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优化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摘要:现阶段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实践、探究与反思。本文以优化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为题,致力于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及能力的进一步培养与提升。文章基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优化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外阅读;阅读兴趣;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学生掌握并内化基础汉语言文化知识的关键,高质量的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对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语文阅读教学是对学生理解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联想能力、文学赏析审美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等的培养与塑造[1]。
  一、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现状及其原因浅析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革新,在阅读教学实践方面收获了良好的效果和评价。但西部农村地区仍存在信息相对闭塞、教学技术手段落后、课外阅读素材局限等客观情况,导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就其原因浅析如下:其一,对学生课外阅读教学不够重视。部分教师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较深,仍在日常教学实践中采用机械而单一的"范读式"阅读教学模式,因地制宜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开发与创新非常匮乏,对课外阅读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全面、客观地认知;其二,对课外阅读素材的收集不够充分。部分语文教师片面注重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高低,注重学生阅读技巧的掌握,忽视以教材为基础的课外阅读素材的收集与汇总,导致教师无法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书籍推介和知识范畴的进一步拓宽,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意义缺乏科学的认识;其三,忽视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小学生处于认知能力快速发展的阶段,对学生一成不变的阅读教学套路很容易产生倦怠、甚至排斥的消极心理,教师忽视学生感兴趣的阅读话题,导致学生在阅读方面无法建立最佳水平的学习动机。
  二、优化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1、合理转变教师陈旧教学思路,注重教材内容向课外阅读延伸。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语文教师应准确地定位和巧妙地转换自身的心理角色,从思想观念的转变入手,进行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一方面,语文教师应走下讲台,与学生谈心和交流,了解农村小学生在自主阅读实践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了解学生感兴趣的阅读素材。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学生进行阅读心得和体验的分享与共勉,从而增强学生语文阅读的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有限的阅读资源,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认知水平和阅读教学技能水平,全面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阅读规律,从而科学、有效地进行阅读策略的渗透与引导,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质量和效率。
  2、帮助学生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充分发挥读书笔记的重要作用。科学的阅读思维意识有助于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致力于优化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语文教师应培养学生坚持写阅读笔记的习惯。阅读笔记对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大有裨益,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将阅读过程中的意识流及随想、感受记录下来,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将语文阅读与文笔写作巧妙地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笔记使学生逐步培养自主探究、思考和剖析的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水平和精神境界。鉴于此,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应言传身教,注重文学作品的学习与积累,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通过热爱文学的态度和幽默诙谐的教学语言对学生产生正向迁移的作用;其次,教师应耐心、细致地辅导学生进行阅读笔记的记录,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理解分析能力、概括归纳能力等;最后,教师应充分重视教材内容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课文内容的学习后,同样做好详尽地读书笔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内化阅读与写作的技巧、要领[2]。
  3、有机渗透科学合理阅读策略,提高学生语文阅读效率和质量。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西部地区的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的整体发展相对滞后,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形式呈现单一化、陈旧化的特点,阅读资源也非常有限。鉴于此,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应更加注重科学合理阅读策略的有机渗透,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的实效性,促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课外阅读的实践价值和意义,感受自主阅读带来的乐趣。阅读方式大致分三种:泛读、略读、精读[3]。
  以《沉香救母》一课文的学习为例,进行浅析:泛读,主要要求学生通过诵读全文,了解文章内容,明确文章的写作意象;略读,要求学生掌握文章的结构设置和写作特征;精读,则要求学生重点品读一些语句与段落,思考并分析教师设置的一些细节性问题,如:沉香为什么要去解救妈妈吗?沉香是怎么刻苦练功的呢?细读第四自然段,把令你感动的句子划下来,说说原因;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功夫不负有有心人沉香终于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你们想对沉香说些什么呢?小沉香是怎样去救母亲的呢?故事体现了沉香哪些珍贵的品质?等等。将这三种阅读策略恰到好处地契合,可以促使学生深层次理解课文,增强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推介相关的民间故事书籍,加强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如:《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格林童话》等。
  4、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语文教师可以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语文教师也应参与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了解学生在自主阅读方面的薄弱环节和困惑,并进行及时地点拨和科学地辅导,可以开展如下阅读交流与学习活动,如:"致我最爱的一本书""我是古诗词小能手""红领巾读书月""小小读书角""阅读技巧交流讲座"等。
  三、结语
  优化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结构,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有利于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范畴,帮助学生培养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增强小学生对汉语言文化的热爱和向往,提高学生的文学赏析、领悟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 邵馨漪.让语文课堂充溢琅琅书声——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學的有效性[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5,(10):32-32.
  [2] 蓝亚敏.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语言沟通的探索[J].才智,2017,(12).
  [3] 陈伟畴.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探究[J].学周刊,2017,14(14):140-141.
网站目录投稿:南曼