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鸡娃"成为大城市家长们流行的一种教育方式,意为给孩子"打鸡血"。这种不断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以及课外班、兴趣班,不停让孩子去拼搏的行为被家长们喊作"鸡娃"。(11月15日工人日报) 笔者认为,"鸡娃"流行的原因有三: 一是误解。时下大多数家长虽然重视孩子的教育,但对教育规律知之甚少。近年来,从教育部到地方教育部门都在致力推进教育公平,如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公民同招等,并推行减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严格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强化政府管理监督,可是有些家长却误认为没有足够的学业压力,减负就是制造学渣。于是乎学校减负、家长增负就成了社会"新常态"。在11月14日教育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就学生减负问题明确指出:学生完成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是应尽的学习义务,合理的减负是学生开发智力、激发潜力、锻炼能力的必要条件,这不应该视为过重学业负担,减负不是简单地降低课业难度,减少作业量,应按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科学减负,有增有减,优化学生课业负担,使学生负担保持在合理的、适度的范围之内。家长们应认真领会吕司长对减负的看法,理性看待减负问题。 二是跟风。10月末11月初是某知名教育机构老生续报、新生报名的日子,谁家孩子考上了创新班?哪个老师的课最难抢?这些成了家长们热议的话题。看到邻居家的小孩都去报名参加各种培训班了,哪个家长还能淡定。在家长看来,上不上培训班大不一样,如果班上其他同学都报了培训班,自己的孩子不报,成绩就有可能远远落后于别人。于是家长们争相跟风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没有最多,只有更多。 三是焦虑。目前,"孩子不是在培训班上课,就是在去培训班的路上"已成为常态,不少家长还因此患上焦虑症。有位孩子的母亲感慨:"不是在送大女儿补语文数学英语,就是在送二女儿学钢琴舞蹈和美术。我感觉我的梦想和渴望全都被两个孩子吞噬了。我对现在单调而麻木的生活有些失望,但是不敢轻易改变。"家长之所以如此不计成本、不辞辛苦,都是源于对孩子学业和前途的焦虑。在家长看来,孩子成绩不好,就上不了重点小学,上不了重点小学就考不上重点中学,上不了重点中学就考不上重点大学,日后就会在激烈的岗位竞争中落败。可见,很多家长对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教育曾经改变了自身命运"这个自我经验之中。 正如专家所说,父母对孩子有期望,有利于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绩。但前提是期望不能超越孩子的能力,不能因为父母的愿望是"希望孩子好"就可以上不封顶。减负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家长"鸡娃"与学校减负初衷背道而驰,过度"鸡娃",只会事与愿违。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不能决定一生的成就和幸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教育就是帮助每个孩子实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