错位。 二、深化初中学生责任意识的措施 1、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意识。在学校教育和校园管理中,通常会存在着一系列的日常规范和学生守则,这些规定适用于学校的每一个学生。在学生教育中,我们经常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与义务等相关理论,那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学校的规章制度就是他们的责任、义务[2]。在班级的管理中,针对不遵守学校制度的学生,应当制定相应处罚措施,但需适度,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责任的重要性,并从学校生活中养成一种责任意识、承担责任的习惯,从而成长为一种品格健全的人。班主任需要注重从多个方面来培养和引导学生建立责任意识,这并非简单的责任内容与方法的引导,而是需要着重对意识的培养,并以正确的意识作为导向,形成一种好习惯。 2、引领学生明确其肩负的责任。为深化中学生的责任观念和意识,班主任应当注重对学生肩负责任的明确,这并非简单的遵守校规、服从管理等,而是需要让学生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是什么,如爱祖国与爱集体这两句话,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情感与信息,学生需要在内心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如在学校升国旗活动时尊敬肃穆,唱国歌时满怀深情,不嬉笑打闹等;在食堂吃饭不浪费粮食;班级大扫除活动时尽自己所能为集体奉献等,这些都是学生爱国、爱集体思想的体现。教师需要细化研究学校规章制度,并将制度具体到行为规范中,将制度与学校、家庭等相结合,促进其具体化、细节化、生活化等[3],让学生明白、理解什么是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应当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等,学会承担自我责任。 3、班主任需为学生搭建责任平台。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里,教师需要为学生来搭建多样化责任平台,引导学生将好好学习、爱护环境、遵规守纪等视为自己的责任。在学校或班级开展的活动中,教师需要创造多样化凭条,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去承担责任,如新学期开学时,培养一批得力的班干部,各自分担着班级里的事务,分工协作,共同管理班级。比如劳动委员负责督促学生做好每天的值日生工作;体育委员负责班级体育课、活动课的纪律和秩序;班长负责协助班主任管理全部班级日常事务,向班主任及时沟通反馈班级情况等。通过多样化责任平台的建立,促进班级管理工作走上良性发展道路,让学生体会到一种真正的责任感,并为自身责任付出努力。 4、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强化责任意识教育。在初中的思想品德课程中,教师需要利用课程和教材内容来深化责任意识的教育程度,创设一种教育情境,引导学生建立责任意识和情感体验,在正式体验的基础上产生思想上的感悟,进而实现责任意识的建立与强化。例如在思想品德课程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课中,教材中提到"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理论[4],教师需借助教材内容,向学生明确青少年所应当承担的社会和历史责任,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并激励学生关心时事,为国家发展奉献自身力量。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中华民族的奋斗与发展史,以民族自豪感来感染学生,并创设真实化情境,模拟我国百年抗争的相关历史等,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强烈的、直观性的情感体验,从而深化社会和历史责任感。 三、结语 责任意识作为社会人群的重要标志,要求人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并注重承担其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意识,并以责任意识为内部驱动力,促进自我发展。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与深化是一种长期性、持续性的教育任务,需要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华少容.深化初中学生的责任意识[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02(05):135-136. [2] 周治平.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J].西部素质教育,2016,10(03):98-99. [3] 杨兴寿.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强化责任意识教育的尝试[J].学周刊,2015,04(18):104-105. [4] 毋丹丹.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研究[J].中国德育,2015,04(07):1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