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兼职平台到云地推服务,再到服务员和话务员外包,青团社的想象空间还有很多。 青团社创始人邓建波中途休学创业,如今又重回学校修起了学分,而他一手创办的青团社已经拥有100多位员工,服务5000多家客户,其中大客户有200多家,学生注册用户超过50万。 从大学生兼职平台起步,青团社逐渐从做平台向提供企业服务转变,比如,推出"云地推"服务。2015年5月,它获得了原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刘成敏的1000万元人民币Pre-A投资。 意外的创业方向 萌生创办青团社的想法,要从邓建波之前的项目说起。最早他希望做学校周边餐馆的餐牌广告,但垫资做好餐牌后卖得并不好,不仅项目没做起来,还让他欠下了两万多元钱的债。为了尽快还清欠款,他去了一家学生兼职中介推销会员卡,一个月就推销出2000张。紧接着,杭州市城市经理的offer摆在了他面前,他决定休学工作。 慢慢地他发现,传统兼职中介公司先收取150元会员费再为学生提供兼职服务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供需逐渐改变的用工市场。几次跟公司建议取消会员费无果后,邓建波决定自己做一家可以免费为学生提供兼职信息的平台。 2013年7月,青团社成立。在那之前,兼职信息平台并不保证信息的真实性,而兼职中介之所以收取会员费,是因为会对企业信息进行审核和线下沟通认证,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咨询服务,解决用工纠纷。"青团社为学生提供同样的服务,但全流程免费。"邓建波说。青团社还通过与平安银行合作,为学生免费提供一份十万元的人身意外险。"以前,学生做兼职是没有保险的,如果在兼职过程中出了意外,没有任何人来赔偿。" 在整个用工流程上,除了从信息发布到录取的环节已形成闭环,青团还通过与芝麻信用的合作实现了工资的线上结算。 从平台转向服务 平台运营了一年多,邓建波逐渐发现了企业的关注焦点:成交量。企业不会为成交量少的学生买单。 邓建波想到了将地推服务打包,通过标准化服务来收费,而企业只需按照成交量付费即可,成本更低,也更快速和便捷。 对于青团社而言,地推人员的资源几乎是现成的。兼职平台为青团社沉淀了大量数据,如地推人员自身拥有什么资源,擅长做什么地推,做过的地推数量,地推的效果如何,等等。"云地推"就是在此基础之上设置了团长体系,也就是俗称的督导。他们在线下组织地推人员,对地推人员进行培训,帮助解决地推中遇到的问题。目前,青团社已经聚集了一千多名督导。同时,青团社还与第三方消息推送商个推合作,定向推送,提高地推效率,例如向活动周边的用户推送附近的推广信息。 小区是生活服务类O2O平台的理想推广场地,青团社就将河狸家、e袋洗等几种O2O产品进行组合,集中进小区进行推广。 市场对于地推服务的需求也很巨大,"云地推"上线后,第一个月营收达到100万元,并保持着45%的月平均增速。 切入更多弹性用工市场 青团社正在把"云地推"的思路推广到更多服务上,如服务员、话务员等。很多职位目前招人困难,所以企业希望可以将它们外包出去,而青团社要保证这些岗位一直有员工。邓建波透露,目前青团社已经签订了满记甜品、麦当劳等的一些服务员岗位外包。 但目前兼职平台也不少,青团社如何吸引兼职人员?邓建波的答案是两个字——成长,记录学生的成长,帮他们匹配更好、更高薪酬的兼职工作。 这么做,也正好切中弹性用工市场的要害。邓建波说,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分,人才流动一定会增强,而某些岗位会更适合弹性用工。而传统的兼职服务平台,前端人才库不足,并不能做到精确匹配。青团社要做的,就是把整个兼职,从人到物都标准化。"当所有的都标准化之后,人就不会禁锢在一个工作上。我们只要找到一个点,就能让劳动者的下一份工作以及月收入不会受到影响。" 但邓建波很清楚,目前整个弹性用工人才的主体还是在高校。相对而言,白领兼职是软需求,而学生兼职是硬需求,所以还是要先从学生市场切人,再进行细分。青团社未来也会向高端工作延伸,让学生在大三、大四就找到更适合未来发展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