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别让末年复习上升为考试型教育的全面复辟


  高中三年课程,两年学习一年复习的"末年复习"算什么,其实在"考试型教育"阶段,整个十二年基础教育都是在复习应考。
  笔者的学习和教育经历便完整体验了十二年"复习"到底是怎样的酸甜苦辣,那就是一个"考"字。从上学开始,就被大人们灌着"考北大清华就能有美好生活"的"迷魂汤",接着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围绕考试预习、学习、练习、复习,往往半夜三更才能休息。有些人实在不行了,或者再也赶不上大队了,最后只能留下一望他人绝尘前行的长长叹息……
  尽管在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父母们也常常提醒挑灯夜战的子女"要注意身体",但他们骨子里还是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多勤奋、多上进,平日里师长们也在传达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价值观念。多年以来,透支身体和青春的苦学构成着学生的奋斗形象,并至今仍为大众坦然接受着。
  素质教育的主流导向、普及教育的强制平常、大学扩招的空间扩张大大释放了应考升学的重压,特别是"减负令""禁补令"的红线警戒,使得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们是不敢越雷池一步。当然,根本性的改善,还是中国人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使得长辈们寄于孩子的希望开始超越线性的单一。
  但要注意的是,这种超越还不是彻底的教育思想超越、生命多姿超越,更多只是眼看孩子渐渐从升学应试出局而不愿再逼孩子的无奈而已。
  如今我们感叹"末年复习"的无奈,是我们在价值与功利、快乐与艰苦的平衡操控中陷入了二难选择的尴尬境地。最大的尴尬是上层政策和精英追求价值教育、快乐教育,下层执政、执教和大众却依然沉醉于功利教育、苦读教育。对于千百万家长、大众而言,确实不好过多指责他们的极端功利和短视;但对学校和基层教师言,二难的持续存在似乎不太正常,也不太应该。而且如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破解二难的苗头似乎有复辟"考试型教育"的趋向。我们担心,当下时髦的托管教育,会变相演变成补课、补考的实质复辟。
  其实对于补课性托管,我们已有更好的选项。有人精辟呼吁:"补课不如补读。"如果再扩展一下,"补课也不如补乐、补玩""不如补个性的自由张扬""不如补生命的多维释放",也许二难就真的迎刃而解了。
  如今我们扼腕"末年复习"的无解,是我们舍不得全面断掉"考试型教育"这条"壮士之腕"。其实"考试型教育"在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时,便已完成了其为现代化建设快速选拔培养优秀人才的历史使命了。取而代之的"检查型教育"是义务教育的保障,是"合格型教育"的基础性实现,是"素质教育"的全面诉求。事实上,我们也是一直这样做的,虽然一路左右掣肘,一路荆棘丛生。
  遗憾的是,20年苦心推进普及教育,形式上是有了保障,实质上却难抗社会升学应考诉求的重压,更难抗高中高考精英教育的内在诱惑。而且这种诱惑,在如今的义务教育阶段又有复燃之势了。这并不是说普及教育不要考试和升学,而是说我们不能用考试升学来主宰教育,更不能用考试升学的简单结果来代替理想教育的全面追求。我们的教育不能再倒退回过去,而应在常态化、理想化的构建追求中,激发生命的潜能,延展生命的本真和精彩。
  这首先要做的,也必须做的,就是断掉考试选拔功能与中小学的直接关联,即中小学只管合格,只管把全面合格的学生送入社会即可。至于获得基础教育认证的学生是升学还是就业,就交给上级学校和社会吧。
  这确实不是难事,为什么我们就不去做呢?为什么我们就不敢去做呢?为什么我们总是窝在考试的狭小圈子里,艰难地改来改去呢?普及教育淡化考试升学功能,小学和初中不是更有生气吗?民国时代的学生走考全国,如今艺术类考生走考各大学校,这不是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吗?
  让考试升学与中小学直接脱钩吧,继续淡化基础教育的考试升学功能吧,高中的"末年复习"不能再持续了,初中的"终年复习"更不能复燃复辟了。
网站目录投稿: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