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有一假设前题是 --"拥有最多选择机会的人,最能掌控全局"。 这句话表面上是没什么特别意思的。它的重点是,假如你想要能掌控全局、制胜全局,你要做的是,让自己随时拥有最多的应变选项。这才有特别道理嘛。 举例说明:假如你要办户外活动,你事先不知会有什么气候变化。但是如你要确保成功举办,可能你要事先设想,如果到时下大雨,怎么办?如因大雨,来客交通阻塞迟到,怎么办?纵使雨过天晴了,地湿路滑,怎么办?等等的可能性应变举措的准备,你才可能躲过一劫,无事过关。 当你有了准备,你就是拥有最多选择机会的人。也是最能当 "适者生存" 的代言人。更是人生胜利组当然成员。 或另一常发生的例子:你要推销物品给客户。你最好也是事先先演练过,假设客户有3招推却你的说法 (如:价高,不急用,家已有了…),你最好要准备有,至少五种以上的说词,可以应对,才有机会最后拿回订单。 同样这情境,你想要改变某一情势,如: 要小孩读书,吃青菜,早睡觉… 要老板给任务,多教导,争取加薪… 要伴侣多关心,多相伴,多携手力争上游… 所以,这假设前题的运用,是非常日常化的,也非常实际的。而问题也还在那儿,即是怎么去创造出,更多的选项。让自己在面临困境时,可以从容以对,达到所要的目的。 这种拥有多种选择机会,在NLP的实务操作上,是非常重要的,也特别给了个名称,就叫 "弹性行为"。因为没有 "弹性行为" 的可能性存在,问题就不可能趋缓或改变。而人的所有心智上的问题,也无从解决的。如:固持己见,学习力弱,抑郁,自卑,没自信,负面烙印…等,都没法解决或改善的。所以,你也可以猜测,NLP可以帮助人突破困境,改善身心症状,达到人生巅峰,机乎都是这 "弹性行为" 的作用发挥的。 嘿!千呼万唤始出来的 --- 怎么可以产生"弹性行为",同时拥有最多的选项的来源是什么,也该介绍了吧…。是,要拥有多项选择,要有弹性行为,才能让自己在人生旅程上,无畏挑战,不惧困境。 在NLP理论、概念里,有几项工具是特别好用的。如三位人称法,从属等级,改变的模式,时间线,催眠语法…。在这儿先介绍三位人称法,来解开这大哉问的,根本概念,与可能的用法。 三位人称法,就是第一人称,代表自己或己方。第二人称是代表对方,或是活动的对象。第三人称,这就有意思了,可以是,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以外的所有相关的人。举例:你是业务经理,要拟订销售方案。你在对你的业务员而言,你是第一人称,业务员是第二人称。而如面对客户时,业务人员变成第一人称,客户是第二人称,而你呢,就变成是第三人称,知道你的业务(第一人称),在应对着客户(第二人称)。 好了,基本的设置有了,就可来运用与解题。我们平常面对问题或情况时,是以第一人称在运作。我们很自然的为以自己的立场,或角度及最佳的认知,来看问题。这当然就只有一个角度看事情。能有的想法、解法,相对就有限了。如能加上客户的想法,需求与困难处,当然就会激发出更多,可能的解法,也就是上面所提的选择方案或机会的丰盛…。再进一步讲,加上第三人称 (在第一、第二人称之外) 的思维、规范、需求、竞争,可能的见解,观点,选择机会就更是大增了。 假设你的业务员是在卖女性保养品。他可以告诉客户,你这产品的原料、制造过程、产品保固,或CP值、售后服务…有多好,这也常有效。但如无效呢? 现在很多消费者心理研究发现与建议,要人多去设想,消费者购买这产品,会在他的生活上带来什么好处,与多元正向变化…。如:可逐步恢复年轻的容貌,延缓岁月的步伐,或让你在老同学或朋友间,常被当目标赞扬…。这就是以第二人称的利益、想法,去发想他可能的需要,或未开发的需要。 如以第三称角度表述,那就更是多元了。可以是她孩子心中的妈,可以是她伴侣心中的期待,也可以是这产品,已通过各国重要的产品检验准准,确保品质无误…。 或是对孩子的学习,你的期待,他的好处及社会、国家及未来需要的人才的说法,增加他很多要努力的正当理由。成功机会就大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