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出让20%股份给腾讯,大众点评不但缓解了资本压力,破解了目前的尴尬处境,还强化了在移动互联网的位置,这将助其挤入百亿美元公司俱乐部。 在2013年10月的文章《买下大众点评需要多少钱?》中,笔者曾对大众点评估值31~47亿美元: 参照Groupon、Yelp和百度等对团购网站的并购价格,其团购业务的价值在13~26亿美元之间,信息服务业务的价值约为13亿美元,两项相加在26~39亿美元;考虑到大众点评是唯一兼顾了交易和信息点评的公司,有助于其未来以更低的成本扩展业务,增加用户黏性,从而巩固优势,因此给予其20%的溢价。 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中,只公布了腾讯获得大众点评20%的股份,但没有公布具体的金额。有一种传言,是腾讯支付的金额是4亿美元。即便确有其事,也并不能据此认为给予大众点评的估值为20亿美元,因为为了获得这20%的股份,腾讯付出的远超过账面上的金额: 微信拥有3亿活跃用户,而大众点评已经在微信的"我的银行卡"中占据了一个位置(即"今日美食"),目前一共只接入了11个应用。和大众点评同样位列这11个应用之列的滴滴打车,据说在接入的第一个月用户数增长了一倍。 目前大众点评的活跃用户数约为1亿,借助微信在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都拥有的广泛渗透力,以及两家公司未来在产品和服务体验方面的互动和创新,如果大众点评的活跃用户数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增加一倍——这是非常有可能的,其价值也将水涨船高。 实际上这次交易可以重新解读为:大众点评以20%的股份为代价,获得了绑定微信美食(未来也许是本地生活)入口的门票,同时还获得一笔可观的资本——无论是现金,还是接手其他现有投资机构的股份。 即便每个用户的获得成本只按20元计算,这1亿预期新增用户的获得成本也超过3亿美元,加上4亿美元的现金,整体估值位于31~47亿美元估值范围的下限附近。而如果按照之前阿里巴巴对新浪微博投资时对每个用户40元的估值,则这次交易对大众点评的估值可能接近50亿美元,位于31~47亿美元区间的上限附近。 大众点评的新格局 这笔交易对大众点评的价值还不止这些,笔者曾提到: 目前摆在大众点评这家中国著名的O2O公司面前的局势是:一方面是新浪微博、高德软件、美团、糯米等潜在的O2O重要角色或竞争者被阿里巴巴、百度这样的巨头掌控,一方面是BAT等传统大佬携各自强大优势对O2O的虎视眈眈。 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投资甚至被收购,就成了大众点评可行的选择之一:首先,基于其在O2O领域独特的位置和优势,它对于BAT们有巨大的战略价值,比如完善其在大数据领域的数据完整性,这会大幅提升其价值; 其次,它需要更多的资源(包括战略、资金、技术、用户等),来强化其地位; 第三,目前它的先发优势,是建立在O2O的阶段性特征上的,即目前商户对互联网相关应用的不熟悉,导致了大量线下服务的需求,另一个优势是其积累的大量点评信息,实际上是在产品服务极度分散化且良莠不齐的本地生活领域建立了某种用户选择标准。 但前一个优势可以随着商户经验的积累而得到消解,届时类似BAT这样掌握更多用户资源,控制用户入口的公司,就可能以较低的成本进入这一领域,除非大众点评能以有竞争力的成本为商户提供更加有吸引力的价值; 至于第二个优势,如果美团这样的竞争者能够继续扩大交易量优势,它就能快速缩短差距,而从理论上看,腾讯等甚至可以通过付费或其他激励机制,将用户在大众点评的点评内容搬家到微信等平台。此外,BAT们还可能寻找到其他更有效的商户评价体系。 而通过这笔交易,这些潜在的问题都逐一化解:最大的潜在对手微信成为了其强大后盾;在阿里巴巴全资收购高德地图后,大众点评在地图数据来源上的尴尬处境(它采用的是高德地图)也得以化解,不出意外它可能很快会放弃高德转投腾讯地图;各种资源短板也得到弥补,而同时现有管理层却继续掌控局面。 如果大众点评能充分利用新的格局,在未来的一年内将活跃用户数增加一倍,其估值也就有可能在现有基础上增加一倍以上,届时它将成为一家真正的百亿美元价值公司。 但不确定因素是:大众点评管理团队是否有足够的激情和速度去迎接新的机会——之前它在面向未来时稍显拘谨——留给它的机会窗口不会太久;合作只是第一步,能否将良好的合作预期展望为现实是挑战,在腾讯之前的很多投资中,合作预期似乎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折扣;大众点评能"独占"微信美食频道多久;腾讯对大众点评只是暂时的需要,还是确定要将其打造为微信O2O生态的核心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