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能"课堂是怎样的课堂? 文本摘要:高考改革更重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当代教学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 "深"是培养学生深入学习的能力。"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促使学生能力获得提升。 关键词:高考改革 学科核心素养 能力提升 新型课堂 深思能 理性思维 正文: 窃以为当代高考生是史上最难考生,这个"难"不仅体现在知识的储备需要空前的丰富,还在于对他们学习能力的要求前所未有的高。从1979年恢复高考至今已经四十多年了,经济在发展,社会在变化,高考也在与时俱进。咱们可以对比一下,看看高考的变化。 高考变革的第一阶段在2003年以前,这段时期高考主要是侧重基本知识的考察。2003年--2017年,高考开始变得侧重能力考察,提出"三维目标"获取新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的能力。2017年--至今,高考愈发的艰难,由对基础知识的考察深入素养的培养,也远远超出了能力的层次,现在我们更重视学科的核心素养。这是一种素质的培养,难度可想而知。有人可能要问:素养太抽象的概念,具体指什么?专家是这样解答的,学科素养是指经过高中阶段学习后,学生面对复杂现实问题情境或复杂学术问题情境时,能够在正确的思想观念指导下,运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思维方式方法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对于学生素养的培养,我们一直在努力,在提升。 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着重考查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要培养学生的 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辩证的能力。 2018年9月10日,习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加强信息加工、独立思考、逻辑推理、阅读理解和应用写作能力的考查。 2019年6月23日,《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着力培养认知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 高考的不断改革是对学生能力要求的不断深化,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显然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深思能"课堂的概念应运而生。何为"深思能"?"深"是培养学生深入学习的能力。"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促使学生能力获得提升。 "深思能"课堂加重了对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它不是不看重基础知识,它只是需要学生立足基础知识的土壤,要在上面开出能力的花朵。"深思能"课堂要求我们教师具体怎么做呢?首先我们还是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没有夯实的基础,能力的培养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我们仍然需要基础知识。只不过我们在教授学生时切不可"死教",学生更不能"死学"。以前上课经常会告诉学生把这个知识点背下来,就能得分,现在这个行不通了,考题越来越活,再也没有对知识点照本宣科式的考察,学生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只知道"闭着眼背下来就行"。就语文的考题而言,越来越注重学生理解能力、筛选能力、归纳能力、表达能力的考察。拿今年的高考题来说散文阅读的题型是"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很不好答,因为它不符合任何一个固定的答题套路,老师可能讲过"环境描写的作用",但老师从未讲过"饮食描写的作用"所以很多的学生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该答什么。实际上这个题考察的就是理解能力、归纳能力、表述能力,首先你得能归纳出来文中哪里属于饮食描写,其次分析出来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饮食,目的是什么,这实际上关系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如是理解不透自然就分析不出来。再次你理解的了还得能表述清楚,要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实际上大多数学生都表述不出来答案中的"生活气息""烟火气""人文气息"等词语。但是能说今年的高考题就不考基础知识了吗?当然不能,只是知识沉淀了,成了地基! 其次,"深思能"课堂需要以理性为基础。很多人都说做语文那是"跟着感觉走"错不知道为什么错,对同样也不知道为什么对,说语文是感性的。也许语文是很感性的学科,但是做语文题绝对需要理性思维。现在的语文考题也越来越注重理性思维的考察。如在信息类文本阅读中,必定有一题但是关于论证方法、论证思路的考察。这就需要学生理性的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而不仅限于读懂就行,我们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就应该重视文章结构行文思路的培养,讲题过程中也不能仅仅就是把答案讲明白就行,更要思维过程讲给学生听,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深思能"课堂是在新的高考形势下,对传统课堂做出的有效改革,它把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放在了第一位,实现学生"知识"考核向"能力"考核的转化,突出创新型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创新和批判性思维的核心主张成为本轮高考生综合改革及命题改革的主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